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皇帝给了司马懿棉衣司马懿为什么冻死士兵都不发棉衣
813
还不知道: 不发棉衣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249年,年过70的曹魏太傅司马懿突然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了曹爽一党,篡夺了国政。而实际上,这场惊天政变,早在11年前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司马懿出身于河内司 ,自幼便满腹经纶,有着过人的 之略。司马懿心知 多疑,因此以养病为名而闭门不出。而为了让司马懿出仕,曹操直接以收押入监狱相逼,最终成功迫使司马懿成为自己的文学掾。
在曹操身边,司马懿虽然每天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的工作,但仍时不时显露出 。根据史料记载:
“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 “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简单翻译来就是,曹操察觉到司马懿有豪杰之志,有狼顾之相。一次,司马懿向曹操奏报完工作,结束后,他便转身离开。而曹操 ,喊了司马懿一声。司马懿一听,赶紧扭头向后看,而身子却仍然向前,果然像头狼一样。
从面相上来说,狼顾之相代表着凶狠、狡猾和野心,就如《人伦大统赋》所载:
“狼顾者,谓回头顾而身不转,性狠,常怀杀人害物之心。”
古人皆注重面相,看到司马懿阴鸷狠厉的面容,曹操感到非常不安,当晚还做了个“三马(司马懿、 、 )食槽(曹)”的梦。于是在第二天,曹操便告诫 “司马懿绝非人臣,必然会干预你的家事”。
然而曹操绝不会因为司马懿的面容,就将其杀死。一方面,天下还未统一,司马懿的才干是不可或缺;另一方面,司马懿出身高门,与 、 等认交好,若无故将其杀死,必将引起这些豪门士族的不安,对曹魏政权的稳定不利。
曹操死后,曹丕继位。曹丕还是太子时,司马懿就与他十分要好。因此,曹丕将父亲的告诫抛之脑后,并授予司马懿以重任。但在此时,司马懿仍很少掌握兵权。曹丕领兵出征,司马懿一般都坐镇于 ,做着运输大队长的工作。
但在公元226年,司马懿正式尝试带兵,他被派往江东前线抵御东吴,并击败了 ,斩首千余人。其后在孟达之乱中,司马懿8天突袭1200里,顺利斩杀了孟达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
去世后,已在战场上充分证明自己的司马懿接过了西线魏军的指挥权。在第四次北伐中,司马懿尝到了人生中第一次挫败,但在第五次北伐中,吃到苦头的司马懿干脆选择了“乌龟战术”,活活将 拖到病死。
凭借抵御诸葛亮的功劳,司马懿的职务步步高升,终于位列三公,就任太尉。一开始,司马懿一直坐镇关中,负责监视蜀国。但在公元238年,辽东军阀公孙渊悍然叛魏。由于辽东遥远而寒冷,对于征讨公孙渊,曹魏君臣皆无把握。
, 只好让老臣司马懿出马。公元238年(景初二年)六月,司马懿带领4万步 临辽水,他首先以声东击西之计,率领主力渡过了辽水天险。之后,他不顾诸将反对,直接扑向敌军老巢——襄平。
此时,公孙渊主力皆在辽水边布放,襄平空虚。为了保护老巢,公孙渊只好引兵回救。然而公孙渊的举动,正中司马懿下怀。他整理军队,稳住阵型,迎接仓皇回救的公孙渊军。以稳击乱,自然能百战百胜。在短时间内,司马懿三次击溃公孙渊,并困住了襄平。
司马懿在襄平周围堆起很多土垒,然后派弓箭手站在土垒上向城中射箭。公孙渊见此又怕又急,城中粮食吃尽,开始人吃人,死者不计其数。最终,公孙渊带数百骑兵突围而出,而司马懿在身后穷追不舍,最终将之追及并杀死。
司马懿平定辽东后,很快便显示出了他阴毒狠辣的作风。他在襄平城内大肆屠杀,屠十五岁以上男子七千多人,收集尸体,筑造京观。把公孙渊所任公卿以下一律斩首,杀死将军毕盛等二千多人。随后,司马懿又将辽东4万户百姓迁入中原。
司马懿屠杀以及迁民的举措,让人口繁盛的辽东几乎成为一片白地。后来,鲜卑、 先后侵入辽东,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为 埋下了伏笔。可以说,司马懿的残忍不仅为害当时,甚至可以说是贻害千年。
司马懿的狠毒和子嗣,不仅只针对于敌人,对自己的士兵同样如此。辽东之战结束后,时间已经进入隆冬。众所周知,辽宁的冬天是极为寒冷的。士兵们冻得快死,因此纷纷向司马懿索要棉袄。诸将皆认为:“魏明帝给了我们一仓库的冬衣,完全可以分给士兵们。”然而司马懿却冷酷地说:
“襦者官物,人臣无私施也。”
也就是说,棉袄是官家之物,做人臣的怎能私自施予士兵?作为前方主将,司马懿对于这些棉袄本来就有自专之权, 之所以送来这些棉袄,就是用来分给士兵的。司马懿之所以不分棉袄,实际是一种自污之术、韬晦之术。
在当时的曹魏朝廷,司马懿功劳最大,威望最高,如今平定辽东,更是无人可及。魏明帝本就是猜疑心极强的君主。司马懿掌握兵权,他自然不愿意看到他再借助官物,私自结恩于军队。因此司马懿宁愿背上虐待军士的骂名,也要证明自己对君王的忠诚。而司马懿在辽东的屠城,实际也是向朝廷表明,自己没有野心。
司马懿撤军时,魏明帝已经病入膏肓。于是,魏明帝将司马懿火速招至洛阳。在病榻前,魏明帝流着眼泪,将8岁的太子托付给司马懿,甚至还让太子抱住司马懿的脖子。
很显然,在魏明帝心中,司马懿真被当成了诸葛亮式的纯臣,值得他以举国相托。司马懿的 ,最终征服了这位雄猜之主。而当时人也和魏明帝一样被骗倒,甚至将司马懿与诸葛亮并称为“二相”。实际若司马懿死于高平陵之变以前,还真有可能成为历史知名的、不输于诸葛亮的大忠臣。
但与诸葛亮不一样,司马懿的忠诚全是装出来的。辽东之战结束后的第11年,也就是公元249年,“大忠臣”司马懿在蒋济等老臣的支持下,发动了针对大将军曹爽的高平陵之变,最终篡夺了最高国政。
而在此时,司马懿终于揭下了他所有的伪装,露出了尖利的獠牙。在曹爽等人的血泊中,蒋济等人惊讶地发现,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并不是为了匡正国家,诛杀国贼,而是为了篡夺 政权,实现自己的野心。
司马懿数十年如一日地扮演着忠臣,数十年如一日的韬光养晦,最终成功骗过了所有人,其狠毒与阴险可谓是举世无双。正如陈寅恪所指出:“司马懿的坚忍阴毒,远非汉末同时儒家迂缓无能之士所能比。”而他的后代晋明帝听完司马懿的事迹后,更是哭着扑倒在床上:“如今狠毒,难怪晋室的国祚不长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