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娃娃排长王楚英回忆:史迪威和杜聿明的远征秘闻
1399
1941年12月8日, 爆发后, 在重庆闻讯,即决定派兵入缅甸作战。同时, 应蒋介石之请,派 来中国,任中国战区盟 帅蒋介石的参谋长兼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1942年3月11日,史迪威受蒋介石之命到缅甸指挥作战。蒋介石电令驻缅参谋团团长林蔚和远征军代长官 服从史迪威的指挥。这一时期,英国首相 也任命亚历山大指挥在缅甸的英军作战。
1942年3月2日晚,我在腊戍首次见到杜聿明并与之长谈两个多小时。当时,我在林蔚身边听到杜聿明向林蔚抱怨:“美国人只是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经济实力比较强大,他们军队的战斗能量、军官的战术素养和指挥艺术,并不比我们高明。缅甸这一仗非常重要,远征军是我国抗日的重要资本,怎么可以交给—个没有实战经验的史迪威来指挥呢?”可见,杜聿明对史迪威最初是有成见的。
3月11日,我被史迪威指名调去担任联络参谋兼警卫队队长,见证了史迪威与杜聿明由一见如故,到相互误解、指责,最终不欢而散的全过程。
【史杜初会,一见如故】
1942年3月11日深夜,史迪威在梅苗建立指挥部后,向我了解中国远征军第五、六军的情况,着重询问了杜聿明、 、 等军、师主官的情况。他对杜聿明在古北口作战和 中的卓越表现颇为欣赏。因此,当杜聿明于3月14日深夜到史迪威住所“红楼”拜访时,史迪威竟亲自到杜聿明的座车门边恭候,好像迎接久别的老友。
杜聿明在史迪威陪同下走进作战室,对墙上挂的巨幅缅甸军用地形图和地上放的巨大沙盘发生了兴趣。他走近前仔细察看挂在墙上的二十万分之一的缅甸地形图和另一张百万分之一缅甸全图。他把李汉萍处长叫过来问,为什么长官部没有这种地图。李说:“去年12月15日在昆明受命出发援缅时,他向昆明行营领取的全是缅甸旧图,而且只有百万分之一和三百万分之一两种,后来参谋团经由丹尼斯从缅甸英军总部替我们要来一些30年代出版的缅甸地形图,也是百万分之一的,所以不甚详细,甚至与现地有出入,很不合用。”杜聿明听罢,转身对史迪威说:“史将军,您知道,地图对于我们战地指挥官来说是何等的重要。可是,我们司令部现在使用的缅甸地形图,却是30年代中期英军测制的百万分之一老图,很不详细,且不精确,现地上的地名在图上找不着,图上的地物现地却没有,这种过了时的军用地形图早就应当销毁了,岂能发给作战部队使用呢?我现在看到了您这作战室内悬挂的地图,心里既高兴又羡慕,希望您能替我们也弄到这样精确而且详细的新图。”史迪威随即问我这种地图是从何处弄来的。我告诉史迪威,是前几天我从梅苗英军总部情报部领来的。听说英军总部近日又从印度用飞机运来了一批新版缅甸地形图,可以同英军总部联系。
杜聿明对我说:“楚英老弟,就请你陪同李汉萍处长连夜到英军总部走一趟,请他们给长官部和各级部队发一些新版缅甸地形图。”史迪威让我立即去办此事,并给亚历山大写了封 由我带去面呈。我随即带四名宪兵,同李汉萍驱车来到梅苗北郊燕雀湖畔英国缅甸总督府和缅甸英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弗拉格斯塔夫大厦,拿了五十万分之—地形图22份,十万分之一地形图44份,五万分之一地形图220份,并连夜返回“红楼”复命。
