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顺治帝追封多尔衮为“清成宗”,为何又在两个月后崛其坟墓?
5005
大家好,说起 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1650年即大清 七年十二月初九日戌时,也就是晚上七点到九点之间,在远离京城的喀喇城内(今河北承德市滦平县滦平镇,风景秀丽的避暑山庄旁边),多尔衮不甘心地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享年仅仅三十九岁。
一代枭雄,英年早逝,真是让人唏嘘不已。对于多尔衮的死, 的官方文件《清实录》只记载了一句话:
摄政睿亲王多尔衮薨于喀喇城,年三十九。
简单,明了,没有死亡原因,没有死亡过程......不由让人浮想联翩。当然,即使加上过程,多尔衮的死,也简单无比。
谈迁在《北游录》中,记录了多尔衮死亡的全过程:
初,摄政王膝创,涂以凉膏。太医傅胤祖谓其非宜。是日围猎,值一虎,须尊者射而众从之,时王创甚,勉发三矢,度不自支,退召英王语后事,外莫得闻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年初的时候,多尔衮的膝盖受伤了,病情很严重,太医都用上了膏药。结果,多尔衮不好好养病,反而继续折腾,他举行了一场大规模的狩猎,玩得 ,还收获了一只老虎。后来,打猎期间,多尔衮的病情突然加重,他自知大限将至,赶紧把哥哥 叫来,匆忙地交代了后事。
那么,历史的真相,真是这样吗? 未必。通过史料我们知道,在这次打猎前,多尔衮就身染重病了,多年的强压工作让他“劳心焦思,身心俱疲”。当时,多尔衮一直服用竹沥,用这味药缓解病情。
言:俺荷国眷爱时深,世子之待俺亦至其欲生不欲死之意,见俺有痼疾,非竹沥难治,而蒙惠得服便见其效,但此物非此地所产,不得不求之于馆所者。
——《沈馆录》
卫辉淇县多竹。摄政王煎竹沥。初课民煎。每巨竹可获沥十斤。后疑其伪。令民输竹于京。以风日所暴仅煎六斤。淇之人苦于役。费甚矣。
——《北游录》
查阅文献我们知道,竹沥用于治疗癫痫、热病痰多、壮热烦渴、惊风、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等疾病,它就是一种治疗中风的药。竹沥是一般药材,只是当时的大清不生产,只能从朝鲜进口。
可见,多尔衮跟他的哥哥 一样,也是死于中风。又有人说,多尔衮天天高强度地工作,又是突然死亡,很有可能是过劳死。当然,除了死于中风、过劳死外,多尔衮的死亡原因,还有几种说法。有一些史学家说多尔衮是死于受伤,他在打猎期间,从马上摔了下来,重伤难治而死。也有史学家说多尔衮是死于肿瘤,他得了一种当时治不好的痼疾。更有史学家说多尔衮是死于暗杀。
对于这些说法,本人才疏学浅,不敢去评。还是等待更多的史料出炉,来解决这个难题。
不管真相如何,结果都是一样的,多尔衮就这样英年早逝了。他不甘心地闭上了双眼,去了那个世界。
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十三日,多尔衮的死讯传到京城,顺治皇帝悲痛不已,他立刻下诏,命令全国臣民为多尔衮“易服举丧”。十七日,多尔衮的灵柩运回北京后,顺治皇帝下令,命诸王、诸贝勒、文武百官“易缟服”,亲自带领他们来到东直门外迎灵。迎接期间,顺治皇帝亲自跪奠,各级官员则跪在路两侧举哀。
当天晚上,多尔衮的灵柩运回摄政王府,顺治继续下令,多尔衮王府内的家人,都要身穿丧服,在大门内跪哭。诸王、诸贝勒以及文武百官,都要在自家设立灵堂,为这位摄政王守丧。
二十日,顺治皇帝降下哀诏,向全国臣民宣布了多尔衮的死亡消息,要求全国百姓为其守丧。守丧时间为二十七日,守丧礼仪与帝王礼相同。
二十五日,顺治再次颁布圣旨,下诏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简称义皇帝,庙号成宗。正式宣布其为一个“皇帝”。
如今,清朝有十三帝之说,就是在那十二个正统皇帝上,再加上这个多尔衮。虽然生前,多尔衮没有当过一天皇帝,但他死后却得到了这个殊荣,也可以了无牵挂了。
顺治八年(1651年)正月,顺治皇帝再次颁布圣旨,追封多尔衮正宫元妃博尔济吉特氏为义皇后,同多尔衮一起“祔享太庙”。多尔衮无子,赐以 之子多尔博为其养子,受封睿亲王,世袭罔替,俸禄是其他诸王的三倍。
至此,在顺治皇帝的册封下,多尔衮得到了想要的一切,他若在天有灵,也足以死得其所。当然,以多尔衮一生为大清王朝所做的贡献来看,他死后得到这些殊荣, 。
就这样,在全国百姓的守丧中,多尔衮风风光光地下葬了。他以一个帝王的身份, 了。所有人也相信,顺治皇帝将一直缅怀多尔衮,继承他的遗愿,以他为榜样,继续管理这个天下。
然而,没有一个人能够想到,短短数天,天下就风云突变了。顺治皇帝将由爱生恨,玩命地打击、报复多尔衮,不仅让他无法入土为安,还让他尸骨无存。
其实,想想也能明白,多尔衮生前 ,欺负皇帝年幼,不把皇帝当盘菜,还把皇帝气成那样( 死时),他未来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即使多尔衮不死,等到顺治亲政后,他也不会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于是,在顺治皇帝愤怒的双眼中,该来的,终于来了。一场清算多尔衮的行动,正式拉开了序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