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古代王朝的国号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为什么从元朝之后变成了两个字?
1872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为什么从 之后国号变成了两个字?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华夏文明的真正奠基是在 。其中, 的制礼作乐造就了我国古代的礼乐文明。
礼,讲的是差别,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等等,定的是整个社会中的人际关系。
乐,讲的是“和”与“同”,用音乐激起人们相同的感情——喜怒哀乐,以产生同类和归属感。
礼乐文明最终形成了我国的 ,如果没有周公制礼作乐,没有儒家,华夏文明一定不会是今天的样子。
我国历代的国号基本上都可以追溯到周朝,或从周朝延伸而来。
1、秦汉时期
的国号“秦”本身就是周朝的封国。
公元前771年, 欲立 为后,为此他废除了申后。之后申后的父亲申侯在力谏无果后,联合 攻克镐京,周幽王被杀。
而秦人正是在这次勤王的过程中登上了历史舞台,此战, 平定了犬戎之乱, 封襄公为诸侯,赐岐山以西之地。从此,秦襄公正式建立了秦国。
汉朝的国号“汉”来自西楚霸王项羽所封的“汉国”。
公元前207年,项羽在灭秦之后自号“西楚霸王”,分封天下为十八个王国,其中 被封为“汉王”。5年后,刘邦称帝,国号便沿用了“汉”。
使用前朝所封的爵位或王号,是秦汉两朝的国号的明显特点,而主动使用前朝所封的名号代表继承了前朝,也代表了正统所在。
2、沿用前朝封号的传统在秦汉形成,并被后世历朝所沿用
汉亡之后,是魏晋
是汉朝的丞相、魏王,其子 后来袭封魏王,并代汉建立了魏朝。
是魏朝的晋王,其子袭封晋王,并代魏建立了 。
东晋末年, 收复长安后封宋公,次年又进爵宋王。公元420年,刘裕代晋称帝,国号宋。
是刘宋时期的齐王,其 之后国号便是“齐”。
是南齐的 ,其篡位之后国号便是“梁”。
同样如此,其在 为 ,所以篡位之后的国号是“陈”。
南北朝最终统一于
隋朝由 所建,而杨坚本是 的随国公,后来国号便是“随”,但因为“辶”是走之不详,所以改为“隋”。
而 则是隋朝的唐国公,所以建国之后国号便是“唐”。
晋国最初的名字是“唐国”
赵匡胤称帝之前是归德军节度使,其治所在宋州(今商丘),所以国号便是“宋”。
列举这么多的例子,只想说明两点:
其一,本朝国号皆来自前朝,本是“他称”
其二,本朝的国号本就是地名,且均源自周朝。
也就是说,我国在 之前的历朝历代均没有超过周朝所定下的框架,版图可以盈缩,但华夏文明的概念均以中原地区为中心。
3、元明清的国号与之前的朝代均不相同,其国号是“自称”,并且是两个字
忽必烈所选的国号“大元”,出自《易经》,是“大哉乾元”之意。
有的人可能会说,因为忽必烈是蒙古人,没有前朝的封号。这的确是原因之一,但我们可以观察此前 之时的政权,无论是鲜卑人的各个“ ”,还是匈奴人的“ ”,氐族人的“秦国”均不出周朝封国的范围。
元朝的“大元”不仅不是出自周朝封国,同时也不是一个地名,而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源头可以追溯到辽国。
辽国的“辽”,其解释有二,一按汉语为“辽河”之意,二按契丹可解释为“镔铁”,这一国号除了地名之外已经有了其它的含义。
之后的金国,其国号“金”同样有两层含义,其一,“辽以镔铁为号,取其坚也。镔铁虽坚,终亦变坏,唯金不变不坏。”;其二,女真兴起于金水,故国号称“金”。
辽和金的国号均开始具有周朝封地以外的含义,至元朝,其国号则完全与此前不同,且国号是两个字——“大元”。
如果说元朝是蒙古人所建,其国号不遵原来的规则还可以理解,那么 的 的国号“大明”则无法解释。
正常来说,朱元璋在推翻元朝的过程中被小明王封为“吴王”,其国号按常规来说应该是“吴”才对,但朱元璋偏偏选择了有着抽象含义的“大明”,也是两个字。
清朝的国号“大清”也是这样,即使明清之际的李自成建立的政权国号也是“大顺”,不仅与之前的表示地名的国号不同,还都是两个字。
4、为什么会这样?
不管忽必烈是有意还是无意,其选择“大元”为国号,本身便超越了从秦朝到宋朝的传统中原王朝的框架,也就是当年周公制礼作乐的框架。
这一取国号的方式,被之后的明清所继承。
从元朝开始,我国不再是单一的农耕文明政权,而是农牧合一的二元多民族大帝国。如果说隋唐是鲜卑融入华夏之后的秦汉翻版,那么元明清则完全不同。
明朝曾试图重回汉唐时期的华夷模式,但由于此前蒙古人完成了一统天下,使汉民族的独善其身已不可能,也使此后中国境内争霸天下的舞台变得更为广阔,而这也正是后来清朝不仅取代了明朝、还征服了蒙古三部的原因所在。
因此,元朝之前我国的国号是一个字,是他称,是地名,且都源自周朝所定的框架;从元朝开始,国号成为两个字,是自称,且不再是前朝所封,仅仅是一个抽象的吉祥的概念。这也标志着我国从元朝开始正式成为一个农牧合一的多民族大帝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