当我回来的时候,杜聿明正向史迪威介绍第五、六两军的历史沿革、编制装备、训练等情况。对于战局,杜聿明认为,目前盟军占据优势,但日军在两周左右时间内极有可能从新加坡、马来亚方面抽出兵力,增援缅甸,缅甸战场敌我力量对比将发生质的变化。他说:“中英联军必须紧紧抓住目前日军在缅仅有两个师团且被分散配置、其后续兵团尚未到来、日军抢修的泰缅公路刚刚修通、其重装备尚未全部来缅的良机,用最迅速的方法在极短时间内集中中英两军主力,选择适当的地区,诱敌第五十五师团孤军深入,先将其包围歼灭,然后再围歼其第三十三师团,乘势收复仰光,再整顿态势,迎击日军的后续增援兵团。故‘攻势作战’、‘各个击破’、‘包围歼敌’的战术,应成为中英联军在缅甸战场打败日军的首选方针。而选定同古地区对日军发动进攻,则可期必胜之结果。”
史迪威听了杜聿明的分析,大为赞赏,高声说:“杜将军,今夜我二人虽然是初次会面,你我却是一见如故啊!刚才你所讲的缅战方针竟然同我完全想到一起了,真是 。”他问杜聿明,如 行同古攻势?杜聿明说:“我设想由第二○○师附必要特种兵部队,在皮尤至同古城垣及其周边要地,分别构筑伏击、阻击阵地,逐次打击日军,不断消耗其有生力量,挫伤其士气,诱敌至同古主阵地前,利用急袭火力予敌以决定性打击,乘其攻势顿挫,指挥失灵,立即以第五军主力加上第六军一部从同古两翼出击,将敌人包围在锡当河西岸、喀巴温河南岸地区歼灭之,然后会同英军包围敌第三十三师团于奥坎、勃固之间,夹击歼灭之,乘胜收复仰光。”
史迪威听着杜聿明的见解连声说:“很好!很好!”
杜聿明接着说:“诱使敌人第五十五师团孤军前进到同古我主阵地前,将其包围歼灭。这一仗的胜算,可以说我们已经稳操在握。但是,我们正面临着同敌军抢时间和争速度的关键问题,这是个极其严峻的现实问题。现在第二○○师刚刚到达皮尤、同古地区,正在夜以继日地赶筑防御工事,积极备战,再有四五天时间,他们就能全部完成作战准备。该师加上配属部队有1.1万人,而日军第五十五师团估计有2.4万人以上,我二○○师完全有能力独自抗击敌第五十五师团,守住同古达一周以上时间。”杜聿明话锋一转,“可是,第五军直属部队到现在才有一小部分到达漂背,炮兵和战车还在腊戍以远的来此途中,第二十二师刚到芒市、龙陵地区,第九十六师还远在保山,第六军的暂五十五师正由腊戍南下。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能在一周左右将第五军主力和第六军一部都调到同古至平满纳地区集中,完成战备。这就要求英军保证有500辆汽车日夜不停地在滇缅公路上接运部队来缅,并在腊戍至平满纳以及到同古的铁路线上保持火车畅通无阻,而且能及时提供必需的火车车辆,同时请英军在我军活动和作战地域建设完善的后勤设施,保证供应毋缺,实为至要,这是决定同古攻势能否进行和成败的关键所在。”杜聿明喝了两口茶,又说:“我今晚专程来拜望您史迪威将军,就是希望能得到您的鼎力帮助,以促成同古攻势能顺利进行。事实很明显,同古之战是缅甸战局发展的转折点。从对日作战的全局来看,我们必须在缅甸战场打败日军,以扭转局势,激励民心士气。”
史迪威说:“杜将军啊,你的话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你我的想法很一致,正如我刚才所说的,是‘不谋而合’,使我深切感到,在缅甸战场上你的确是我的知音。”
杜聿明走后,史迪威对我们说:“杜聿明不错呀!他很有头脑,很有见地,战术很灵活,企图很积极,有进攻精神。我们的目标完全一致。他是我值得信赖的伙伴,对打赢缅甸这一仗,他不但信心百倍,而且很有办法。看得出来,以杜聿明为代表的中国军人的战斗意志很坚强,进攻精神也很旺盛,他们是铁了心要在缅甸打败日本鬼子的,而且战术很巧妙,指挥也很适当。现在就看英国佬的实际行动了。”
【史迪威的“一号命令”使杜聿明疑窦顿生】
史迪威同杜聿明商定缅甸作战方针后,于3月15日晨飞赴同古视察第二○○师;17日飞赴重庆向蒋介石汇报“同古攻势作战构想”。而此时,由于英军弃守仰光后,蒋介石缅甸作战方针已由“积极进攻”改为“积极防御”,目标由“保卫或收复仰光”改为“保卫曼德勒和缅北走廊”,对同古攻势作战并不热心。经过反复研究,方同意以现有兵力在同古、平满纳地区举行一次会战。
