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公孙度占据辽东割据一方曹操和袁绍为什么都不去攻打
3194
很多人都不了解 政权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魏景初二年, 挥军灭掉辽东,公孙渊被杀,至此公孙家族在辽东的割据政权被彻底消灭。
公孙家族在 时期是有名的大家族, 也曾打下一大片疆域,与 在河北争雄,可惜他最终兵败。但公孙家族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他们还顺利割据辽东,维持了几十年的和平。
建立辽东政权的人,正是公孙渊的爷爷公孙度,此人也是汉末的一位英雄。
他来到辽东之后,打败 与 ,更是顺利夺取辽东,胶东半岛,建立了一个疆域广大的割据政权。然而奇怪的是,无论是袁绍还是 ,都没有选择出兵征讨公孙度,反而任由他在辽东自立。
汉末军阀割据图
公孙度是有着极大野心的,在《三国志》记载:
初平元年,度知中国扰攘,语所亲吏柳毅、阳仪等曰:“汉祚将绝,当与诸卿图王耳。”
他敢公然说出这样的话,可见他内心是已经开始打算割据辽东,实际上他们与赵佗这些割据边地的人有些相似,公孙度死后,他的儿子更是一度夺取了朝鲜半岛,势力范围是越来越大。
袁绍消灭公孙瓒之后,没有选择出兵征讨,曹操一统北方之后,也只是给公孙家族加官进爵,同样没有起兵征讨。
一直到后面公孙渊正式自称燕王,曹魏政权才选择起兵征讨,从司马懿的战果来看,曹魏用兵是可以消灭公孙家族的,之前曹操等人为何没有这么做呢?
司马懿剧照
战略侧重不同
公孙度所在的地方实在太偏远了, 的边郡制度,能有效控制边境地区,但也有一个大的缺陷,就是容易让边郡形成自治.一旦中央政府的控制力不够,边郡自立是大概率事件。
末年,像公孙度、士燮这些割据偏远地区的势力,都延续了很长时间。
他们所在的地区确实是汉土,但在天下人眼里,这些地方真不是主要争夺的目标。袁绍,曹操这些人,还是重点要攻取原本的九州地区。
在他们的战略体系里面,只有拿下了这些地区,才能顺利夺取天下,在后人眼中,这样的战略还是有问题的。
袁绍军队
比如曹操就没有先夺取西凉,借此直取汉中巴蜀,然后再打江南,这是北朝灭南方的主要战略。可曹操和袁绍都没有意识到这点,因为在汉末士族的眼中,只有中原等地才是真正的王朝根基,像西部,南方这都是蛮荒之地。
曹操,袁绍都是出自关东豪门,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这样,他们手下的人员也主要都是关东士族,因此他们意识不到这个问题,辽东对他们来说有没有都无所谓,反正他们都没有想过要好好经营辽东。
后来司马懿灭掉了辽东,曹魏也没有重点经营辽东地区,实际上中国历史真正开始重点控制辽东地区,是在 的时候了。
历来的王朝可以重点经营西域,却很难重点经营辽东,这就不能怪曹操他们的战略侧重没远见了,在古人的认知里面,辽东确实不是那么有价值的地方。
曹操剧照
成本高,收益低
曹操在历史上曾经有一个重大的功绩,就是北征乌桓,从这场战争可以看出曹操为何不打公孙度。
乌桓已经算是很偏东部的外族了,可公孙度比他们还要靠东,曹操为打败乌桓,也是准备了很长时间,广积粮草马匹,可他也遭到了手下人的集体反对。
曹操 ,选择了出征,大军直奔辽西,可是一路上行军非常不顺利, 也在征战的过程中去世了,曹操的军队一路上损失非常大,幸好他最终还是打赢了这场战争。乌桓在辽西对河北已经形成了威胁,曹操也算是不得不去征讨,可要打公孙度就真没必要了。
三国地图
此时公孙度已经死去了,他的儿子也非常识相,就把 兄弟的头给送过来了。曹操的心腹大患已经解除,再打辽东真没必要了,因为这次征战他意识到了东部的环境,首先通往辽西,辽东的道路非常有限,没办法大规模行军。
曹操已经事先做好了准备,可他还是低估了道路的恶劣,后来 征讨高句丽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
