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孙太后为什么不让朱祁钰把政权还给朱祁镇?原因是什么
740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孙 。
去世的时候,年仅36岁,皇太子 年仅9岁。由于过早去世,导致明宣宗没有机会好好培养儿子。为了让朱祁镇早日成为合格的帝王,朱瞻基在临终前,嘱托母亲张太后、妻子孙皇后,以及“三杨”共同辅政。
张太后和“三杨”逐渐年迈,在正统年间相继去世,就只剩下孙皇后教导朱祁镇了。而此时,宦官 由于深得朱祁镇信任,逐渐将手伸向朝堂,整个朝政都由他把控着。
正统十四年,王振怂恿朱祁镇亲征,结果导致朱祁镇被俘虏,王振也在乱军中被杀。为了维护国家稳定,安抚人心, 等大臣便向 建议,拥立郕王 为帝。
当然这时候的孙氏,已经身为太后了。其实在她的内心,根本不想让朱祁钰登基,毕竟这不是她的亲儿子。再说朱祁镇已经有儿子了,就算要拥立,也该拥立皇子,自己的 再怎么说,也要亲过朱祁钰。
然而当时的皇子 才两岁,根本没办法主持大局,即使让他即位,也起不了多大作用。孙太后深知自己无法说服群臣,只好答应他们的请求,同时提出要立朱见深为太子,就是为了保住朱祁镇一脉的皇位。
一年之后,朱祁镇被瓦剌放了回来,但朱祁钰不甘心,便将皇兄一家幽禁起来。既然儿子已经回来了,那么孙太后为何不要求朱祁钰,还政于朱祁镇呢?毕竟当初是孙太后将郕王扶上帝位的。
一、孙太后不够魄力
当初明宣宗驾崩,朱祁镇只有9岁,那时群臣就很担心主少国疑,甚至还传出要拥立襄王的谣言。襄王是明宣宗的亲弟弟 。当时明宣宗母亲张太后得知,便指着朱祁镇说:“此乃新天子也。”
张太后的魄力让群众折服,众人随即高呼万岁,就这样,朱祁镇得以顺利登基。可是孙太后远不如婆婆有魄力,她无法站出来指着朱见深说:“这就是新天子。”即使她站出来说了,也起不到当初张太后的作用。
二、孙太后不够威望
明宣宗遗诏中写道:“凡国家重务,皆上白皇太后、皇后,然后施行。”其中皇太后是指宣宗母亲张太后,皇后就是指朱祁镇的母亲孙太后。即使这样,孙太后在朝中的威望也不够。
张太后是 的妻子,在永乐年间,就帮助已是太子的丈夫处理事务。后来明宣宗登基,张太后也不忘时时教导儿子,要做个仁君。在群臣心中,张太后才是真的 。
而孙太后是明宣宗的继后,她没当几年皇后,丈夫就去世了,儿子也小小年纪就即位了。对她来说,还没有多少辅政的经验,再说上面还有婆婆坐镇,孙太后的威望就少了很多。
三、后宫不得干政
朱祁镇刚登基时,由于年龄还小,加上又有明宣宗的遗诏,于是群臣都请求张太后垂帘听政。而张太后却说:“毋坏祖宗法。第悉罢一切不急务。”她口中的祖宗法,就是指后宫不得干政。
于是张太后规定,凡事都要经过“三杨”商议,才能做出最后的裁决。张太后这样的做法,无疑是能获得群臣赞扬的。既然张太后当初都主动不干政,那如今孙太后自然不能干政。
首先朱祁镇已经亲政,孙太后也找不到理由再干政了。其次郕王又不是她亲儿子,她如果提出让其还政,朱祁钰是不可能听的,反而还能扣她个“后宫干政”的帽子。
最后在文官集团眼中,孙太后只是必须要尊敬的天子之母,而对于政事,她一个妇人是不便参与的。所以当初群臣建议拥立朱祁钰,只不过是走个流程,说是孙太后将郕王扶上帝位,实则是形势所逼。
综上所述,孙太后没有张太后的魄力和威望,根本无法让所有人信服。加上朱祁钰 ,打退了瓦剌、保住了 、安定了人心,地位已经相当稳固了,孙太后根本无法撼动。
因此,就算朱祁镇被放了回来,孙太后也没法要求朱祁钰,还政于儿子。包括后来朱祁钰要易储,孙太后也是无能为力。但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孙太后没法帮助他复位,就只好常常去探望他,为儿子送些冬天的衣物什么的。
直到景泰八年, 、 等人密谋 ,他们事先禀告了孙太后。其实这也只是走流程罢了,石亨他们自然知道,孙太后肯定会同意此事,只是提前征得同意,万一将来出错,也好有人维护。
当朱祁镇复位后,得知原来母亲也出过力,于是赶紧给母亲上了尊号。只能说孙太后运气还是挺好的,她活到了儿子复位的时候,虽然中间没起过什么作用,但活得久了,就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