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为什么刘邦和朱元璋当上皇帝后要大开杀戒?他们跟历代帝王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2178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为什么 和 当上 后要大开杀戒?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中国历史上朝代众多,但是,其中真正由汉人实现统一的,便是秦、汉、隋、唐、宋、明。其余的多数时期,都处于混战之中,不然,便是由少数民族统领。但是,对于 则至今尚存在些许争议,尽管在相对强盛的北宋,国土面积也大概只有同时期辽国的一半左右。 时期更加不堪,只能在东南临海一角偏安一隅,谈不上统一,更不要说开国了。
秦国之后,隋、唐和宋朝的建立者,都是旧王朝的贵族。 在受禅之前就已是身居高位,位居上柱国公大司马; 更是出身大家,起兵之前已经是独守一方的统领,任“太原留守”; 在发动 之前,已经担任了殿前都点检一职,其地位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黄袍加身”,只不过是走了个过场罢了。
故而,在所有的汉族人开国皇帝之中,只有刘邦和朱元璋两位属于真正的草根出身。
两人一个出身贫农,一个当过乞丐,其中,刘邦小时候还被人称为 、刘三或者刘四,连个大号都没有,凭借着一身无赖本领混了个泗水的 。
有人可能会说,亭长一职看上去虽然不是什么高官,但至少也算是一个官。其实,并不是这样,亭长在当时的地位,连乡一级政府都算不上。按现在来说,大概也只是一个大村的“片书记”或小村的“治保主任”。说是官职,其实,连俸禄都不一定能拿得到,只能靠着一身无赖行径从中偷取油水。
朱元璋的处境比刘邦更加艰难,由于年少时家境贫寒,多数时候连饭都吃不起,只能跑去庙里当和尚。说好听点是个和尚,其实,就是披着袈裟的乞丐罢了。由此,可以看出,刘邦和朱元璋虽然都是平民出身,但都不是什么良家平民,身上都多少带着点豪气或匪气,与前面那些贵族出身之人根本不能相比。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 和 蜀汉的开国皇帝 、 两人,虽然,从小家境贫苦,却算不上是草根出身。刘秀的家族本就是 宗室,况且,他的父亲刘钦也曾担任过 ,算起来,刘秀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革命干部家庭出身。
然而,刘备虽然曾流落到“织鞋贩履”的地步,但是,却有着“中山靖王之后”这一层身份的存在,刘备便不能算是草根出身。尽管这一层身份一直遭到许多人的质疑,但是,对于那些愿意拉拢他的人来说,其真实性反倒没那么重要了。
况且,在那个十分注重出身门第的年代,假冒皇室宗亲几乎没有可能,更不用说是冒充当今皇上的皇叔。而刘备,在认亲的时候也是受过考察的,其宗族族谱上写得 。再者,刘备年轻时家里也并非完全揭不开锅,甚至,还能筹钱让他外出游学。
在求学途中与 、 然一同拜卢植为师,后来,更是与公孙瓒相识相交,结为好友。那时候的贵族子弟,在结交朋友的时候,往往要看对方的出身,刘备能够得到公孙瓒这些人的认可,也可知其贵族门风尚存。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会发现,上述几位开国皇帝中,出身皇亲贵族的刘秀、刘备和原本执掌大权的杨坚、李渊、赵匡胤等人,在对待开国元勋的问题上都表现的非常礼敬宽容。
但是,草根出身的刘邦和朱元璋两人却大开杀戒,几乎将功臣屠戮殆尽。
刘秀作为东汉的开国皇帝,在皇帝当中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不论是文韬武略还是品信相貌,刘秀都几乎达到了无人能比的地步。
同时,他另一个最明显的优点便是仁德,不管是对待自己的子民百姓,还是对待自己的开国功臣,刘秀都做到了以德服人。在对待开国功勋这件事情上,刘秀大概是历朝历代皇帝当中做的最好的一个,不仅在生活上给予他们很高的标准,政治上也给予了他们很多权力,生前死后都让他们享受到了诸多荣誉。
