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瓦剌的起源是什么?也先努力了一辈子最终还是功亏一篑!
4558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瓦剌和 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一 瓦剌的来源
首先,我们要明白,瓦剌与蒙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我们的历史教材上一般说,在 蒙古分为三大部落,分别是: 、瓦剌和兀良哈,但事实上瓦剌“血统”很不纯正,它只是一个极其边缘化的蒙古民族,而且有很长时间在跟蒙古本族闹别扭,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就要看一下瓦剌的来源。
瓦剌在 就已经存在,当时各个少数民族政权林立,瓦剌可能也分得了一小块儿地盘,开始了比较愉快的自治生活。瓦剌原本居住于叶尼塞河的支流上,这个位置相对于其他民族来说,还是比较靠北的,气候寒冷,不利于养牲畜种粮食,瓦剌人的生活想必水平是不咋高的。穷则思变,在 的时候,他们主动南迁迁到了阿尔泰山附近,条件有了改善。南迁之后,瓦剌的实力有所增长,并且他们还主动寻找靠山,比如与 的 进行联姻,这样迅速提高了他们的地位,这也就为他们后来与蒙古的正统继承者——成吉思汗的后代所统帅的鞑靼部争斗提供了条件。
关于瓦剌的称呼,也是多种多样。在元朝的时候元朝称斡亦剌惕、明朝称瓦剌, 称卫拉特,后来也称漠西蒙古。反正都是音译,叫啥其实问题也不大。但关键是瓦剌他真的不是蒙古。在1640年的时候,瓦剌人自己和蒙古人都一致认为瓦剌不是蒙古,只是后来到了清朝,才勉强把瓦剌划入了漠西蒙古这一概念之中,从中这也能够看出瓦剌与真正 之间的界限。
二 瓦剌与鞑靼
好了,让我们回到明朝,来看一下瓦剌与鞑靼之间的相爱相杀。
时间回到1368年,当元朝几个为数不多的长期任职的 发现 的大军已经 ,自己虽然没有享受英年早逝的痛苦,却要面临晚节不保的问题时,他做出了一个了让他自己和朱元璋都觉得非常明智的措施——走为上计,他沿着祖先南下夺取天下的老路,只是反了方向,一路灰溜溜地跑回了北方草原。朱元璋一看元顺帝这样通情达理,顺天知命,大喜之下,大手一挥封给了元顺帝“顺”的称号。
而元顺帝虽然胆子不大,但是气势不小,重新逃到蒙古草原之后,他还号称 ,并频频发兵与明朝作对,当然几乎都被明朝打败了。并且朱元璋还派出 等人重拳出击,来让北元长记性,乖乖地做一个天高皇帝远的小朝廷就行,不要随便惹事。在明朝的胡萝卜加大棒,并以大棒为主的政策下,打的北元很快就不敢主动惹事,并且因为受到了其他部族的攻击,实力进一步衰微,还去掉了北元的称号。而鞑靼就是对于这些蒙古的正统后代及其所统治的其他部族的称呼,他们一般都分布于蒙古高原的东部。
那么蒙古高原的西部是谁呢?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人公瓦剌。瓦剌虽然与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有通婚关系,但其实正统的蒙古族,也就是蒙古族中的精英,是根本看不上这帮穷兄弟的,这就是好像皇家的直系亲属看不起 一样,是非常正常的。这是当时比较强盛的两大势力,还有一个小兄弟,就是兀良哈,前几篇文章中有提到过,他就是一个煽风点火,摇旗呐喊,有奶便是娘的主,完全是属于随风倒的墙头草,看谁强就帮谁,相当于一个闹剧式的存在。
虽然鞑靼和瓦剌互相看不对眼,但是本身也没多大仇多大恨,而且之前确实也有姻亲关系,所以保不好哪天他们就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了,就像所谓的“兄弟阋墙,外御其侮”一样。但是他们为什么很长时间都没好起来呢?这就要提到一个非常成功的挑事者,搅局者——明朝了。
中国古代的皇帝,都非常的有心机,他们重要的御下之道就是培养两拨势力,让他们互相争斗,自己坐收渔翁之利,这是历朝历代党争频繁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皇帝们也很聪明,把一个内政问题的经验,用于外交领域也是相当成功,明朝同时培育着瓦剌和鞑靼两股大势力,并且谁弱就扶持谁,谁强就打击谁,这样就导致了势力开始比较强的鞑靼部一直受到明朝的排挤,而势力本身很弱的瓦剌则得到了势力的扩张,但是凡事没有绝对,本来的扶持政策变成了偏袒,打破了原有的平衡,自然会导致被扶持的一方迅速崛起,而这就是在明朝仁宣年间瓦剌的现状。
