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伍子胥
889
现在,我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了。父兄已被那骄奢淫逸的楚王谋害,我算是侥幸逃过了楚王的追杀,捡回一条命。从此,我是茫茫人海中的一只孤影。
如今,我是一个农民。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胥岭山下的几亩薄田里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清明时节,我还会在山上采些茶叶来煮茶吃。风雨大作的时候,我就会修葺一下我那破破烂烂的旧茅屋。
不可否认,我的日子过得很平淡,平淡如水,像这湖,微风吹不起半点涟漪。我没有大喜乐,同样也没有大悲伤,日子平淡无奇,今天跟昨天一样,明天也会跟今天一样。
一年中的大部分时光我都在忙。因为除了要满足自己的吃穿用度之外,还有并不是很轻松的赋税和徭役压着我,好在我多少还有一把力气,完全可以对付过来。现在,我可以说是衣食无忧了,过着这样清淡的日子,难道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吗?可是,我并不快乐。
难得也有清闲的时候。农闲下来我就会躺在我的茅屋里想一些问题:难道我真的可以忘记父兄被冤杀的血海深仇吗?难道我真的应该在胥岭山下当个农民了此一生吗?
这就是我不快乐的原因,可是我也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也想不明白。想不明白的时候,我就吃“天赐茶”,我从竹床上坐起来一口一口吃着刚煮好的“天赐茶”来。说也奇怪,就是这么几片小小的绿叶,煮熟之后竟能发出幽幽清香,吃过之后竟然让人神清气爽,此乃何等妙事!
茶香在口中弥漫,周身便通泰活络起来,我一摆手,既然想不明白那就不想了吧,不想也罢。
说来,“天赐茶”是我在逃亡路上的意外收获。那一日,我逃至建德地界,口干舌燥又饥又渴,山野之上四顾无人,只见山坡下有一间破茅屋,屋外有一口古井,上刻“天赐”二字,井旁有一矮树遍生嫩芽。我便采了些嫩芽汲了些“天赐”水,进屋架起柴草,煮了一锅,香喷喷地吃起来。不想吃过之后竟精神抖擞,神清气爽!吃过之后,我把锅里的汁水也喝干了,没想到汁水也是香醇可口!不知这嫩芽究竟是何物?略记得某云游四方之术士曾说过“建德有茶树,口味甘醇,能滋养精神,倍通神气”,莫非说的就是这嫩芽吗?罢了罢了,姑且以“茶”名之罢,又见井崖刻有“天赐”二字,遂称之为“天赐茶”。
我又看了看四周,确定这破茅屋已经很久没人住了,干脆,我在这里住下来吧。无以为食,那就耕些薄田吧。闲暇之际还能吃茶,岂非乐事?
于是,我就在胥岭山下圩了些田,当起一个“自食其力”的农民来!
山下市集之中经常有官兵往返巡游捉拿伍子胥。伍子胥当然不是我。过昭关时我已经一夜白头,那些官兵们怎么会认出我就是伍子胥呢?当初那个一夫可当万人勇的伍子胥早已经不在了,是的,我宁愿相信伍子胥已经死了。
伍子胥已经永远消失了。
日久之后,我发现“天赐茶”不仅能食,而且能饮;不仅能解饥解渴,而且能医能药,小伤小病,饮茶三日,便见奇效,此真乃神物也!
山下百姓家徒四壁,患病无钱问医,着实可怜,我便经常采些嫩茶来送与这些贫苦百姓。不想病痛竟多能解除,百姓自然感激不尽,谓我为“白眉先生”,一时乡中传为佳话。能为百姓祛除疾痛,我又何尝不引以为乐事?
这一日傍晚,我正顾自嗟叹,到底是就此终老还是为父兄报仇?愁眉不展之际,有一位老者上山来讨“天赐茶”。问明缘由,原来老者长子二子皆被征去服役,三子本来年幼,今徭役愈重,三子也被勒令征去,明晨即将出行。念徭役繁重,三子不堪重负,“天赐茶”能消祛疲乏,故前来讨要,乞愿慷慨相赠,我父子感激不尽……说罢老人竟要下跪相谢,我连忙扶起,携了一大包送与老人,并送老人下山。老人再三言谢,一边喃喃道:“苛政猛于虎,百姓是愈来愈艰难了……”
次日下得山来,果然见满村皆老弱残幼,无力耕种,何以为食?
我兀自啐了一口:朝政昏庸如此,楚王莫非要对穷苦百姓赶尽杀绝?说话间,一干人等披麻戴孝,簇拥一口棺木从市集穿过,哭丧不已。上前询问,原来前方徭役颇重,竟至将人活活累死!
家仇事小,国仇事大。杀伍子胥父兄已矣,竟至杀天下人耶?是可忍孰不可忍,楚国不破,更待何时!正值楚国昏庸无度之秋,此“天赐”良机也!君逼民反,莫怪我伍子胥手中宝剑无眼,斩杀昏君!
我大喝一声,上得山去,瞥见井崖上“天赐”二字,乃会意:“天赐天赐,原来如此!”乃从竹床下寻出那柄已多时不用的宝剑,径翻胥岭,沿胥溪,过胥村,至胥口,买舟东下,奔吴国去了。
多年后,吴国五战破楚。先锋将军为何人?人皆知之:乃伍子胥也。
有好事者问将军兵胜法宝?伍子胥谓之:“天赐茶。”原来,兵乏马瘦之际,每饮“天赐茶”则精神焕发,一鼓作气,尽斩楚兵。传言子胥将军眉发皆白,建德人始知子胥将军乃是当年“白眉先生”,闻之皆错愕不已,后敬拜,风传威名于天下。
自此,国土之上山野之下,尽种茶树,人谓“天赐茶”。又因此茶乃白眉将军伍子胥首倡,而茶叶又白嫩如白眉,亦称之“子胥眉茶”。子胥眉茶,香冽非常,能饮能药,百姓感恩戴德,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