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曹丕篡汉之后忠心汉室的大臣为什么不直接投奔刘备
997
你真的了解 篡汉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众所周知,曹丕在其父 去世后继任丞相、魏王,其篡汉之心日显。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在曹丕暗示之下,其心腹大臣华歆联合满朝文武向 上书,逼迫其退位。由于汉室江山此时早已 ,刘协为保全皇室血脉,最终主动将皇位 给曹丕。至此, 王朝彻底宣告灭亡。

▲华歆及曹丕剧照
曹丕篡汉以后,许多大臣为表忠汉之心,纷纷退出朝堂。那么问题来了, 素来以汉室正统自居,在曹丕称帝之后,他也在同年称帝并建立蜀汉政权。这些素来忠于汉室的臣子们,为何不在 后前往蜀汉投效呢?结合当时情形来看,子渊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原因。

▲汉献帝刘协剧照
第一,这些大臣即使忠于汉室,也得为家族考虑。曹操当初在迎回汉献帝刘协时,打出的旗号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这就让许多汉室老臣放下警惕之心,纷纷追随曹操。直到后来 一族野心渐显,这些人才明白过来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奈何为时已晚,几十年下来,很多汉室大臣所在的家族已经和曹魏政权牢牢绑在一起。比如 ,尽管他本人忠于汉室,但为颍川 家族考虑,他只能牺牲掉自己的信念或者是自己的性命,也无法前往投奔。

▲魏文帝曹丕剧照
第二,蜀汉政权的正统性遭到一部分人的质疑。曹丕虽然是篡汉称帝,但是好歹举行了汉献帝禅位仪式,是从前朝接过法统的。刘备为了获得正统性,竟然不顾事实公然宣称汉献帝已被曹贼杀害,所以在远离中原的巴蜀地区另立政权,这其中的动机在一些汉室大臣看来,难免有些不纯。从这一角度而言,刘备其实和曹丕都是一丘之貉,谁也不比谁好。

▲三国时期全图
第三,蜀汉政权的整体实力偏弱。众所周知,在荆州一役后,蜀汉不仅失去荆州这等繁荣之地,而且还折损 等一批杰出将领。从实力上来看,蜀汉无疑是魏蜀吴三国中最弱的一方。正因如此,不少人考虑到这一现实问题之后,难免会生出观望之心。谁知刘备称帝还没过多久,蜀汉就在伐吴过程中损失惨重,蜀国大批精锐部队和将领也因此伤亡殆尽。面对如此情形,一些持观望态度的大臣也就熄灭了投蜀之心。

▲刘备称帝剧照
第四,则与刘备错杀雍茂有关,这一举动几乎寒了天下人的心。如果说以上原因都只是客观因素,那么刘备杀掉雍茂就是主观原因了。据史料记载,雍茂本在刘备帐下任主薄一职。随着刘备称帝之心渐显,大臣们都争相劝进,唯独 及雍茂明确提出反对意见。此事后不久,刘备便借机发难除掉雍茂。《零陵先贤传》对此评价道:“由是远人不复至矣。”

▲三国时期大臣剧照
大意就是,刘备杀掉了阻止自己称帝的雍茂,此举让很多忠于汉室的老臣感到寒心,同时他们也看清了刘备的枭雄面目,从此不再投奔蜀汉。恐怕刘备自己也没预料到,雍茂这等无足轻重之人却直接影响了天下民心。从当时情形来看,刘备因此担心益州势力抬头,所以他始终不愿意重用蜀地人才,再加上后来他错杀雍茂,失了忠臣之心,这才给后来蜀汉政权人才匮乏的窘境埋下了伏笔。
参考文献:
《 ·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零陵先贤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