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清朝总督是个怎么样的职位?什么官职能晋升总督?
3839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 什么官职能晋升总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清朝,总督一职可算是位高权重,比今日的省长级别还要高许多,它除了掌管辖区的行政大权外,还需管理军队事宜,可谓军政大臣,所以清朝对于总督的选拔,往往会慎之又慎。
一般会通过民族,出身,履历等几大方面来挑选总督。清朝一共设立十二位总督官职,清朝的总督都会被加授官职,像从一品的官员会被加授 及督察院右都御史衔者,兼任 的总督会被授予正一品。那么,清朝什么官职可以升任总督呢?

不过清朝并没有明确规定何种官职升任总督,而是根据出身、民族、履历三个方面担任总督。皇帝对于总督的选拔会非常谨慎,因为这一职位直接管辖地方的行政与军事,它是皇帝的权力向基层百姓蔓延的重要桥梁。
所以,皇帝不仅要从出身考虑,还要从职位是否相近,自己的建议是否得到彻底实施,有没有损坏自己的利益等等几大方面彻底斟酌鉴别,以求达到利民、利德、以及真正的中央集权,因而一般的官职很难升任为总督。

清朝的皇帝一般都会选择进士出身的官员担任总督一职,究其原因则是进士相对于举人、贡生来讲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具有进士身份的官员从小熟读 , ,对于君权至上这个理念往往会比其他官员更加深刻,这也使得皇帝更加信任他们。
在清朝,考取进士非常的难,先从县试开始,一般县试的难度不高,只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会写诗、赋、策、论就可以。

通过县试之后下一步则是府试,考试科目与县试一样,但是由于主持考试的官员知识量更加丰富,所以难度也相应的更上一层。接下来则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殿试是 考试的最后一级,也是最难的一级。
它由皇帝亲自出题,亲自主持,一旦考取了进士,就是天子的门生,最低也能够被授予正七品官员。从忠诚、能力各方面来说,由进士升为总督确实是不二之选。

但仅靠出身还是不够的,履历也很重要。根据《清史稿·志九十一·职官三(外官)》记载,巡抚一般有“宣布德意,抚安军民,修明政刑,兴革利弊,考核群吏,会总督以诏废置”的责任,权力非常重大,他们在管理辖区的过程中,往往积累了很多的政治及管理经验。
在职权上,跟总督也有相似的地方。所以,在清朝历史中,从巡抚提拔担任总督的例子,并不少见。 就是从山东巡抚提拔,后接替 ,担任 的职位。

巡抚之外,外放的将军、总兵、尚书以及六部的副部长“侍郎”,也可以担任总督一职。皇帝一般会选取职权比较相近的官员担任总督。有经验可期。
时期,皇帝选取鄂尔泰、 镜、 三位大臣担任总督一职与当时朝廷开展新政、财政,民政方面的改革密不可分,因为三位宠臣对于皇帝开展的改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也是皇帝选取总督的一项重要的原因。

清朝作为由满族人建立的政权,像总督这种位高权重的职位,一般都会让满洲贵族担任。虽然建立之初打着“满汉并重”的旗号,但是为了确保满洲贵族的利益,有实权的官职基本都掌握在满族的手中。
雍正时期,皇帝积极提拔汉人,39位总督中,满人只占26%。大部分都由汉人担任,这也正是由于 对汉人的提拔以及大胆任用,换来了国家的安定与富强,从而使得“ 盛世”得到了极大的延续。

但是对于统治着整整200年的清朝来说,大部分时期总督是由满族八旗人所担任,所以民族之分对于一位皇帝选择封疆大吏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只有满足民族、履历、出身其中二者,才可以担任总督一职。正常的升迁一般不会担任总督一职,究其原因,则是总督需要管辖地方的经济、军事、文化、政治等几大方面,位置极其重要,必须是皇帝亲近之人或是由血缘相关的人担任。

纵观整个清朝,总督一职担任的难度极其大,像进士出身、满族身份、巡抚、侍郎、将军、以及与陛下亲近之人才有可能坐上这个位高权重的职位,这也是皇帝的治理手段,更是集权的必然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