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介子推和晋文公什么关系介子推写过血书吗
1987
春分后十五日,这个时间是清明节,此时万物洁齐而清明,是一个适合踏青,出外游玩的好日子,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唐代以前,历朝历代对寒食尤为重视,而非清明节。后二者“合二为一”,到了今天就形成了我们的清明节。
介子推,出生年月不详,又名介之推,后人又称其为介子,介之推是春秋时期晋国人,他出生在一个小村庄,关于他的出身、地位等相关的信息,史书上并不多见,也对其生平记载得特别少,但是他的一些事迹却一直流传到今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古人对一个君子、大丈夫下的定义,不管是身处逆境还是顺境,都能够不改变自己的初衷,正是这种精神孕育了中国历史上无数的贤者,才造就了我们今日伟大的历史,在介之推的身上,也有这种精神,并且他用他的事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成就介之推的不仅是他个人的忠义、鲠直,还有一个人的存在,帮助他成就了光辉的一生,那人便是晋公子重耳。晋文公,姬姓,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在位的时间并不久,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他开创了晋国百年的霸业,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晋文公是个很有远见和学识的公子,初为公子的时候,他极其好学而谦虚,有爱好结交一些有识之士,因而受到人们的尊敬,他的逃亡跟晋国的内乱有关。骊姬是晋献公的宠妃,晋献公时骊妃为使其子奚齐继位,用尽了一切阴招损招,让太子被晋献公怀疑其想要篡位,太子申生没有办法只得逃回到自己的封地,但是因为申生背负了弑父的罪名,恐怕天下人都对他产生了误解,太子无奈,只有上吊自杀。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骊姬除掉了太子,而把矛头对准了其他两个公子,一个是重耳另一个是夷吾。晋献公去世之后,骊姬的儿子奚齐顺理成章地继承了国君的位置,却又很不幸地被太子的拥护者给杀死了。骊姬之乱就此告一段落,而骊姬之乱的影响在晋国却久久得不到平息。申生弟重耳避祸出走。流亡期间受尽了屈辱磨难。一路上是吃尽了苦头,跟随着重耳的人也越来越少,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者追随,这其中就包括了介之推。历经千辛万苦,重耳终于回到了家乡成为了晋国的国君,而他一上任之后,就封赏当初追随自己的人,唯独就忘了介之推。介子推没有主动请赏,而选择了隐居绵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
后来,晋文公要封赏介之推,介之推不肯接受,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但是每次都吃了闭门羹。介之推为了躲避晋文公就跑到了绵山,和母亲一起隐居在这里,晋文公让军队搜山,没有找到。于是想到了放火烧山,这下就能够把介之推给逼出来了,没想到,这场大火烧了很多天,都不见介之推出来,等到火烧过之后,人们再上山找,发现母子俩人抱着树烧死了。晋文公哭拜一场,还在柳树洞里找到一片衣襟,上题用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纪念介之推,晋文公就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这便是寒食节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