3月21日深夜,史迪威由重庆回到腊戍,签发由驻缅参谋团拟就的《第一号作战命令》,其要旨:由杜聿明指挥第五军直属部队、第二○○师和暂五十五师主力担任同古方面作战;第六军按现行部署准备迎击由泰国来犯之敌;新二十二师、第九十六师由史迪威直接指挥。
杜聿明满心期待史迪威会下令发动同古攻势作战,没有想到史迪威的《第一号作战命令》竟背弃了与他达成的共识。杜聿明怀疑史迪威受了亚历山大的蛊惑,迁就英军而不顾中国军队安危,对史迪威表现出不满。
更糟糕的是,原作为诱饵的第二○○师现在反被日军包围,且英军不顾全局,背弃承诺,处处拖中国军队后腿,进一步影响了史迪威同杜聿明的关系。
从3月24日至28日,日军对第二○○师三面围攻更加猛烈,飞机、大炮、坦克全部投入战斗,而且使用了毒气,双方形成极其惨烈的拉锯战。28日,日军第五十六师团先遣部队赶到同古,猛攻河东的第二○○师指挥所,虽被击退,但第二○○师 ,且弹药给养俱磬,援军仍未到来,处境极危。杜聿明见新二十二师连日反攻进展不大,难解第二○○师之危,经报蒋介石同意,遂于29日夜令第二○○师突围,退到叶达西集结整顿。而史迪威已于28日严令新二十二师奋力进攻,以解第二○○师之危。史迪威于29日晚由梅苗长驱数百公里赶到叶达西新二十二师指挥部,一听杜聿明说已下令第二○○师放弃同古,便 ,指摘杜聿明不服从他的命令。杜聿明则 ,历数史迪威处处迁就英军,拖中国军队后腿,导致同古攻势被迫放弃的种种不是,两人争得面红耳赤,各不相让。
在第二○○师快到平满纳时,我和美军梅里尔少校随戴安澜师长一道驱车前往漂背长官部。当晚我们回到梅苗“红楼”时,史迪威马上召见。戴安澜详细汇报了第二○○师和新二十二师的情况,史迪威听得很仔细。我见他对戴和第二○○师很关心,对新二十二师的表现也较满意,心情还好,我便乘机向他说明第二○○师3月29日在同古所面临的极危险的处境,和杜聿明不得不放弃同古的苦衷。为消除史、杜二人的误解,我还向他讲了中国“将相和”的故事。他忽然哈哈大笑起来,说道:“我的孩子呀!你想给我讲的故事是你们中国妇孺皆知的“将相和”吗?你真是 ,这使我听了很感动。不过你是熟知我的性格和处世之道的,对于一心要打败敌人并且努力去做的人,我是很敬重,也很宽容的,你就放心吧!”
【平满纳会战,二人重归于好】
本以为史迪威不再计较与杜聿明的争执了,然而他3月31日到重庆向蒋介石汇报时,仍然告了杜聿明的“状”,指责杜聿明和廖耀湘蔑视他的权威,请求处分二人,并以辞职相威胁。蒋介石请他以抗战大局为重,继续担任缅甸战区最高指挥官,扭转盟军对日作战的形势。同时表示,他已选派罗卓英取代 担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统帅驻缅中国军队,受史迪威指挥,让林蔚作为史迪威的幕僚长,协助史迪威策划缅战,并将杜聿明策定的“平满纳会战计划要旨”交史迪威。史迪威仔细看了“平满纳会战计划要旨”后,心里倏地一亮,再次感到杜聿明的战略构想,又同自己不谋而合,对杜聿明的愤懑也随之冰释。
4月5日,蒋介石偕 、史迪威、罗卓英等人到梅苗,部署缅甸作战。
4月6日,亚历山大晋见蒋介石,蒋以即将发动平满纳攻势相告,促请英军坚守西线战略要点阿兰廖。亚历山大竟报告说:“英军已于5日撤出阿兰廖。现在萨斯瓦、东敦枝、米昌耶、明拉一带布防。”蒋闻言愕然,只说:“希望英军信守‘坚决与华军并肩作战到底’的庄严承诺,不要再自行后退了。”
4月12日晨,杜聿明到马圭会晤斯利姆,通报了司瓦附近的最新战况和平满纳攻势的实施方案,吁请英军坚守现阵地,并请派坦克、大炮支援平满纳攻势作战。而斯利姆却建议杜聿明放弃平满纳攻势,同英军一道退到敏铁拉至敏建一带,举行“曼德勒攻势”。
