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朱元璋把刘伯温比作“吾之子房”,他最后结局是什么?
3117
很多人都不了解 ,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看看。
历史上每个成功的创始团队都出奇的相似。 一介无赖,手下有 领兵, 筹粮,还有 运筹帷幄; 游僧出身,手下有 领兵, 筹粮,还有刘伯温出谋划策。
故而,朱元璋常把刘伯温比作“吾之子房”。但张良却是 中唯一一个能够独善其身的,而刘伯温却遭到了压制,最终下场悲凉。为何二人下场迥然不同?
一、相似的背景,初期都侍奉他主
张良原是韩国贵族后裔,祖上三代都贵为韩国宰相,但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张良便丧失了显赫的地位,从小背负起了国仇家恨。自此,张良便确定了他的终身目标——反秦。
他的出场轰轰烈烈,但又遗憾而终,雇佣了个大力士在古博浪沙行刺 ,失败后继续寻找反秦的机会。先有 起义,后有 、 叔侄会稽起事。张良也趁机找到韩王成,初步达成了“复韩”的愿望。
于颍川跟刘邦会合,韩王成留守阳翟,张良则随军跟着刘邦直取咸阳。一路上帮助他攻取宛城,攻克峣关,直抵咸阳,仅一年的时间便率先进入关中,这其中张良功不可没。
但进入咸阳王宫的刘邦面对金银珠宝和美女们逐渐 了,幸好张良苦劝才把刘邦的心拉回到现实中来,帮助他与咸阳城百姓 ,成功收拢民心。而后更是在 上救了刘邦一命,还给项羽内部造成了内讧。可以说,张良虽不是刘邦手下,却成了他的首席谋臣加救命恩人。
项羽分封诸侯之后,张良辞别刘邦之际还帮他收买了 ,让刘邦领地扩展到南巴、蜀、汉中三郡。还建议烧毁栈道以蒙蔽项羽,从而获得了宝贵的休养生息的机会。此举为刘邦日后出关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项羽一怒之下杀了韩王成,张良的复韩梦便随之“破灭”。堪称“谋圣”的子房由此彻底投入了刘邦阵营。
后来 争霸期间,提出了策反九江 布,联合 ,重用韩信的策略,史称“下邑之谋”。更在刘邦被围困荥阳的时候,成功阻止了刘邦分封诸侯,自散武功的行为。最终帮助刘邦赢得了 。
再看刘伯温,他从小就表现出极高的天分,被人们比作后世诸葛亮。奈何当时元朝官场腐败,几次做官都得不到善终,频繁惹恼上级和同僚,乃至当地士绅都对他恨之入骨。自知做官无望的他便专心于儒家经典之上,过上了隐居的生活。
直到50岁那年才被朱元璋请到应天做了谋士,老年得志的刘伯温自此便开了挂一样,平定 、 和北上中原的过程中,他功不可没。后来开创大明之后,他还为朱元璋奠定了法治的基础。
所以说,从二人的经历上来看,初期张良侍奉的是韩王,后来才转投了刘邦;刘伯温则是元朝旧臣,几度做官、辞官,晚年才辅佐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
二、不同的下场,一个独善其身,一个郁闷病死
刘邦为保江山能够稳坐于 子孙,开始大肆残害开国元勋,眼看韩信、彭越、 等人的前车之鉴,张良意识到伴君如伴虎的危机,便逐渐退出政治舞台,以求自保。
但对于 的求助,还是帮她出谋划策,推荐了商山四皓得以保全 的太子之位。毕竟刘邦命不久矣,而吕后势大,张良自然洞察到了这一点。最终体弱多病的他55岁便 。
再看刘伯温,他作为前朝旧臣,又侍奉了一位疑心病特别重的 朱元璋。在我们后人看来他根本就不会受到重用,但他依然一直为当上丞相而努力。甚至不惜得罪了前任宰相李善长,还跟继任的 结下了梁子。仕途无望的他最终辞官还乡,65岁时病逝,至死都郁郁寡欢。
史上有说他是被胡惟庸所害,但笔者前一篇分析过,实事并非如此,他是因为年事已高,又久病成疾,郁闷而死的。
以上综述,刘伯温初期与张良一样,并非创始成员,一个是韩王被杀,复韩无望才加入,另一个是元朝命不久矣,而朱元璋集团已经大事初成的时候才加入的,他的加入只能算是 。
但同为再侍二主的他们,却有着不一样的应对策略,张良自觉隐退,过上了逍遥自在的生活;刘伯温则是被动辞官回乡,到死都郁闷至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