瓦剌在也先的祖父马哈木在位时,势力已经比较强大,马哈木还被明成祖奉为王。马哈木死后传位给传子脱懽。宣德九年(1434),脱懽袭杀鞑靼部的阿鲁台,正统初又杀贤义、安乐两王,统一蒙古帝国。他立元皇室后裔脱脱不花为可汗,自为丞相。此时鞑靼与瓦剌是一个暂时合作的状态,因为此时的名义上的皇帝还是脱脱不花,即鞑靼人的。但这种平衡只是一种非常不稳固的平衡,因为两部的矛盾没有解决,而脱懽的种种行为又加剧了这一矛盾,它迟早是要爆发的。
三 也先的雄心
四年,脱懽死,子也先嗣,称太师淮王。于是北部皆服属也先,脱脱不花具空名,不复相制。每入贡,主臣并使,朝廷亦两敕答之;赐赉甚厚,并及其妻子、部长。
在脱懽死后,他的儿子也先继位。此时也先自立为太师,并允许脱脱不花继续当皇帝。但是脱脱不花还是继续当他的傀儡,根本没有一点权力。就连明朝也不把他当个真正皇帝看待,这真是不小的笑话。也先确实治国有方,这使得他的实力迅速壮大起来,并且引起了明朝的不安。
此时一位“杰出”的战略家 和一位非常“明智”的君主 决定对瓦剌用兵,但是由于指挥的重大问题,长期行军的疲惫与在野外作战的重大战略决策失误,加上正好遇到了也先亲自带领的精锐部队,明军吃到了一个惨败,太监 当场被早已看他不惯的将领打死,而朱祁镇则被也先带走了。
也先本来认为朱祁镇是一个很大的筹码,可以用他来要挟明朝,但是明朝不吃这一套。一个皇帝没了,咱咋就不可以另立一个新皇帝,虽然皇帝不多,但是想做皇帝的人可是很不少,很快,朱祁镇的弟弟 就继位了。也先想进行进一步扩张,计划进攻北京,却被 等人防守下来,也先就失去了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继续要挟的资本,转而与明朝进行谈判。后来也先和明朝的关系趋于平稳,他也就把失去了价值的朱祁镇放了回去, 8年之后重新回国的朱祁镇,与他的兄弟朱祁钰上演了一出完美的夺位大戏,并且成功复位,这不是本文的重点,且忽略。
那么在外也先已经建立了巨大的功绩之后,势必不满于自己的太师之位,而想废掉脱脱不花,直接让自己当皇帝。而脱脱不花也不甘心做一个傀儡皇帝,于是他就跟也先干了一架,但傀儡毕竟是傀儡,脱脱不花哪能打得过也先呢?但脱脱不花充分激起了元顺帝的智慧,走为上计逃到了兀良哈所在的地盘上。
但是也先并不认可穷寇莫追的道理,在不久之后就联合脱脱不花的弟弟,对于脱脱不花进行进一轮打击,在二人的夹攻之下,脱脱不花迅速失败殒命,其妻子儿女也都被也先俘虏。杀死脱脱不花之后也先顺利成为了皇帝,并且统一了瓦剌各部、兼并了东蒙古,在明朝的支持下,建立了一个西到中亚,东到朝鲜,北到南西伯利亚,南至明朝边界的非常庞大的游牧帝国。这可谓是也先的人生中的至高点,但是飞得越高摔得越惨,也先不知道自己的末日就快到来了。
四 飘摇的帝国
景泰四年十月,也先遣使向明廷告知自己即位,并致书明朝廷说:
“往者元受天命,今已得其位。尽有其国土、人民、传国玉宝。宜顺天道,遣使臣和好,庶两家共享太平。”
也先以此说明他已重建元朝,占有了元朝曾经的国土、人民。并且,也先说自己还得到了元朝的 ,希望得到明朝的承认,这样就可以实现二主共治的目标,共享太平了。
但是明朝看了这个消息之后,肯定是 ,明明自己的目的就是制衡瓦剌和鞑靼,让他们都不能重振往日雄光,现在竟然使得瓦剌嚣张到这种地步了,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明朝迅速消除了对瓦剌的支持,任其自生自灭,加上蒙古高原的生产力十分贫瘠,难以支撑一个庞大帝国,特别是人口众多的庞大帝国的长期存在。当时瓦剌没有与明朝长期大规模作战,抢不到多少有价值的东西,明朝也不愿意与瓦剌进行长期的互市交易,从明朝那里获得的物资也是比较少。
所以在吃饭问题都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的情况下,本来就是一个岌岌可危的联合体的大帝国,内部发生了种种矛盾,在也先死后矛盾迅速激化,瓦剌部落分散,逐渐衰落。
也先之后约一百五十年,哈剌忽喇兴起,还有和硕特部首领拜巴噶斯。二人先后为瓦剌四部盟主。清朝,瓦剌分为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四部。这几个部落也不是省油的灯,限于篇幅,我们不做进一步阐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