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为什么要和朱棣对着干?原因是什么

4578

为何说 儿子无罪,放了他,这不是和 对着干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朱棣打进南京城,夺取了朱允炆的江山以后。由于当时朱允炆及朱允炆老婆 ,以及他的太子朱文奎都已经自焚而死(还有一种说法是下落不明),因此,朱棣把朱允炆剩下的那个两岁的儿子朱文圭废为庶人,他也就是“建庶人”。接着,朱棣再把朱文奎送到老家凤阳,把他关在一个院子里,派卫士看护着他,不准他出来。

image.png

从此,朱文圭就一直生活在那个院子里,在长达55年的时间里,没有迈出过那个院子一步。不但如此,朱棣还不准他和外人接触。他因此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也没有娶妻生子的机会。以至于他完全分不清什么是麦苗什么是韭菜,什么是马什么是牛。

他就这样熬到朱棣去世。朱棣去世后,接着 当 又去世,再接着 当皇帝又去世。直到朱祁镇当了皇帝以后,才把他放了出来。朱祁镇放他出来的时候,他已经57岁了,整整被囚禁了55年。接着,朱祁镇“与阍者二十人,婢妾十余人”,也就是说,一次性给了朱文圭20多个仆役,10多个妻妾,让他随便使唤。可惜的是,“未几卒”。没过多久,朱文圭就去世了,也没有享受到什么。

那么,朱祁镇为什么不把朱文圭囚禁之死,为什么要把他放出来呢?

之所以说朱祁镇把朱文圭放出来,是一件不太让人理解的事情。一是因为这是朱祁镇的老祖宗朱棣干的事情。放了朱文圭,就意味着否定朱棣。朱祁镇为什么要否定自己的老祖宗呢?

二是这件事发生在朱祁镇复辟以后。复辟之前好理解,复辟之后就不好理解了。为什么说复辟之后不好理解呢?因为朱祁镇复辟的时候, 有个妃子已经怀孕,朱祁镇把这个妃子撵了出去。后来这个妃子生了个儿子,朱祁镇把朱祁钰的这个遗腹子废为庶人,也就是“见庶人”,同时把这个见庶人囚禁了起来。既然把见庶人囚禁了起来,为什么会把情况相当的建庶人给放了呢?

我们先来看看历史是怎么记载这一段的。《 》上是这样记载的:英宗复辟,怜庶人无罪久系,欲释之,左右或以为不可。帝曰:“有天命者,任自为之。” 赞曰:“此尧、舜之心也。”

这段话中,至少传达出了三个信息。一是朱文圭无罪。二是当有人说放了朱文圭不行的时候,朱祁镇说“有天命”。三是朱祁镇决定了放朱文圭的时候,大学士李贤赞扬他这是“尧舜之心”。

由此可见,朱祁镇之所以要放朱文圭,至少也有三层意思。

image.png

其一,朱祁镇认为朱文圭无罪。

有人可能不理解。朱文圭是朱棣囚禁起来的,朱祁镇怎么可能说他无罪呢?显然,朱祁镇说朱文圭无罪,是有目的的。他的目的就是想表明,他是公平公正,大公无私的。他不会轻易冤枉一个好人。就算是他的老祖宗朱棣冤枉了别人,他也要给予平反。

朱祁镇在标榜自己大公无私的同时,也是想说明另外一个道理,就是他不会轻易放过一个坏人。“不轻易冤枉一个好人”和“不轻易放过一个坏人”是双向的,是相辅相成的。也因此,朱祁镇把朱祁钰的遗腹子废为庶人,才是有理有据,才是做得公平公正的。

其二,朱祁镇不担心朱文圭放出来后会闹事。

当有大臣说,不能把朱文圭放出来,放出来很危险的时候。朱祁镇说了一句“有天命”。他说谁“有天命”呢?说的是他自己“有天命”。意思是说,他的皇位是“天命所归”,别人是夺不去的。就算把朱文圭放出来了,朱文圭没有“天命”,他想要夺权,也是不可能的。

当然了,这只是朱祁镇说的一句话。实际上,朱祁镇当时确实不害怕把朱文圭放出来后,他会闹事。毕竟这个人已经是个老朽了,而且江山在朱棣后人手里,已经传到了第四代,早就非常稳固了,所以,朱祁镇完全是有恃无恐。

image.png

其三,朱祁镇要体现他的仁爱之心。

朱祁镇夺了朱祁钰的皇位以后,他处死了 和王文等大臣,重用了 、 、 等帮他“夺门”的大臣。

不过,朱祁镇自己也明白,要说忠臣,于谦、王文才是忠臣。石亨、徐有贞、曹吉祥只是投机者,是奸臣。这些人对他有功,但却不能长久重用。还有,他不能给别人一种抢夺皇位的形象,他要让别人觉得他是好皇帝。

因此,朱祁镇才会在不久后,便严厉打击石亨等人,对他们或罢免,或处死。同时,他还试图给于谦、王文等人平反。虽然最终没平反,但是他说了他们的好话,对他们做了正面的评价。这就是“尧舜之心”,是仁爱之心。

释放建庶人朱文圭,就是朱祁镇体现仁爱之心,想让别人觉得他是好皇帝的一种举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三国领地明明差不多大,为何说魏是“十分天下有其八”?

三国领地明明差不多大,为何说魏是“十分天下有其八”?

为何太子朱佑樘被打?皇帝为何不给个说法?

为何太子朱佑樘被打?皇帝为何不给个说法?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张辽生平简介及轶事典故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张辽生平简介及轶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