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多难少年成长记

3145

舜生长在山东菏泽市南五十里,离水泊梁山八十公里。舜为人短胖,身高跟武大郎差不多,据记载是六尺一寸,合一米四五,皮肤很黑,脑袋很圆很大,嘴大像鱼,缺少幽默感,总之,不是美男子。他妈妈“握登”当初看见一条大虹,意念一感应,就生下了他。

舜:多难少年成长记 这种怀孕方法当然使他爸爸大为光火(怕是从欢乐谷里带回来的野种吧!)。这孩子又是一副“重瞳子”——每只眼睛两个瞳孔。“徐悲鸿”大师在画大舜的时候,把他画成四个眼睛,上下两排,吃惊地瞪着,像四个大枣贴在切开的年糕里。而舜的爸爸偏偏是瞎子。自己的眼睛不够用,儿子的却富余。似乎上天把自己的什么夺走了,贴给了儿子。所以舜爸爸厌恶大舜。

舜17岁就志向远大,成了一名无业游动人员,卷着行李离家出外(也是因为爹妈不想再养他了,他常被老爹瞽叟殴打虐待)。他离开山东菏泽,北上两百多公里到了现在济南市以南的历山,那时的济南还都是狐狸之所居。舜看到这块土地肥美,就挖了个半地穴的窝棚,开始种地。别的游民也跑来效法。但是舜的身子矮,拉犁使不上劲,于是改撒种子。由于个矮步子小,舜撒的种子都比别人密,第一年就初有收获。过了一年,人们开始为田垄的界限打架。舜给大家裁决,手段强硬,不服气的捣乱分子都混不下去而跑掉,留下一片齐整的垄亩,看上去井井有条。大家都服气舜的管理才能。

但是舜觉得种地不是他的理想,就告别人们恋恋不舍的目光,离开历山。

舜又向西去了接近中原的雷泽打鱼。他把丝绳系在箭尾,射向水里的鱼,再一拎丝绳,把鱼从水里拎出来了。舜瞄准时由于“重瞳孔”结构离奇,可以矫正光线在水和空气两种媒质中的传播偏差,往往歪打正着,每天都有十好几尾鱼的收获,把别人气得眼红。于是大家都来抢他的。由于小时候挨爹打,打惯了,舜能扛住更多的挨打,誓死捍卫自己的鱼,浑身伤血也不撒手,哪怕就剩半个鱼头,也在手里紧紧攥着。这个不知死的劲头很快镇住了大家。即使坏蛋也不得不佩服舜的意志力。他们殴打所不能夺走的鱼,舜在看他们确实饥寒的时候,反倒慷慨以鱼相赠,把他们感动地再也举不起拳头。一些曾把舜打得半死的家伙,都成了舜的好朋友,服气在他的脚下。于是,人们都争先礼让,风气明显扭转,纷纷把风平浪静而又多鱼的回水湾让给别人,而自己去湍濑急流处发展。舜成为当地一面精神旗帜。

接着,舜觉得打鱼这个行业技术含量不高,又迁移到别处学习手工制陶工艺,并遇上了另一个游民,叫做皋陶,是陶器行家,这体现在他的名字里。舜喊他阿陶。

 

舜和皋陶外出贩卖,把陶器运往北边的山东鄄城地区,以物易物,买卖公平,碎一个赔俩。由于销路好,搞活了买和卖两地的经济。舜的事迹很快传到尧帝的耳朵。

旁人告诉尧帝说:“舜这个人很厉害,烧陶还不是他的主业。他的本事是领导能力。舜懂礼让,又有石头一样坚强的性格。虽然口不设言,手不指挥,但是人们纷纷慕名前来依附。号称他所呆过的地方,一年就集聚成村,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只要一呼,四周百应,已是东夷人的精神偶像。”

尧帝想:“如果舜可以笼络住东方之夷人,并且效命于我,那我不就控制了东夷。我决定把两个闺女——娥皇、女英嫁给他,以此笼络住他,让他替我管理东夷。”

舜的婚后生活

这一天,舜穿着尧帝赠送的细葛布衣服,身后跟着尧帝给的大群牛羊,咩咩哞哞,以及牛羊群衬托下的两个美少女——娥皇、女英,出现在弟弟象的面前。

等大哥介绍完了自己的艳遇,看见大哥以武大郎的身材却娶到了艳压群芳的两个潘金莲,舜的弟弟象又急又妒,好像蚌的壳子里进了砂,好不自在。

舜到了家,一件件地把冬天穿的鹿裘、夏天穿的葛衣、昭华之玉佩等等奢侈品,恭敬地送给爹妈。但舜的爹妈却不高兴,认为东夷族的舜入赘给华夏之人,是一种背叛,并且结婚也不事先通知家里。舜赶紧向父母表示诚挚的歉意。

