历史人物
清朝最幸运的三位状元为何幸运?
2690
自从科举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开始实施之后,逐步发展成为封建王朝取才选官最重要的途径。在科举考试中,考试第一名被称为“元”,乡试第一为“解元”,会试第一为“会元”,殿试第一则为“状元”。
自唐高祖武德元年第一位状元开始,一直到清结束,一共出了592名状元。文状元和武状元加在一起,一共777人。
在天下那么多读书人中,能成为状元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寒窗十年,得是有多优秀的才华才能脱颖而出,成为状元啊?
当然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几百名状元之中,也有那么几位不是因为才干而被选为状元的。清朝就有三位考生,完全是因为足够幸运,才得了状元魁首。
第一位lucky状元,是乾隆五十四年状元胡长龄。
乾隆是清朝最出色的君主之一,与自己的祖父共同创建了康乾盛世。而相比于祖父的兢兢业业,挥鞭子打江山,乾隆的生活就安逸的多了。他本人会享受,会养生,所以是中国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自信骄傲,总喜欢来个十全十美。虽然他在位之时的政绩,没有那么多标志性功勋,但是在他认为自己活的长就是最大的功绩了。毕竟明君活的越长,就能多施仁政。所以一直以来,长寿是乾隆帝很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胡长龄参加殿试的时候,乾隆帝正好79岁。殿试之后,胡长龄名次排在第十位,绝不是最出色的那个。但是当主考官将批好的卷子上呈乾隆帝的时候,乾隆帝却越过第一二三名,直接钦点胡长龄为状元。
原因很简单,胡长龄名字取的好,意含长寿之意。乾隆帝见了很高兴,也算是博个好彩头,希望自己能活的更长久,于是就点了胡长龄为状元。胡长龄后来官居一品,做到礼部尚书。
另一个因为名字取得好,而被点为状元的就是清光绪三十年的状元刘春霖。刘春霖不仅是幸运状元之一,而且还是中国最后一位状元,由慈禧太后钦点。在刘春霖考中状元的第二年,科举制度就被废除。
刘春霖为考试第二名,第一名是朱汝珍。朱汝珍是广东人,当时广东闹革命闹的凶,慈禧本就不喜。加之他还姓“朱”,慈禧太后就想到了前朝,就将朱汝珍弃置一边。
等翻到下一张试卷,慈禧太后一看这人名就觉得吉利。当时遇上大旱,急需一场春雨解急。“春霖”二字,可不就是春风化雨,普降甘霖吗!加之他是肃宁人,天下动乱只地名也吉利,于是慈禧就点了他为状元。
第三位成为状元,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张謇”。他是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也是上海海洋大学创始人。他被点为状元除了半身有才,名次考的好也很重要。
光绪二十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辰设恩科会试,张謇奉父命参加。此次考试,张謇考中第六十名贡士。慈禧见了他的名次,与自己寿辰相合十分吉利,便有了点他为状元的想法。而张謇本身才华很高,后来又在殿试中被翁同龢看中,被翁同龢一力送入殿试第一名。慈禧太后没有意见,主考官也喜欢,张謇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状元。
科举考试在古代是最重要的考试,形同今日高考。虽然这三位状元来得巧,但也并不是说他们是无才之人。相反能通过层层选拔,最终进入殿试考进前十名,他们都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