这个地方道路崎岖,而且气候与中原截然不同,每年的雨季来得非常早,天气温暖的日子很少,一旦下雨下雪,道路就泥泞不堪,更加无法行走。
像后来 征讨,连后勤都没办法保障,也可以走海路直接进入辽东腹地,但是海路风险太大,当时曹魏的船只没这个条件,他们连长江都很难过去,更不用说走海路去打辽东了。
三国军队行军图
有人曾算过,中原王朝的军队,在辽东真正可以作战的时间只有3个月,当时中原地区的防寒服饰主要是麻,木棉之类的,棉花还没有大面积种植。
只要3个月打不下辽东,军队就只能撤兵,否则辽东恶劣的气候,是真能杀死 , 的隋军就曾吃到这个苦果。
对于袁绍,曹操这些人来说,当时他们连北方都没有彻底平定,属于腹背受敌,顶多是拿下辽西保障河北的安全就可以了。
他们若是倾尽全力去打公孙度,自己不仅成功的希望渺茫,付出巨大,即便打下来,也很难有效统治这里,从这个地方也没办法获得什么财富钱粮,实在是得不偿失。
三国军阀
辽东的局限性
历史上真正在辽东等地起家,顺利夺取中原的政权确实没有几个,清朝已经算是做得最为出色的了。辽东在中原大乱的时候,容易形成割据势力,但是这个地方局限性很大,从公孙度面临的问题就能看出来。
他已经算是形势非常好的了,不仅在辽东掌握大片领土,还在山东也有领土,他都考虑过要袭击邺城,希望能以辽东夺取天下。可现实的残酷让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的野心,他所在的地方外族众多,乌丸,高句丽这些民族都是威胁。
公孙家族在这里长期与外族交战,双方也是打打和和,一直没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法。辽东人口本来就不多,即便吸纳了大量的流民,依旧没办法让辽东与中原各大州郡相比。公孙家族维持的军队数量不会太多,他们没办法一边与外族交战,一边进军中原。
此外,辽东的地形优势可以限制敌人,也会限制他们自己。
公孙度剧照
中原大乱,辽东的割据势力也很难介入,道路崎岖他们一样也难进军, 还曾与公孙渊联合,可公孙渊到最后也没有选择出兵,他们出动一次大军,可能就要耗费大量的资源。
建立在辽东的割据政权,既要四处应对敌军,又要面对人口稀少,资本不足的困境。即便后来他们拿下了朝鲜半岛,可地图上他们的疆域是非常大,真正可用的耕地面积非常少,人口也没那么多。
汉末光是一个南阳郡人口就已经超过了辽东地区的总量,人口与经济实力是决定政权上限的关键,辽东恶劣的地形,注定了在汉末只能是割据政权,曹操这些有眼光的战略家,必然能看到这点,因此他们也懒得去征讨辽东。
曹操剧照
三国的特殊性
对于曹操以及后来的曹魏政权来说,他们的控制力都是相当有限的。
曹魏政权是疆域最大,实力最强的政权,他们是有夺取天下的能力,但他们并不像唐,明这些政权,他们对地方的控制力相当有限。
比如 初次北伐的时候,作为曹魏与蜀汉对峙的一线,陇西等地居然是没怎么打就投降了。雍凉地区人口数量暴减,甚至东汉,曹魏都有过要放弃关西的打算,还是后来 主动在这里屯田经营,才渐渐帮助关西恢复了元气。
三国政权都是属于割据性的军阀政权,他们的各层制度并不完善,大体还是沿用了汉朝的州郡制,这也让地方官员有着极大的实权。
汉末军阀割据图
可是这些政权也是士族主导的国家,士族们对边境区域有着很大的偏见,这类政权对于边境的经营不够重视,连长安都荒废很长时间,更不用说其他地方。
因此对于曹魏这类的政权,他们的疆域控制是有一定范围的,太大的话,他们的政府机器很难运转正常。
曹魏为了维持对广大疆域的控制,就使用了都督制度,这也导致后来魏 家的大分裂,地方割据势力一个接一个出现,这也是三足鼎立会维持这么长时间的一个原因,这些政权的局限,导致他们无法进一步夺取辽东。
司马懿剧照
小结:公孙度独霸辽东的时期,中原处在群雄割据的阶段,他碰上了一个好时候,趁机吸纳了大量人口资源,曹操,袁绍这些势力,也很难与他开战。
因此公孙家族能在这里维持这么长时间的统治,他们的地形优势实在太明显了,哪怕司马懿东征,只要公孙渊能坚守不出,也不会被魏军打败的。
参考资料《 》《三国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