除此之外,刘秀还让手下为二十八位功臣画下肖像并悬于凌云阁中,称为“ ”。而且,这些功臣也没有辜负刘秀的美意,最后大都能够善始善终。刘备则更不必说,他的仁德之名一直广受赞誉,对待从自己落魄时候就一直跟随在身边的 二人,他将之视为兄弟,更是说出“视兄弟如手足,视妻子如衣服”的名句。
后来,关羽兵败身死,刘备悲痛之下,甚至杀死了自己的义子 ,更不惜违逆当时的局势,发兵攻打 ,最终,死在复仇的烈焰中。刘备 ,“ ”一直是广为流传的一段佳话。对待 ,刘备几乎做到了完全听信的地步。
即使最后身死白帝城的时候,刘备还是将后事尽数托付给了诸葛亮,并告诉对方,如果看到自己儿子 不能成事,便取而代之。
为了回报刘备的信任,诸葛亮一直为蜀国 ,最终,病逝在五丈原。
再看看隋、唐两位开国之主,他们对待开国元勋也是极为优待。
其中, 还效仿刘秀,命人在皇宫凌烟阁内,悬挂二十四位开国功臣的肖像,常常仰望怀旧。后来,“凌烟留名”更是成为了臣子建功立业,皇帝封侯拜将的代称。
到了宋朝,赵匡胤为了防止部下像自己一样黄袍加身造反,按理来说应该是杀尽功臣,但是,赵匡胤却于心不忍,便想出了“ ”的高招,不仅化解了潜在的危险,还保全了功臣的性命。另外,对功臣们养老钱财的奖赏,更是做到了君主的最后一点仁义。
然而,不同于上面这些贵族出身的皇帝,这两位草根出身的皇帝,则可以称得上是 。其中,刘邦几乎是将所有的功臣都屠戮殆尽,以诛杀居功至伟的 最具代表性,刘邦的天下几乎有一半是韩信打下来的。
韩信自从领兵以来,很少打过败仗,每次面对强敌都能攻克,如果没有韩信,刘邦也不可能坐上皇帝的位置。为了赏赐韩信的功绩,刘邦还答应对方“三不杀”,即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意思是只要能看见天地铁器,刘邦便不能杀死韩信。
但是,后来吕后却污蔑韩信想要造反,对韩信下了毒手。她将韩信悬挂在一个笼子里,让对方看不见地,又用白布蒙上对方的双眼使他看不见天。最后,用削尖的木头将对方活活捅死,连“不见铁”这一条也没有违反,使天下人自然不能说刘邦言而无信。
由此可见,只要得罪了皇帝,就算是有无数的诺言又有什么用呢?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欲致人死,何患无方?连韩信这样的功臣都惨遭这般杀害,那其他臣子又哪能躲过劫难呢?
朱元璋比起刘邦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天下刚刚安定的时候,朱元璋就开始了诛杀功臣的计划。他不仅杀死了华云龙和 这样的 ,并且,连急流勇退、早早就辞官还家的 ,都没能幸免。真正令人心寒的是, 和 两人的冤狱。这次冤案的涉及范围之广,甚至,波及到了数万人,此次案件之后,朱元璋的开国元勋几乎被彻底清洗干净。
朱元璋先是以谋反罪诛杀了宰相胡惟庸等一系列旧将功臣,其中,包括大小官员一万五千余人。紧接着,他又追杀胡党,先后灭了唐胜宗、 等开国功臣。开国之初,朱元璋对李善长的分封赏赐不可谓不丰厚,高官厚禄子辈世袭、俸禄四千、人臣之极。但是,最终的下场,却是如此令人唏嘘,而唯一能够享受的恩典,也只是留了一个全尸。
后来,朱元璋的屠刀一直高举,直到再也看不见一个熟悉的面孔。在功臣中,只有两人能够保全性命,那就是 、 。汤和看到朱元璋这样对待功臣,连忙自卸兵权,对朱元璋谦卑顺从,最终,才得以 。而沐英,之所以能够活下,也只不过是因为朱元璋需要一个人帮他征收西南地区罢了。
对于这些皇帝的不同行为,笔者认为,其原因归根到底还是性格的关系。刘秀、杨坚、李渊、李世民、赵匡胤等人出身贵族,在权力面前能够保持平常心态,愿意和别人一起享受太平天下。而出身平民的开国皇帝,其心态就好像暴发户一般,甚至更严重。
因为他们之前并没有见过多少世面,后来,一下子却成了 ,其中带来的震撼难以言喻。而且,越是对权力的热衷,便越是担心权力会失去。所以,为了防止被别人染指,他们必须要排除一切可能存在的风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