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曹操为何不称帝?曹操的聪明在这里体现!
4094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 为何不称帝?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曹操聪明,他不敢称帝。乱世称帝者 ,大都是丑类,让人笑话的丑类。
的标准是什么?第一个大帝 说的好,称帝必须“德超三皇,功盖五帝”,秦始皇完全可以的, 三年亡秦、五年灭楚,也是可以的。曹操就差太多了,为汉相而不能一匡天下,当丞相都不太够格,如何称帝呀!

那有的人就非要称帝,那只是他个人的事情。袁世凯有什么功德?不就是签了21条嘛,丧权辱国,对不对,于是就以丑为美,做了83天皇帝梦。曹操多有心眼,世称阿瞒,他才不做这样的蠢事。

操扫平北方建立霸府的事功、实权与“代汉者当涂高”的谶纬解释(象魏者阙,阙当途而高)相配合,一实、一名,再加上“汉官多按曹办事”的政治现象,成为佐证曹操配得上在212-217年间步步逼近帝位的“天意民心”之表现。

但,公元218年发生在邺城(魏王国都、东汉龙兴地)、许都(东汉帝都)、南阳(东汉帝乡)的三次谋反案,以及公元219年发生在汉水流域的一连串军事失利(模仿汉王刘邦故事的汉中王 在汉水搞事情),则成为曹操称帝在天下形势与天意佐证上的强大阻碍,使得此时称帝成为一件既不具有务实性、也不具备正当性的“昏招”。

贸然称帝,不仅没有进一步胜利的功勋支持,也没有“汉朝天命确实衰竭”的形势佐证,更可能会失去刚刚与曹操媾和的 支持。毕竟孙权此时与曹操媾和,好歹也可以说是归顺汉朝中央,一旦曹操称帝,孙权若是继续效忠曾经被自己骂做汉贼且已经彻底做足了汉贼的“魏朝”,就等于对天下人宣告自己的厚颜无耻。曹操犯不着为了一时的名位,丢掉刚刚前来跪舔的孙权支持,重新陷入孙刘联合抗曹的窘境,失去孙 益州利益分赃不均而产生矛盾的一统机会。

(此处“益州利益分赃不均”系“简写”,是指刘备独吞益州、独上尊号,为孙刘矛盾的彻底扩大,添薪加柴。)
所以,曹操不称帝,及时刹车,就是对“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精神的本色践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