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春秋到战国时期到底发生了什么秦国的名声是怎么败坏的
2525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国的名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我们所说的秦国指的是秦朝建立之前的那个秦国。春秋时代,秦国的名声还是不错的,但到了战国,秦国的名声却一天一天被败坏,甚至到了为天下所不齿的地步。那么,从春秋到战国,秦国的名声怎么败坏的呢?

所谓“攮外必先安内”,在西周和春秋时期,秦国一直忙着和西边的西戎作战,甚至 之前几位国君都因此壮烈牺牲,根本无暇争霸中原,其他国家看秦国很安分,没得黑。后来又发生了秦襄公护送 东迁、 “霸西戎”以及秦穆公 并帮助 继位这些事情,秦国的名声更是好得不得了。

到了战国就不一样了,这是一个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时代。秦国当然不可能坐等被人鱼肉,只能自强以存活, 变法后,秦国日益强大,统一天下的野心也昭然若揭。 实行奖励军功的“二十级爵”制度,这让每一个秦国士兵变得残忍好战, 时期 甚至坑杀40万降将。秦国的名声能不坏吗?

秦国名声败坏的关键在于秦国的3次背信行为,包括扣公子卬、扣楚怀王、扣平原君。
公子卬是 公子,商鞅的好友,当时的魏国和秦国以黄河为界限,魏国的东边是险要的山岭,如果秦国可以吞并魏国就能占据天险,形势绝对大好。秦孝公于是就派了商鞅去攻打魏国,商鞅太狡猾,骗公子卬要和他订立盟约,结果把人给扣了,魏国因为失去主帅大败。这件事直接引起了齐、楚两强的警惕——当时秦国的实力远不及齐、楚—— 的合纵计划因此能提前实施。

张仪戏楚其实是张仪和楚怀王对着骗。苏秦死后,六国坚持“合纵”摈秦,楚国和 2个强国是核心。张仪想方设法要瓦解齐楚联盟,他骗楚怀王要归还楚国被侵占的领地,条件是楚国和齐国绝交。楚怀王表面上答应,实际却暗中保持和齐国的隐形联盟,秦国则是借机争取时间收拾好 。

至于扣平原君可以说是秦国一次重大的外交失误。得罪秦国的魏齐躲到平原君处寻求庇护,平原君收留了他。后来平原君到秦国被扣留,秦王要求交出魏齐,还写信威胁要攻打赵国,逼得魏齐自杀,赵国贤臣 下野。
秦国的这3次背信行为把自己的名声逐渐败坏,这就像一个经常不守信用的人,当然名声不会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