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杨家将的故事在民间这么受追捧呢?

2402

故事流传了近千年,历久弥新,令人难忘。杨家将故事是如何家喻户晓的?这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image.png

“杨家将”故事发生在北宋初年,在北宋中叶就已迅速流传于天下。北宋著名文学家 曾写过一篇文章,称赞 、 “ 父子皆 ,其智勇号称无敌”,并且指出杨家将故事在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广泛流传。欧阳修的这篇文章作于杨业死后的第65年,篇名叫《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这位供备库副使杨君,是杨家的后人,名叫杨琪,杨业乃其伯祖。另一位名列 的著名人物 也写过一首“过杨无敌庙”,苏辙也是北宋人,离杨业去世的年代并不算太远,他的诗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杨家将故事在 的影响力。

到了 ,民间艺人把杨家将故事编成了话本,在民间越传越盛。由于北宋最终为外敌所灭,南宋遗民崇拜英雄的心情非常强烈。面对屈辱求和的南宋政府,他们对那些血战保国的将领更加敬仰和怀念。杨家将故事在流传过程中,被民间艺人进行了大胆想象和艺术加工,许多神奇的故事和人物不断被融入。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南宋遗民徐大焯所著的《烬余录》,书中把与杨延昭同时代的将领杨嗣的功绩安到了 身上,又创造出了 ,还构想了杨家将父子舍命救援 的情节。

到了 ,杨家将故事形式又有新拓展,出现了杂剧,比如《昊天塔孟良盗骨》等等。到了 ,杨家将故事进一步丰富,出现了《杨家将演义》、《杨家将传》,杨家将故事以小说、评书的形式广泛流传。这些故事反映的时间跨度加大,从 登基一直写到 ,约一百年的历史,编织了杨家祖孙世代抗敌的英勇故事。

image.png

明朝中后期,朝廷积弱,外敌虎视,这种局面与宋朝何其相似,杨家将成了借古言今的最好武器。另一方面,明政府也非常推崇杨家将,希望借此宣扬忠君思想。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之下,民间艺术家在传说和戏曲的基础上,改编出历史演义小说,如明代纪振伦的《杨家将通俗演义》,加上 熊大木的《北宋志传》,这两部书使得杨家将故事定型,为后来的戏曲和说唱文学提供了丰富素材。明清两代,戏曲舞台上以杨家将为题材的剧目就有三百六十出之多。直到今天,京剧和其他地方剧种还经常上演《四郎探母》、《 挂帅》等剧目。这些小说和戏曲,与历史事实出入已经很大,成了英雄传奇。

杨家将故事之所以能够深入民心,固然是因为其曲折动人的情节,更重要的还与宋、元、明、清时期中国历史的发展形势密切相关。纵观中国历史,北宋被金人所灭,南宋被蒙古所灭,明代在恢复汉人政权之后又被满清所灭, 又一度面临列强瓜分。在中原 饱受铁蹄践踏的时候,人们需要英雄,杨家将就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但史籍中关于杨家将的记载实在过于简略,显然满足不了人们对英雄的期待。于是“杨家将”在传颂的过程中,不断被丰富、充实、发展,原本只有三代的杨家将被铺写成了五代;原本只是男儿的铁血沙场,又融入了 、穆桂英等生动如花的 雄。已经说不清,到底是人们在以历史谱写英雄,还是借英雄寄语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她身为皇后又和吕后齐名最后却选择自缢身亡

她身为皇后又和吕后齐名最后却选择自缢身亡

作为帝王一般都会有疑心病秦始皇究竟有没有怀疑过赵高

作为帝王一般都会有疑心病秦始皇究竟有没有怀疑过赵高

刘秀为什么总能打胜仗?刘秀靠什么成为一个优秀的国君?

刘秀为什么总能打胜仗?刘秀靠什么成为一个优秀的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