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王敦之乱”最后为何是以和平收尾呢?

4185

可能是史上最莫名其妙的叛乱:不 不换 ,最后还主动投降?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起先对 的成功登基有着绝对的功劳,然而司马睿的一系列操作却让他逐渐对这个皇帝失望。而就在此时,司马睿的一项人事安排终于将王敦逼上了反路。

这项安排,就是派戴渊、刘隗统领扬州奴(南渡来的贫民,无以为计只好卖身为奴),名为北伐,实际上把枪口全部对准了在豫州的 和荆州的王敦。对于王敦,还有另一项安排——将王敦的亲信调离毗邻荆州的湘州,指派宗室王爷谯王出镇湘州。

司马睿的意图已经是昭然若揭——枪口不再对外,一律对准重兵在握的王敦和祖逖,尤其是王敦!

面对这种安排,一代北伐英雄祖逖又气又急,悲愤之中很快就病逝了。而他死后不久,王敦也就发动了著名的“王敦之乱”。

image.png

《晋书》认为,祖逖的死使得王敦没有害怕的将领了,从而有勇气对已无良将的东 廷发动进攻。我倒是认为,祖逖的死使得王敦彻底失去了对晋朝的希望。

祖逖一死,淮北河南的大片已经被祖逖收复的故土迅速沦陷,而戴渊、刘隗所统帅的据说是去防御北方的军队却 !面对外敌入侵、人民遭掠的局面,这些所谓的北伐军居然不动一兵一卒,反倒紧张地盯着西方的荆州!

司马睿肯定不认识 跟 ,但是他一定是“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最大支持者。如若不然,为何在国土沦丧之际,还拼命提防着对社稷有大功的王敦!

刘隗等人的不作为,让王敦终于下定了决心—— !而清君侧的对象,正是刘隗、刁协。

而王敦的军队一顺江而下,朝廷的军队就挡不住了——毕竟是天天在边境和成汉还有胡人打仗的军队,哪里是那些仪仗队比的了的?很快,王敦就率军从江陵打到了离建康咫尺之遥的芜湖。然而,他却停了下来。

王敦停下来,不是为了在芜湖吃江鱼,更不是他走不动了,而是给皇帝写奏折。奏章中,他反复表示,自己只要刘隗、刁协,皇帝只要把他们交出来,自己立刻走人。

一般来说每次“清君侧”,都是要指定某些人为“小人”,只有把这些蛊惑圣上的小人给去除,才能重振朝纲。因此,“清君侧”的目的,就是要皇帝交出或者处决这些“小人”。但是几乎无一例外,但凡是有一点想法的皇帝,都不会甘于这么做。

司马睿就是这样的皇帝。他不仅拒绝了王敦的要求,还亲自换上戎装,表示要亲自讨贼,还声称谁要是抓住王敦,就封他五千户侯!同时,他还把戴渊和刘隗及其部队调回来对付王敦,这两支军队对内不对外的属性至此彻底暴露。

笔者是芜湖人,也常去南京。今天从芜湖坐高铁到南京,只用四十分钟左右;即使是普通火车,也不过两个小时。因此,一千七百年前从芜湖到南京需要多久,大家心里都有数。

也请大家记住这一段旅程——从芜湖,经姑孰(今当涂)、采石(马鞍山)、历阳(今和县)到南京,在接下来我们的故事里,这是一条将被无数次提及的道路。长江在此从东西走向变成了南北走向,因此这一段的江面之南被冠以一个非常著名的称谓——江东!

王敦的部队沿水路顺江而下,一天不到就到达石头城下。他没费什么功夫就打开了建康城门,因为无论是刘隗等人的部队,还是驻防建康的台军,和他的士兵比起来,实在不是什么对手。

有关王敦进京以后直到他死的行为,史书都是持大为贬抑的态度的:

既入石头,拥兵不朝,放肆兵士劫掠内外。官省奔散,惟有侍中二人侍帝……还屯武昌,多害忠良,宠树亲戚……敦既得志,暴慢愈甚,四方贡献多入己府,将相岳牧悉出其门。

看起来,可真是 , 。但是仔细想想,又好像不对。

就比如说王敦“多害忠良”这一段,实际上,除了杀掉戴渊和周顗以外,杀掉的也就只有一个刁协了。反倒是那些司马睿身边的大臣,大祸临头各自逃窜,这其中就包括力主削弱王家势力的刘隗。此君最后跑到了和东晋敌对的 ,最后死于后赵皇族内乱之中,实在是让人无话可说。

而此前亲自换上铠甲、要亲统大军和王敦一决雌雄的司马睿,自己又把铠甲脱掉换上朝服,跑到王敦跟前说:“你要想坐我的位子,跟我说就是了,我自己回琅琊去,何苦要荼毒百姓呢?”

王敦怎么表态的,史无所载。只是很快,他就撤出了建康,并且拒绝了朝廷授予他所有的官职,包括属于他堂弟的丞相。直到司马睿去世,王敦都再未有何异动。

而在司马睿驾崩,其子 继位后,王敦主动要求入朝,得到了皇帝批准。司马绍还给他加了九锡——在此之前只有 、 和 受过的荣誉,无一不是篡位之臣所有的东西。

不过,王敦也就到此为止了。当所有人都以为他要篡位的时候,他却在姑孰驻扎下,不在往下游走。不久,身患重病的王敦就咽了气了。

病重时,王敦的左右问王敦他身后该如何处理,王敦说:“我有上中下三策:上策大家解甲归田,归顺朝廷;中策退还武昌,徐图后定;下策举兵反叛,谋夺天下。”

应该说,作为一个老江湖,王敦的这上中下三策是非常妥帖的。即使说投降建康不可取,还军武昌自保也未尝不可。而王敦麾下的这群谋士们,居然出来就说:“老头子不行啦,雄心一点也没有了,明明是上策,非要说成下策!”

image.png

在这个指导思想下,王敦方面发动了对建康的进攻。而此时病重的王敦已经无法指挥军队,只能坐视自己的三万部队面对真正亲征的司马绍(他不像他爹光说不练假把式)一败涂地。而在他死后,他的养子王应居然连埋都没埋,只拿个破席子裹起来扔到地板下面!

这样的一代枭雄,最后就落得个如此下场,也实在凄惨。

王敦,就这样死了;王敦之乱,也在他的一命呜呼和王应的觥筹交错中草草了解。这是一个从头到尾都没有明确战略目标的军事行动:当所有人都以为王敦要干掉司马睿的时候,他却 地退了出来;当王敦自己都知道不能再跟朝廷对着干的时候,他手下的乌合之众却撸起袖子主动自爆了。

不管怎样,王敦都是谢幕了。而他的死,也意味着两晋之交,三位御敌 集体告别历史舞台了。这三个人,都已经在我们的故事中露过脸;只是,最著名的那个,我们还没有单独为他立传介绍而已。

不用我说,你们也知道那个人是谁。 、 的主人公,刘琨的好朋友,王敦的唯一忌惮之人,也该在我们的故事中好好聊聊他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波斯面临亡国向大唐求救,李世民为什么拒绝?

波斯面临亡国向大唐求救,李世民为什么拒绝?

白袍将军是古代的哪位将军?为何会千军万马避白袍?

白袍将军是古代的哪位将军?为何会千军万马避白袍?

古人屠城到底是什么样的古人真的杀的片甲不留吗

古人屠城到底是什么样的古人真的杀的片甲不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