4月13日,杜聿明召集会议,史迪威和他的参谋长格鲁伯、罗卓英及参谋长 孔、杜聿明及参谋长罗又伦、游击司令黄翔、第九十六师师长余韶、第二○○师师长戴安澜、新三十八师师长 、新二十二师参谋长李涛齐集长官部。罗卓英首先介绍了12日在乐可及南柏战场所见,以及甘丽初的建议。李涛报告了新二十二师坚守扼拉南方地区的情况。杜聿明接着报告了他与斯利姆会谈的结果及到英缅一师防区参观所见。他认为,英军定会不告而走,平满纳的安全堪虞。他决定,立即放弃“平满纳会战”,将第五军主力调到东路去会合第六军,在和榜或乐可举行“东枝会战”,歼灭日军第五十六师团,再移师向西,在漂背附近迎击中路的日军。无奈,史迪威过于信任亚历山大的承诺,且深受他提出举行“曼德勒攻势”的蛊惑,对杜聿明等人的建议断然予以拒绝,仍坚持要继续举行“平满纳会战”。史、杜二人再度发生分歧。
【战局急剧逆转,史杜不欢而散】
史迪威同杜聿明的分歧,不但表现在缅战的指导上,还表现在如果缅战失败中国远征军退却的方向上。史迪威一面策划平满纳会战,一面计划在印度建立反攻基地,在印度训练中国军队。而杜聿明考虑的是如何在缅甸打败日军,保持国际通道,万一缅战失利,如何安全、完整地把军队撤回滇西,以图反攻。史、杜的着眼点不同,对缅战的指导存在分歧也就不足为奇了。
杜聿明虽然对史迪威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心存不悦,但对平满纳攻势依然进行认真准备。当日下午,他同罗卓英研究缅甸战场的整体形势和平满纳会战的有关问题。4月14日又同史迪威、罗卓英到平满纳视察作战准备情况。15日,杜聿明亲赴前线,视察各地的战况,并向廖耀湘面授机宜。
正当他深入火线,积极部署16日的反击战时,英军竟于14日不声不响地放弃马圭,15日炸了仁安羌油田,傍晚英缅一师7000多人被日军第二一四、二一五两个联队包围。虽经反复冲突,英军仍无法突围。
对英军的举动,史迪威、罗卓英、杜聿明一无所知。16日凌晨,当甘丽初急电史迪威、罗卓英“土墙、柏桑、雅多相继陷敌,南柏遭敌猛攻”时,仍不知“马圭已失、仁安羌陷落、英缅一师被围”之事,还令我集合军队和随行警卫,立即驱车赶往乐可。
我们一行于4月16日中午赶到乐可甘丽初战斗指挥所,见他正一手握电话,—手执笔,边讲边记,就没有去打断他。甘丽初打完电话便过来,向史、罗二人说明刚才陈勉吾师长在电话中所述情况:自晨至午,土墙和南柏遭日机轰炸,已打退日军地面进攻两次,现敌一股已窜到保拉克北侧,切断了保拉克我第一团和在南柏第二团的联络,土墙已失,战斗正在保拉克、南柏两地进行,颇为激烈,已令第三团赶到瓦力苦在该地和1515高地建立阵地。
史迪威、罗卓英要求到现场去看看。甘丽初说:“现在战斗正在保拉克、南柏两地激烈进行中,12日,你二位已到南柏看过了,今天就不用去吧!”史、罗竟坚持要去。车过乐可15公里处良巴勒时,陈勉吾师长正在路边等候,他驱车作前导,引领我们来到两小时前刚刚激烈战斗过的战场——瓦力苦山麓南方公路路标36里处。史、罗驱车到南柏村北密林处下了车。陈师长引我们爬上山腰,钻进坑道,来到一座坚固的堡垒里,这是团长刘素行上校的指挥所。从展望孔清晰地看见南柏阵前约千米之处,日军步兵手持武器,身披伪装,成散兵队形跟随六辆坦克九辆装甲车,如波浪一样向南柏涌来。第二团十多门追击炮和四门战防炮一直隐蔽在坑道里,直到日军接近阵前200米左右,敌步兵要发起冲锋时,隐蔽在坑道里的枪手、炮手、狙击手等战斗员便各自进入阵地,精确瞄准,猝然对敌猛射,打得日军纷纷中弹倒地,将日军击退。这是第二团自16日清晨以来第三次打退日军的进攻。史迪威、罗卓英目击了战斗全过程,对刘团官兵英勇善战给予表扬,并请甘军长将有功官兵向长官部申请勋奖。史迪威还风趣地说:“我今天在这里经受了入缅抗日以来的首次战火洗礼。日军有几十发炮弹打到了这里,竟然对我们毫发无损,这要感谢上帝对我们的保佑,更要感谢第二团的孩子们挖了这么坚固的堡垒。”说完举手向周围的官兵敬礼,并连声说:“谢谢!”
