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抗倭名将胡宗宪为何悲剧结局?胡宗宪是个什么样的人?
588
自明朝开国以来,倭患就一直存在,历代皇帝都曾出兵整治过倭患,只程度不同而已。到了明朝嘉靖年间,东南沿海百姓因为屡次劫掠的倭寇而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由此朝廷派大军征缴倭寇。
说起嘉靖年间的抗倭大将,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必定是戚继光。戚继光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御敌名将,民族英雄,被提起毫不意外。
本文要说的是,历史上还有另一员大将,功绩堪比戚继光,且与戚继光处于同个时代,最后却含冤入狱,被后世遗忘。此人就是明朝嘉靖年间的抗倭名将——胡宗宪。
胡宗宪家族世代为锦衣卫,胡宗宪没有继承锦衣卫官职,而是参加科举中进士入仕。
胡宗宪本人能力是有的,在前期的为官中,虽不说一飞冲天,但是却也一步一个脚印,政绩显著,走的稳稳当当。他不仅政治能力出色,军事能力也同样显眼。担任地方官之时,能保一方平安,为将之时,则能镇压起义。
嘉靖三十年,爆发苗民起义,当时巡按湖广的胡宗宪,参加了此次战斗,在战争中立有大功。正是因为平定苗民起义的出色,朝廷后来才起用胡宗宪前往平定倭寇。
朝廷授任胡宗宪为浙江巡按监察御史,命他前往治理倭患。胡宗宪也知道自己身负重任。临走之前立誓:“若是此次不能擒获汪直、徐海等贼寇,平定倭患,誓不回京。”
胡宗宪到了任地,针对辖区内明朝官兵纪律松弛、软弱涣散的积弊,以严明赏罚为手段进行整顿。军队风纪为之一清后,战斗力大大提高。
另外胡宗宪还大力支持部下练兵,其中戚继光便是所有人中最出色的一位。甚至于在胡宗宪的支持下,戚家军成为抗倭主力军,成就了戚继光威名。
在抗倭斗争中,胡宗宪擒汪直、杀徐海,两浙倭患暂告平息,完成了当初的誓言。因为抗倭有功,胡宗宪一时间成为朝中新贵,受皇帝重视。
凭借抗倭的功劳,戚继光名垂千古,而作为戚继光上级的胡宗宪最后却被后世遗忘。原因在于胡宗宪后来被人诬告谋反,私拟圣旨被处死。
胡宗宪得如此结局,是因为陷入到了明朝党争之中。明朝嘉靖年间党争之严重,远超历代。朝中大臣的起落,大部分都与党争离不开关系。
胡宗宪当初去抗倭之时,是严嵩当政。严嵩任命干儿子赵文华前去督军,此人贪婪骄横。胡宗宪怕抗倭事业受阻,所以对待赵文华小心对待,圆滑处事。正是因为他会做人,所以赵文华举荐,严嵩再推了一把,使得胡宗宪功成名就。
严嵩去世之后,徐阶上位,开始大力清除严党。胡宗宪被认为是严党中人,受到徐阶一党弹劾,最终因为吞军饷、生活奢侈等罪名被问罪。
胡宗宪的确是这样一个人,不过此前统治者也知道。但是因为他有才,所以视而不见。如今被特地提出来,也要处置。原本按照其中罪名,胡宗宪性命难保。但是嘉靖帝却感念当初他抗倭有功,所以只罢免官职,留他性命,命他回乡养老。
胡宗宪辞官归乡,本来想安度晚年,但是徐阶一党却不想放过。后来假造胡宗宪贿求严世蕃求援信,且内附自拟圣旨一道,最终使得胡宗宪被问斩。
胡宗宪能力和功绩几乎与问题成正比,如果不是他本身问题重重,好结交权贵,趋炎附势,贪污腐败,又如何能轻易被人弹劾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