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梁武帝手下的两大战神,最后结局怎么样?

431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 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众所周知, 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动乱时期,政权更迭,北朝就有北魏、 、 、 等等,而南朝这边也是宋齐梁陈更迭,政权更迭频繁,各国之间角斗不断,战火频繁,较大规模的战争即发生了500余次之多。如此之势,自然造就诸多战神级的人物。仅梁武帝手下就有两大不世战神。

第一位是韦睿。

image.png

韦睿,出身于世家大族,他在今天的十堰一带出生,所以,长大后的韦睿就在十堰下面的竹山、竹溪一带(即上庸)当太守。《南史·韦睿传》上记载:“齐末多故,不欲远乡里,求为上庸太守,加建威将军。”

意思是齐朝末年,政局动荡,所以韦睿不愿意离开家乡,于是向 请求到家乡附近为官,所以,朝廷就封赏他为建威将军。

而韦睿的顶头上司就是 ,也就是后来的梁武帝,当时梁武帝还没当皇帝,还只是梁齐的宗室,在雍州当刺史。南北朝时期的雍州,就是今天的襄樊、十堰地区。就这样,韦睿结识了梁武帝。

当时处于梁齐末年,齐 凶狂暴虐,杀死萧衍的哥哥萧懿后,萧衍感到危机,与其 ,不如抢先一步,先下手为强,于是他向天下发布檄文。当檄文到上庸郡的时候,已经50岁的韦睿想都没想,便发动百姓砍竹造筏,然后率领二千精兵二百匹战马,顺汉江而下,与萧衍会合。

萧衍见到韦睿后,十分高兴的说:“我得到你的帮助,犹如猛虎添翼。”

之后韦睿跟着梁武帝征战天下,他多次出谋划策,后韦睿被梁武帝委以重任,叫他镇守郢城这个后勤重镇。安排好之后,梁武帝继续南下,谁知梁武帝走后不久,齐朝就派兵来争夺郢城。

当时郢城有人口近十万,韦睿坚守郢城一年多,终于守住了,正因为大后勤的稳定,梁武帝可以安心的在前方作战,最终得了天下。

梁朝建立后,韦睿自然委以重任,做了辅国将军、豫州刺史、统领历阳太守。

天监四年,雄心壮志的梁武帝决定北伐,有一统天下的志气,而不败战神韦睿被任命为总负责,负责整个北伐事宜。北魏那边,由中山王元英挂帅应敌,两军皆号称 ,实力差距不大。

整个战争沿着长江展开,由江西北部起,西至河南。南梁和北魏在局部战争中都有输有赢。在合肥争夺战中,韦睿巧借肥水,令水位高涨,擅长水战的南梁水军趁势攻取了合肥。此战让韦睿名声大噪,也得了一个“韦虎”称号。

本来南梁是顺利的,可是因为南梁一主帅临阵脱逃,结果自乱阵脚,本来有利的局面,一下子变得不利,北魏一路逼进,兵临钟离。

当时钟离没什么守兵,于是梁武帝急调征北将军 和韦睿去援助,北魏和南梁势必在此地展开了一场生死较量。

反正此战打的非常精彩,最后南梁 ,而北魏惨败。 是北魏对南朝所有军事行动中挫败最大,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损害北 力甚巨,最终导致国家的分裂。而此战对南梁甚至整个南朝历史来说,是一次空前的大胜利,是“南北交战以来所未有之大捷”,显示南北朝的实力对比已发生改变,北魏开始走下坡。

而此战最大的功臣就是韦睿。

image.png

纵观韦睿的一生,50多岁追随梁武帝萧衍南征北战,平定江左,成为梁朝的开国功臣。每次上阵杀敌,他总是战斗在第一线,屡建奇功,但又不居功自傲。对敌作战常常以少胜多,使敌人畏之如虎。

第二个是 。

关于陈庆之的早年生平事迹,史书并没有太多的记载,只知道此人可能出身于庶族寒门,后来成为梁武帝手下的一员大将。

据说此人打仗15年从未有败绩,而且每次都是与兵力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已方的敌军对阵周旋并能出奇制胜,曾经创造了以三千人对阵一万人镇守的虎牢关、却仅以三天攻破的军事奇迹。尤其是在对战北魏作战时。

公元529年,北魏永安二年,南朝梁中大通元年。北魏内乱,北海王 降梁,并请梁朝出兵助其称帝。梁武帝就派陈庆之出征,送元颢北返为魏王,是谓“护王还北”。实际上这是梁武帝想要通过培养傀儡的方式,控制和占领北魏的国土。

随后陈庆之率7000人,横扫河洛,14月内连下北魏32城,攻无不克。大小凡47战,以7000兵力,先后破魏军丘大可7万、杨昱7万、元天穆数万,降费穆2万,直陷魏都洛阳,最后拥立元颢为帝。

公元539年,大同五年,陈庆之去世,时年五十六岁。梁武帝以其忠于职守,战功卓著,政绩斐然,追赠他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赐鼓吹一部, “武”。

以上就是梁武帝手下两大不败战神,都是从无败绩,战功赫赫,不过可惜的是,梁武帝虽然有两大战神,但依然没能统一天下,晚年还沉迷 ,不能自拔,最终导致 之乱,亡了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王实甫和张生关系:张生是王实甫的真实写照

王实甫和张生关系:张生是王实甫的真实写照

吕布不是三国武力值第一吗?为何还是被曹操杀了?

吕布不是三国武力值第一吗?为何还是被曹操杀了?

孙权为什么要反对软禁刘备?原因是什么

孙权为什么要反对软禁刘备?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