当晚9时,史迪威回到漂背,一进门就看见在室内等着他的亚历山大。他走过去对亚历山大冷笑道:“阿历克斯(这是对亚历山人的昵称——笔者注),您深夜来访,一定得知我们马上要发动‘平满纳攻势’,将以坦克、大炮来支援我们的吧!我们会十分感谢你们的”。亚历山大说:“乔(对史迪威的爱称——笔者注),非常抱歉,眼下我实在拿不出坦克和大炮来支援你们,反而要请你们尽快派兵去解救被日军围困在仁安羌油田、处境极危的英缅一师7000多人的生命。”“救兵如救火,请你们赶快行动吧!”史迪威听后很生气,铁青着脸对亚历山大说:“这几天我们忙着发动平满纳攻势,中国官兵正在前方同日本鬼子拼命,打得鬼子弃甲丢兵、 ,没想到英军竟然不吱一声就撤走了,幸好九十六师派了一个营守住东敦枝,否则第五军的后路就要被日军切断,后果不堪设想。”又说:“现在你把仁安羌都丢了,还让英军7000多人被困在那里,这不但使那7000多人的生命垂危,而且波及到我们已准备就绪了的平满纳攻势,眼看要被迫夭折了,而你却要我们派兵去解救英军,这叫我怎么去向中国军人解释呢?”史迪威越说情绪越激动,在他身旁的罗卓英诚恐这样下去会闹僵,乘机插话说:“蒋委员长早有指示:‘对英军的危难应倾力救助,毋使受挫。因唇亡而齿必寒。’本军对被围在仁安羌的英缅一师自应尽力去救。”随即提出由孙立人率新三十八师去仁安羌解救英缅一师,由此引出彪炳史册的仁安羌大捷。
4月16日晚11时亚氏走后,史、罗二人立即研究放弃平满纳会战后的举措。罗卓英重提杜聿明在13日漂背会议上的建议。史迪威表示应采纳亚历山大的意见,将第五军移到敏铁拉附近,会合英军举行“曼德勒会战”,并说,英军是想向印度溜了,我们必须设法把他们拖住,使他们继续留在缅甸,同我们并肩战斗,否则中国军队孤军支撑缅甸战局就更困难了。他这样一说,罗卓英改变了初衷,决定将第五军转移到敏铁拉附近集结,由第九十六师在现地阻击日军,尔后逐次抵抗,诱敌至塔泽以南、萨蒙河西岸围而歼之。当罗卓英用电话将上述决定告知杜聿明后,杜聿明在电话里对罗卓英说:“我在13日就提出要放弃平满纳会战,另行东枝会战,现在仍坚持这个方案。但反对举行曼德勒会战,希望你们不要继续受英方的蛊惑。”史迪威见杜聿明不愿听从罗卓英的命令,即把罗卓英手中的电话拿过去,亲自对杜聿明说:“16日,我在南柏看见第二团打退了日军三次进攻。临行已请甘军长速调第四十九师和第二七九团来守乐可,东路应无危险。现在最大的威胁在西路,不能让英军溜到印度去,一定要拖住他们,所以必须举行曼德勒会战,用以破坏日军的曼德勒会战计划。请杜将军理解我们的战略意图。”
杜聿明反驳道:“史将军,您已经知道英军想溜走,为什么还愿意接受他的摆布呢?您明知道日军企图将我军包围在曼德勒附近逼我与之决战,为什么还要把第五军部署在敏铁拉一带,这岂不是自投日军设下的罗网吗?请恕我不能苟同。”杜聿明的话惹怒了史迪威,他没有再同杜聿明在电话里继续争论,而是厉声说:“这是命令。”说完便挂断电话。杜聿明立即用密电向腊戍参谋团如实报告,随即向各部队下达转移的指示,并亲赴平满纳向第九十六师师长余韶面授机宜:利用平满纳既设阵地,运用火力与逆袭打击敌人,同时各一部分别在叶新、基东甘、什韦坪、达光、央米丁各处构筑阻击阵地,逐次打击来犯之敌,退滞其行动,至少应拒敌于央米丁以南地区,自即日再支持10日以上。
