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李斯当初没有被重用就被下逐客令了李斯后来是怎么被重用的
3782
对 被重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战国时期,有诸多的国家,而在这些国家中,能够让大家印象深刻且第一时间就能够想到的是哪个国家呢?在许多人的心中,他们对秦国都会有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说到秦国,大家就会不然而然地想到了秦国有名的 和李斯。当然,也有的人会想到 扮演的古装电视剧《寻秦记》,在《寻秦记》这部电视剧中,李斯之所以能够被嬴政重用,就是因为古天乐扮演的项太傅这个角色。那么,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李思之所以能够被重用,真的是因为项太傅吗?其实,在黄易的《寻秦记》这本书中,有许多内容都是虚构的,而项太傅这个角色在真实的历史上是并不存在的。那么,李斯之所以能够被重用到底是因为谁呢?在《浅论李斯的人生悲剧》这篇论文里面,作者就提到了李斯之所以会被重用的原因,那就是初来乍到的李斯得到了 的认可和支持,极具眼光和有着远见卓识的李斯出到秦国便投靠在了吕不韦的门下,成为了吕不韦门下的一位客卿。
一、李斯的野心
李斯是战国末期 上蔡人,历史把李斯标注为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拜于荀子之下,荀子极其看重 ,对待各种学派的观点,荀 有自己的想法,都会进行批判,唯独对儒家思想非常尊敬。
荀子推崇“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意在表达与其去空想、去拜神,不如运用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去实践,善于利用天赐的恩惠来做一番事业。作为荀子的入室弟子,李斯对荀子耳濡目染,在思想上免不了会受到荀子的熏陶,所以这也就成就了李斯的政治思维和 的文学思维。他的才学到哪里都会成为一道闪光点。
这样杰出的李斯并不想要将自己的才华埋没,他一直希望自己可以凭借自己优秀的才华和文学能力被一国之君所重视,所以李斯一直寻寻觅觅,周游各国,终于在秦国找到了能够让自己的才华挥洒的地方了。刚来到秦国的李斯当然需要找一个有权有地位的人来投靠了,当时的他便看中了吕不韦,吕不韦在秦国的权力和地位极高,秦王很是重视他,所以有远见的李斯能够看中吕不韦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吕不韦也留意到了李斯的才华,便把李斯留在身边,让他做了他门下的客卿,如此才华横溢的他当然不想只坐在客卿的位置上,而是想要一路高攀,能够攀上个丞相或者是更高的官位。于是,李斯便一直寻找机会,希望能够遇到秦王,希望能够得到秦王的重用。
二、还没被重用便被下了逐客令
自古以来,仕途之路都是坎坷的,没有人的成功之路是一帆风顺的,李斯也不意外。李斯在极力寻找能够被秦王重用的机会的时候,却意外地收到了一个悲哀的消息,那便是秦王下的逐客令。当时,李斯是来自楚国的人,所以他的名字也被写进了逐客令的名单里面。
秦王为什么突然会下逐客令呢?这件事情的缘由始于 ,郑国善于治理水利,在农业方面有较高的成就。当时的秦国 ,郑国知道秦国将来有一天会变得更加壮大,为了减缓秦国的发展速度,为了让秦国在各方面变得弱一些,郑国便想尽了办法,最终决定派间谍去秦国,让间谍以为秦国修水利为由给秦国修建水渠,这一修便修了许多年,耗费了秦国的不少资源和钱财。
于是,秦国宗室贵族便对郑国的用意产生了怀疑,认为郑国是故意派间谍来搞垮秦国,想要削弱秦国的实力,想要以建水渠为由来耗尽秦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李斯的文秘思想》这篇论文里面,作者就曾提到了秦王下逐客令的原因:以修水利为由,搞间谍活动。秦国的宗室王族在发现了郑国的别有用心之后,便给秦王提示,想要让秦王驱逐掉那些来自其他国家的客卿和说客,以防秦国真的被间谍给搞垮了。
看到许多的王公贵族都上书给出了同样的建议,秦王便动心了,马上就下了逐客令,把来自各个国家的客卿都驱逐出去,而李斯也在名单之内。当时的李斯并不像其他的人一样那么无奈,而是据理力争,因为他不希望自己的一番苦心就这样白白地被消耗掉了,毕竟自己为了来秦国,为了能够被秦王重用,费了不少的心思。于是,李斯便用自己非常冷静的头脑写了一篇长篇文章。
三、一封《谏逐客书》为李斯换来了荣华富贵
在亲王下了逐客令之后,李斯便据理力争,想要让秦王能够挽留自己,于是便写了这样一篇长篇文章,那就是《谏逐客书》。在这篇文章里面,李斯从头到尾都抓住了秦王的心理。秦王害怕来自各个国家的说客和客卿都是间谍卧底,害怕他们会置秦国于不仁不义之地,所以李斯就先从客卿来到秦国的原因说起。
李斯在陈述这个原因的时候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各国游客来到秦国,只是为了当说客,并且想要在秦国游玩而已,并没有太多的心思。”然后,李斯便举了非常多的实例来说明那些来自各国的贤人四处游玩的用处:“西取由余,东得 ,迎蹇叔,来丕豹、公孙支,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为了让秦王知道任用贤才的作用,李斯便举了缪公接纳各地贤才、任用贤才的例子,正是因为有了由余,有了百里溪,有了丕豹和公孙支等等人才,缪公才能够吞并20个国家,获得了大胜。
除了缪公的例子以外,他还举了昭王的例子:“昭王得 ,使秦成帝业。”以这些例子来反问秦王:接纳这些来自 的贤才有什么不好的呢?因为来自五湖四海的人都有各自的想法,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会根据自己每个地区的不同点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来给予相应的治理方法。
除了列举了这些政治例子以外,李斯还列举了一些文化方面的例子:“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李斯认为《昭虞》这样的来自异国的乐曲是糜靡之音,但是秦王却很喜欢这样的音乐,而并没有常常听来自秦国的古典音乐,这就说明秦王其实是有容纳异域文化之心的。既然喜欢,那为什么不加以保留改善呢?而非要弃之不用呢?这样岂不是不利于文化的发展,也灭了自己的欲望本身朝政繁忙,在案牍劳形之余,可以听听音乐,缓解一下情绪,但是秦王却偏偏要摒弃自己喜爱的音乐,偏偏要让自己继续劳累,这样岂不是伤了自己吗?李斯抓住了秦王的心理,从头到尾都在列举实例,从经济方面、军事方面、文化方面成功地说服了秦王。
《谏逐客书》这篇文章辞藻华丽,语言富实。可见,李斯能言善道。这篇文章完全地说服了秦王,让秦王撤销了逐客令,而且李斯本来是要被驱逐出境的,因为这篇文章而被秦王重用,而且步步高升,在秦国赢得了权力和地位。这下,李斯终于可以梦想成真,在政治上大展拳脚,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华了。
参考文献:
《谏逐客书》《浅论李斯的人生悲剧》《李斯的文秘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