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明末清初天文历算学家王锡阐简介王锡阐人物趣事
2308
王锡阐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爱国青年,一生立志向学,尤对天文历算之学十分有兴趣,并且最终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王锡阐是一个比较奇怪的人,从小的时候起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一面。年幼的孩童,大多数都沉迷玩乐之中,但是王锡阐却并不喜欢与小伙伴们玩耍作戏。他本人喜欢一个人待在家中,读书学习,11岁以后,“闭户绝人事者二十年所。”
而且与一般爱好经史儒学,诗词八股的书生们不同,王锡阐本人对数学上割圆、勾股的测量方法十分着迷。那时候的数学还不像今日这般普及,也不是读书人的首选。读书最大的出路,那就是科举及第,光宗耀祖。而要想成功通过科举,就必须熟读经史,擅长八股之作。所以对于数学的知识,一般都不喜欢。
王锡阐出身不高,家庭条件也不是很好,所以并不能读到太多的书。但是王锡阐本人对此却并没有什么遗憾的地方,他自己说就算家中藏书万万,他也不一定会去读,就算读了也不一定能全部明白记住。而每读一本就能有所得,那么就是一件值得欢喜的事情。
据史料记载,王锡阐平日里沉默寡言,十分的内向。和大家同处一室的时候,也不擅长与人交流。但是一旦遇到志同道合之辈,却能侃侃而谈,古今中外,纵横不休,仿佛有说不完的话语。
王锡阐自幼跟随叔父生活,贫苦度日,十一岁的时候开始闭门读书。如果按照正常情况走下去,他应该会和大部分读书人一样,参加科举考试。但是可惜的是,明朝灭亡,清朝入关,却改变了他整个人生。
明朝灭亡的时候,王锡阐虽然年幼,但是那份爱国情怀,却十分的坚定。当城破国灭的消息传来之后,王锡阐决定以身殉国,以全气节。
他最开始选择投水自尽,想要一生清白的走。巧合的是,正好被过路的路人救起。虽然投水失败,但是他却并没有放弃殉国明节的志向。回到家中之后,王锡阐开始绝食,期间不曾吃一粒米,喝一口水。
这个做法遭到了家中长辈的阻止,最后在家他们的劝导和强迫下,王锡阐放弃了寻死的心思。但是从此之后,也立志不处仕,隐居生活。
王锡阐立志隐居之后,将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学习方面。因为他本人爱好天文历算,当时又决定不再应举,所以干脆沉浸于天文算数的海洋之中。在隐居的漫长时间里,王锡阐通过自己努力研究,留下了不少天文学著作,有《晓庵新法》六卷及《五星行度解》等。
西方学说的传播,早在明朝之时就已经开始了。西方传教士虽然根本目的是传播教义,发展教众。但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却带来了不少西方著作,传播了不少西方学说。学过世界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西方思想上的改革,最开始就是在日心说和地心说的争论。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西方的天文学在当时还是比较发达的。
西方天文学知识,给予王锡阐很多启发。但是与其他人要么一味反对,要么一味接受的态度不同。王锡阐是抱着批判性的态度学习的。留下精华,去其糟粕。
王锡阐余生以明末遗民自居,在改换服装之时,仍然穿着明朝时的衣服,鞋子也破得露出脚跟,一个人独来独往,因此有了“狂生”之称。王锡阐一生最大的伤痛,莫过于亡国之痛,他本人高尚的爱国情怀,是今日的青年应该学习的地方。
1682年10月18日,王锡阐在贫困交加中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