4月18日,林蔚派人到漂背向史迪威、罗卓英建议,放弃平满纳后应采取的举措:(1)一举退到曼德勒东北地区,重新组织会战;(2)因乐可方面情况剧变,可以一部在中路阻击日军,竭力退滞其行动,以第五军主力速调东枝、和榜地区,并指挥第六军先破东路之敌。此时,史、罗已得知暂第五十五师于17日在保拉克、南柏被敌切断后路,即失去联络,现敌正向乐可猛攻,情况危紧,因而有意接受林蔚的第二条建议。不料,亚历山大急电称:“皎勃东发现日军数千,英军后路切断,请速派兵收复皎勃东稳定后方”。史迪威立即把刚刚撤到漂背的第二○○师的六○○团运往皎勃东去。19日,杜聿明接摩托车骑兵侦察报告:“有大批零星散乱的英军正从纳貌方向退来皎勃东。第六○○团已到,此地并无敌踪。”同时又得知长官部派到新三十八师督战参谋我和梅里尔报告说:“今天午后1时,一一三团完全收复仁安羌,救出了英军7683人和先前被俘的美英军人、教士、记者572人,现孙立人正召一一二团和一一四团来此,决定20日举行反攻,以期收复马圭。”杜聿明立即赶到漂背,他见第二○○师第六○○团已被派赴皎勃东,徒作无为之奔波,心里对史、罗二人非常恼火,便去找二人理论。因罗卓英已去梅苗参谋团,他直接同史迪威面谈。他质问史迪威:“东路的战局正在急剧恶化,亟待第五军速到东枝、和榜布防,您至今未发一兵,反而把二○○师派到并无敌情的皎勃东去了,这是为什么呢?”
史迪威哪里容得下杜聿明 的架势,回敬说:“在战场上枪声就是命令。亚历山大急电告知皎勃东有日军数千,我能不立即派二○○师去打吗?难道中国军队只吃饭,不打仗吗?在我没有得到确切情报前,必须继续向皎勃东派兵,这是命令。”杜聿明马上反唇相讥:“我们吃的是中国饭。中国是主权国家,是美英的盟国,中国军队是美英军队的盟军,不是哪个国家的雇佣兵,不能接受任何人的无理摆布。”他随即对身边的戴安澜命令道:“限立即从皎勃东招回部队,从速准备车运东枝,没有我的命令,不得擅派一兵一卒。”说罢驱车赶往梅苗。
史迪威同杜聿明的个人关系到此彻底破裂。
正因杜聿明对史迪威了无信心,且有恶感,当他于5月8日带着军部和新二十二师行抵英多时,龙陵、八英、密支那均已陷敌,第五军撤回滇西之路已断,为保全军队以备反攻,史迪威派人来请杜聿明率所部退向印度,罗卓英也电令杜部渡亲敦江进入印度的英帕尔,杜聿明则不顾史、罗二人的一再敦促,仍决定率部回国。
这一回杜聿明错了,在缅北的原始森林里部队迷路,在粮草断绝的恶劣环境中转了两个多月,官兵大部罹难,自己也 ,最后在史迪威派来的飞机救助下,于8月初撤到印度列多,军部和新二十二师生还官兵仅3000余人。
杜聿明虽保住了个人性命,却是带着满腹遗憾和对数万弟兄埋骨异域的愧疚离印回国,就任昆明防守司令官兼第五集团军总司令。此后,他秣马厉兵,准备反攻缅甸,湔雪兵败缅甸之耻。可惜历史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倒是史迪威在1943年10月率领在印度整训后的新二十二师和新三十八师,重新杀回缅甸,两支劲旅自西向东,一路闯关夺隘,所向披靡,把日寇打得溃不成军,痛快淋漓地报了一箭之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