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将于禁投降之谜陈寿评其最号毅重

3555

作为大将,战功赫赫,但在与 一战中却投降,让人惊诧不已。人们都说于禁是因为怕死才投降的,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age.png

1、蜀汉计谋

试问,于禁从曹操征战多年,无论功劳、赏赐,乃至身家全都在曹魏方面,对他来说,即便殉死都比投降要好。无论从个人、从身家、从对后代等等各方面的交代来说,投降都是最差的,其在曹魏方面的一切都将受到影响,对家世、儿女等的影响更大。

如果只是看《 演义》容易理解成曹魏如何不好,甚至要完了,所以觉得于禁很可能投降。但如果多看看记述那个年代的其它书籍,就会发现,其实那时曹魏实力强大,襄樊之战就算受挫,也不能动摇根本,很容易反击过来。就算要做墙头草,也完全不是时候。

反过来说,于禁在曹操方面是资深的、有影响的,抓住他是很大的事,甚至如果他投降那更能从心理上瓦解曹军人心。试问如果他真投降了,那没理由继续关着,让其调转枪口冲在反曹的第一线岂不作用更大。

可是却关着,这就说明于禁没投降。这可能是是蜀汉方面比较阴损的一招:把人关起来,隔绝他与外界的联系,放出消息于禁投降,这是对忠臣最阴损的做法,既破坏他的名声,也摧残他的意志。到头来他不降也是降。而且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打击敌人(曹操方面)的士气。

最后于禁的结局就比较惨了,因为说不清了。这就是这个做法阴损的地方。其实,那时曹操老病缠身,要死了,没那个精力和心情去辨析, 那就更不用说了,智力和意愿都是问题。将错就错了。

2、为部下的性命考虑

于禁的投降很自然,不要认为投降是件羞辱的事情,于禁的投降绝不是怕死,而是为了当时还没有死的 将士,以及自己将来能在有为魏效力的机会,只不过他没想到曹丕没有重用他。去看看《 》就知道于禁并不是个怕死之徒,反而是个勇敢之将,是魏国五大将之一。

image.png

于禁是一位爱兵如子的将领,当时关羽水淹七军,于禁战败,实际上这主要的原因根本不在于禁身上,而是因为当时的天气,于禁无力回天,而他手下的几万将士在这种情况下雨关羽大军交手,那是必死无疑。这样一来于禁为了保全手下将士的性命就带头投降了。古代的士兵可与现在不一样,在曹操手下为兵,是不能当逃兵、叛兵,不然他们的家人也会因此受到牵连,所以于禁投降关羽完全是为了保住手下几万将士的性命而已。

3、不怕死,怕不能被重用

他一回到魏国,就想去祭拜曹操,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于禁对于曹操的忠心,其次于禁被人嘲笑时,他就没有露出过笑容,表现的很难过,如果他真的是因为怕死投降关羽,只会觉得羞愧,而不会觉得难过。所以综上所述,于禁投降关羽不是因为怕死。

于禁回国之路历经坎坷,辗转荆州 才得以回去,说明于禁心中肯定是有个目标的,若没有目标,这么长久的时间经历难以熬下去。等回国后曹丕虽封于禁安定将军但其实并不重用他,背地里还耻笑他,这让他如何能接受呢。不久,于禁就羞愧得病死去。难道之前被俘的经历就不让人羞愧吗,这就更加说明于禁更本就不是怕是才投降的!

三国中正史中对于于禁的评价也是正面。例如陈寿评价于禁: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可见于禁投降关羽并不是因为怕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陈永华:明郑时期著名大将,最后却忧悒成疾

陈永华:明郑时期著名大将,最后却忧悒成疾

李怀光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造反

李怀光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造反

为什么说关羽必须死?关羽之死背后的秘密!

为什么说关羽必须死?关羽之死背后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