娥皇和女英也都不因出身高贵而表现傲慢,对公婆都很礼貌。

农村没有什么娱乐,农闲的时候,娥皇就拿出琴来弹奏。琴声如泣如诉,如梦如烟,伴着淙淙琴声。舜没有什么音乐细胞,就深吸一口气体,发出一声声长啸,震动着屋外的簧竹。

舜成了阔人,他的暴发使后妈嫉妒得不行,眼睛血红,想霸占舜的财产,于是鼓动老公瞽叟干掉舜。于是瞽叟说:“舜啊,上去给粮屯的顶子涂一层泥巴吧,大风把顶子的茅草吹坏了。”

舜满口答应,回去告诉了娥皇和女英:“我爸爸很顽固,我后妈是个大嗓门,我弟弟心很傲。三个人都不好惹。不过我还是要听我爸的话,和完泥我就上去。”

娥皇点点头说:“听爹的话是应该的,只是今天热,你干活时候要戴上两顶斗笠防晒。”舜听了,觉得有些奇怪:“一顶斗笠难道不够吗?”舜糊里糊涂地戴上两顶斗笠爬上仓顶,给茅草涂防雨的泥巴。

正在涂呢,下面却突然燃起了烈焰,大火被风抽打着,好似喝醉了的红色妖精,越长越高。舜大惊,拼命喊救火,嗓子都喊哑了,只有他的两个媳妇跑了出来,冲他比划脑袋。舜大悟,赶紧摘下斗笠,一手举着一个,加两步助跑,腾空一跃,利用自己的初速度,借助火焰冲起的上升热气流,做较为缓慢的抛物线飞行,搖搖晃晃地滑了六秒钟之后触地,并且是借助他敦实的屁股实现了软着陆——舜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滑翔飞行伞”的尝试者,仗着身材矮胖,勉强没有摔死。

舜被俩夫人架着回家卧床。说是卧床,其实是卧地上(当时没有床。地上铺着轻软的兽皮,能卷能藏,还能隔绝湿气,是当时人理想的寝所,所谓“食肉寝皮”嘛)。

舜大难不死,把伤养好,瞽叟又生一计,叫舜去挖井。舜挖井的时候留了心眼,从井壁横挖了一个地道,开口于远处的地面,留作后路。等井不断加深,水终于明晃晃地涌出井底了,倒映着瞽叟和象在井口的脑袋。

象悄悄地说:“爸,可以了。趁舜还在底下挖,我们送大哥上天吧。”两人于是一起使劲,把预备好的大石头砸进井内,扑通扑通——好一阵折腾,等舜终于没有任何声音了,象大喜,飞跑着告诉后妈:“舜已经死了。老大归天了!”

象乐不可支地说:“舜的产业应该由我来分。老人爱财宝,年轻人爱色,尧的两个女儿归我,牛羊、粮仓和琴全给你们好了。”全家皆大欢喜。大家正喜气洋洋时,舜回来了

看见舜诈尸了,象的嘴巴半天都合不拢,好不容易才蹦出一句话:“大哥,刚才井意外塌了,我和爹妈正担心你呢。”

舜微笑着:“是啊,你们对我真好!好在我回来了,你们可以放心了。”

再往后,家庭内部就安静多了。

禅让

在大尧挑选他的接班人的时候,大臣纷纷建议还是应该肥水不流外人田,最好的人选应该是大尧的儿子丹朱。大尧听到这样的议论,自是喜色满脸。但是,这个丹朱又太不给他老子长脸了,这个小子就是一个只知道吃和玩的家伙,什么也不是。现在的大尧的天下,生产是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社会也有一定的能力可以养活一些闲人了。这个丹朱便是天下闲人中最清闲的一位。

与丹朱相反,有一个叫共工的青年他可是激进勇为,是一个大胆进取的地方上的诸侯。共工的主张是要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靠这支军队平时用来发展生产,在关键的时候,可以用来抢掠别的诸侯的粮食、牲畜和女人。共工的法子现在是主要用来对付大尧部落外的其他诸侯的,他说了:“对待自己人是不能这样做的。”但是在私底下,他又说:“等丹朱登位,老子不给他搅个底朝天才是怪事。”

舜的部落刚好和共工相邻,舜所在的部落是一个主要靠农业为主的大部落,他们的粮食产量占去了大尧天下大小三十二个部落的三分之一弱。于是,在吃穿不愁的前提下,舜就开始琢磨如何用一些特别的法子来管理他的子民了。经过五年的探索,舜终于得出了五条重大的研究成果。

这五条成果就是后来被儒家尊崇的五典。它们分别是要加强父权,在这个基础上要强化王权,强化家族的族权。这两个权力都是在父权基础上的升华。第二个要紧的是要落实女性的义务,要她们始终忠贞地效忠一个男人,要是这个男人不幸而去世了,她还得忠诚她自己生养的儿子。在这条规定下,男人为了家族的兴旺,就是纳妾几百、娶妻一打也是符合规矩的,但是女人只能有一个男人,要是有两个以上,多出来的是她的儿子。第三个法子和第四个法子都是说家庭里子女之间的关系以及子女要孝顺父母的问题。最后一条弄得最好,就是在社会上大家都是共同体,不要富裕的歧视贫穷的,贫穷者要安守本分,你贫穷一定是上辈子没有孝敬父母的结果,要安守天意。舜虽然聪慧过人,但是他也没有鼓捣出天命的思想来,充其量只是用了一个天意而已。不过,总算和那个高大空洞的天联络上了,这也是社会的一个巨大进步啊。

