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清明节是一个小长假古人在清明节都会做些什么

4300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 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1100多年前, 写出了那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如今时过境迁,诗人早已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这一幕,却如同复制一般,在重复了上千次。

不仅如此,和现在清明小长假一样,杜牧那时候也放假,而且他还放6天假,比现在人都多。因为古人很重视 ,而寒食节和清明节相距很近,在清明节前1-2天,寒食节3天,清明节3天。

说杜牧放假六天,大部分人都得羡慕。甚至有些连人家放六天假干什么都想好了,肯定是喝酒,喝酒,喝酒啊,兼职写诗!于是咱们就想到诗的下半段:“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感情这杜牧老师放长假先天天找地方喝酒?

错了,古人清明节干的事情多着呢!一起来领略一下古人的清明长假把!

(附:清明节一般是指春分后第15日,现在一般是每年的4月五日。寒食节是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1-2日)

image.png

扫墓祭祖(必须做的)

中国从古至今,清明祭祀先人,与其说是一种习俗,不如说早已成为一种习惯。烧一叠纸钱,献一束鲜花,理一理坟头的杂草,以表达在繁忙生活中仍不忘先人的无限缅怀之情。不过在晴天扫墓一定要记得防火,今天这种下雨天的话,需要注意防滑,小心跌倒。

清明节将至,农村扫墓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踏青

清明前后,是 的时节, ,太阳逐渐往北回归线便宜,阳气渐盛,万物复苏。时至今日,清明踏春也是人们必须要做的事情,看到外面 , ,让我宅在家里写文章?不存在的。

插柳

古人说柳枝能辟邪,还说“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虽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是这句话我却不喜欢,我更欣赏将“红颜成皓首”作后半句。人们普遍理解的意思是,清明节不戴柳树条,黑发人会变为白发老人,但我觉得,清明不插柳,恐怕单身是迟早的事,因为不会制造浪漫啊。所以大家清明节出去和爱人游玩,一定要记得折一条柳枝,做一个帽子给她。(当然,不能给男的哦)

image.png

牵钩

“牵钩”就是咱们说的的拔河。熬过了寒冷的冬天,身体机能都开始复苏,需要适量的运动,出一些力气,拉一拉韧带。拔河的习惯在 时期就已经形成风俗。

放风筝

想必在电线杆横行乡里的时代,想要放一次风筝也难找一块“净土”,许多人从小到大都没放过风筝。但是古人清明节放风筝和平时不同,他们会将自己遇到的不好的事情或者烦恼、病痛写在风筝上,放飞之后,将线剪断。据古人说,这样能将烦恼和病痛一并带走。

原来我烦恼特别多,是因为放风筝没有把线剪断?(玩笑)

荡秋千

荡秋千这项活动,可谓历史悠久,可追溯年代大概有几十年以上。那时候我们的祖先还是猿猴呢,他们攀爬本领高强,摘野果子的时候不免会扯着藤条,跨越于树冠之间,游荡于群山之上。这就是最早的秋千。

但是经过漫长的演变两根绳子挂树上,然后下面穿一个木板,自汉魏以来,成为 节、寒食节的游戏。秋千,古代叫做千秋,据说皇宫里的娘娘们都爱玩这个呢,绝非现在的“小孩子游戏”。所以,看到秋千就去荡两下吧!

image.png

射柳

这项活动目前很难玩到。据明朝相关资料记载,射柳是将鸽子放在葫芦中,然后挂在柳树上用弓箭射,射中后鸽子会飞出,以鸽子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求鸽子的心理影影面积)

蹴鞠

蹴鞠是一项多人运动,可以增进大家之间的协调能力,也是足球的前身。中国自从 就开始踢蹴鞠,到北宋 时期发扬光大, 踢足球就还留过一幅画-《 蹴鞠图》

据说唐宋时期的蹴鞠非常兴盛,演变出许多规则和玩法,玩的人特别多,甚至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况,可惜现在少有文字记载蹴鞠的玩法。

image.png

斗鸡

古人看斗鸡的乐趣不亚于现在看打擂台,每年的斗鸡游戏都是从清明开始,一直到夏至, 就特别喜欢斗鸡。

蚕花会

清明期间,蚕乡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类似于现在说的庙会,被誉为“庙中之王”。蚕花会期间,人特别多,有十几个活动项目。(近几年还有乌镇蚕花会)

是不是感觉除了踏青、扫墓、荡秋千,其他的都没干过?不要低估古代人,古人的乐趣可一点不比现代人少,只是很多东西现代人不知道怎么玩了而已。灯红酒绿的都市,喧嚣繁闹的街道,是时候回归一下自然了,或许可以找回一个不同的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三国演义》中的孙权表现平平,正史上的孙权怎么样?

《三国演义》中的孙权表现平平,正史上的孙权怎么样?

曾国藩为何受重用?曾国藩脱衣点银的故事

曾国藩为何受重用?曾国藩脱衣点银的故事

​扶苏如果没死,秦朝还会不会有挽救的机会?

​扶苏如果没死,秦朝还会不会有挽救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