大尧终于下旨海选接班人了,各地的预选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那个共工更是上下活动,闹得不可开交。而舜却是稳坐钓鱼台,没有什么动静。

各地的海选完毕了,各地的种子选手最后集中在共工、舜和丹朱身上。可是这个时候,一个坏消息传来,天下诸侯全都反对丹朱当选,他们声言,要是丹朱这个不学无术的家伙当选了,他们就立即宣布独立,就要自己组成新的联盟。

现在,又到了粮食成熟的时节了,这个时候的大尧已经把共工部落周边几个小部落也收编了。但是,当共工不在部落去参加选举的时候,他们的军队首领按照往年的习惯依旧出兵去洗掠了已经是大尧天下成员的三个部落。消息传来,共工立刻就知道了这次选举自己已经无望了。

最后的一轮选举成为了走过场,丹朱落败给诸侯、共工落败给粮食,水到渠成,大舜当选为天下共主。

从这天后,天下就姓舜了。舜一点不满足于他的五典只在他的部落推行,他现在已经成为了天下共主,他要大刀阔斧地开始改革了。

改革的第一项就是要树立他大舜的绝对权威。而树权威的第一首选方案在大舜看来就是杀人。可是该杀谁呢?张三、李四,小人物一个,杀上一千一万都没有影响,对,要杀就杀大人物。好,我就拿那个治水十多年,现在基本没有什么成功希望的先帝最器重的鲧来开刀。这个小子耗费的国帑最多,而洪水只是自己消去的外,他主动治理的水坝基本就没有成功的范例。好,传我的命令,召鲧回来。

在大殿上,鲧被列举了十大罪状,立马被铜斧头砍下了脑袋。而一起随父亲回家的禹却得到一个天大的机会,就是被大舜指令作为他父亲鲧的继承人,继续治理天下的水患。其实天下人谁也没有明白这个事件的意义,只有禹自己清楚,大舜的做法是在渐次地废除禅让制,以开世袭继承制度的先河啊。以后的禹就沿着大舜指引的道路继续地书写了中国的历史,这是后话,按下不表。

在诸多具体事情已经安排妥当后,大舜开始要推行他的改革的第二阶段了。就是首先要示威天下,然后在思想上为天下立法。过去的五典只是一时的法律,不是万世的法律,我们的大舜考虑得比一般人远得多得多。他已经在为千年、甚至是几千年后做打算了。

示威天下,在大舜来看,就是要巡狩天下,显示武力又不真地进行征伐,这样的做派后来被中国的历代统治者采用。所以,当你们以后再看见有关帝皇去打猎的记载的时候,可千万不要以为帝皇爱吃野味,他们是在示威天下呢。用冠冕的话来说,他们是在继承圣人之道。大舜具体地规定了哪个时候巡狩哪个方向,哪个季节巡狩哪个地区。但是,又做了灵活性的处理,就是他可以在高兴的时候随时巡狩想去巡狩的地域。

在进行巡狩的同时,大舜又在南方任用了在尧帝的时候没有被任用的八个早已经名满天下的贤才。大舜在任用他们的时候,还发表著名的南方讲话,讲话大意有三点:一是天下的治理应该用孝顺的原则,因为在家孝顺父母,在部落才会孝顺他们的大。在现在,有的地方还把父亲叫大,可能也是这个事情的残余继承。第二点就是一切一切的对子民的事件都得按照典例来进行,而各部落的大所说的话就是这个部落的典例,当然他大舜说的话就更是天下的典例了。讲话的第三,大舜说:“典例是不能自动执行的,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贤才来辅佐我们一起把典例执行好。”大舜在说这话的时候是把手搭在他刚任命的八贤之首的肩膀上的,他边说还边用力地拍了拍这个大贤的肩头,让他顿时觉得自己的肩头重了几万钧似的。

做完了这些事情,大舜又乘坐了一头鹿子拉着的轩辕回到了他的大邑,他已经把他所在的有很多土围子组成的地区叫大邑了,意思就是以后的首都。回到大邑的大舜踌躇满志,天下的大治好像已经在眼前。可是,在不知不觉中,大舜发现自己也变老了,头发变白、变少,面色枯黄。哎,他也到了该选拔继承人的时候了……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慈禧囚禁了光绪帝,不料武汉又出现一个光绪帝吓了张之洞一跳!

慈禧囚禁了光绪帝,不料武汉又出现一个光绪帝吓了张之洞一跳!

和珅的二十条罪状是什么样的没有一条罪状是贪污

和珅的二十条罪状是什么样的没有一条罪状是贪污

北齐开国皇帝高洋,他最后究竟是怎么死的?

北齐开国皇帝高洋,他最后究竟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