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唐朝最倒霉的诗人,因一首诗毁了前途

3013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 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这样一位诗人,也是因为两句诗得罪了 ,从此,一生官场失意。而他也始终徘徊和纠缠在求官和归隐之中,是一位不甘隐居却又不得不归隐终老的诗人。这个人就是孟浩然。

可见孟浩然的确有点本事,那么,孟浩然是不是真有本事呢?那就来一窥究竟。

image.png

孟浩然出身于书香门第,相传他是孟子的后人,而孟浩然从小就表现出读书学习的天分,所以他的父亲很高兴,渴望着孟浩然能够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孟浩然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努力学习。

公元706年,孟浩然参加襄阳县试。诗赋、试策、帖经三场下来,孟浩然一气呵成。在十八岁的年纪,就荣膺襄阳全县高考状元。只等来年去京城长安实现伟大理想了。但就在前途看起来一片光明的时候,孟浩然做了一个大胆而又任性的决定——拒绝参加 考试。

什么原因,他觉得这个世道太乱。因为他17岁的时候,正值 与武则天还政李唐的时候。 复位, ,被自己的媳妇儿 设计毒死,企图效仿武则天。

对于此,我们只能用一个“乱”字来形容。所以,看到如此之乱的现实,他决定拒绝科举考试,选择了诗和远方。

因为这个任性的举动,他和家里人闹掰了,而孟浩然本来十分向往 ,所以不到20岁的他便跑去鹿门山过起了隐居生活。

在鹿门山隐居的时候,他就写下了那首惊艳千年的惜春名篇《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孟浩然的这首惜春诗,写出了春光的醉美,惊艳了千年。

再看另一首《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这首诗是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正如诗题所说,是孟浩然夏日在南亭纳凉时,怀念好友辛大所作。综观这首诗,主要描写的便是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和无知音的感慨,但无论是景色的如诗如画,还是感觉的细腻入微,都令这首诗极富于韵味。看似轻描淡写,细读却令人拍案叫绝。

诗和远方果然不然不错。孟浩然一直陶醉于这样人生,晃了十年。十年后,他突然觉得这样的日子不适合他了,他要去考取功名。对于这样的转变,我们现在已经无法得知是为什么。可能是成熟,也可能是想开了,还是功名利禄重要。反正不知什么原因,孟浩然决定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

其实,这十年之间,大唐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唐玄宗 即位后,大唐进入 ,一个生机勃勃、万邦来朝的大唐出现在世人面前。

可能是跟当年不一样,不再乱,所以,孟浩然要去考取功名。

image.png

公元724年,开元十二年,35岁的孟浩然来到洛阳,见到了当时的丞相张说,于是又做了首诗前去拜见,就是那首“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张说虽然很欣赏孟浩然,但他觉得还是要走科举流程,没办法,孟浩然还是得走科举流程,但结果呢,落榜了。他很 ,但在好朋友 的鼓励下,他决定再次靠自己的诗来先出名,引起上层人士的注意,然后走特殊渠道。

所以,他决定先出名,先做网红。孟浩然很快成了网红,惊动了玄宗 ,得到了一个面试的机会。那么,我们的疑问是,当上官了吗?没有。为什么呢?历史的真相似乎已经没人搞得清楚,但《北梦琐言》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揭开了关于孟浩然一辈子无法当官的真相。就是因为一首诗。

文中说:唐襄阳孟浩然,与 交游。玄宗征李入翰林,孟以故人之分,有弹冠之望。久无消息,乃入京谒之。一日,玄宗召李入对,因从容说及孟浩然。李奏曰:“臣故人也,见在臣私第。”上令急召赐对,俾口进佳句。孟浩然诵诗曰:“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上意不悦,乃曰:“未曾见浩然进书、朝廷退黜。何不云‘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缘是不降恩泽,终于布衣而已。

什么意思呢?

image.png

大概意思是有一次,在宰相张说府上吃酒,适逢玄宗前来,孟浩然第一次见皇帝,惊恐之下躲到了床底下。不巧被玄宗揪了出来,不过也没怪罪他,得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孟浩然,非常高兴,当即让他赋诗一首。

张说见机会来了,心里一阵激动,盯着孟浩然用目光说:“八月湖水平....”这是张说在提醒他。可是孟浩然不知怎么搞的,大脑短路了似得。说什么“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意思是我再也不向朝廷发表自己的言论了,还是像陶渊明那样归隐南山的好,都怪我没有才能,皇上您不任用我,亲友也疏离我。反正是满腹牢骚,把自己说的凄惨可怜。

结果唐玄宗听了,龙颜不悦,道:“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说罢, !

可怜孟浩然 ,糊涂一时,一生创作了那么多清丽脱俗、时人传诵的佳句名诗,偏偏在皇帝召见时吟诵了这么一首臭诗。

结果被唐玄宗拉入黑名单。唐玄宗本意对孟也是充满了好感的,可是谁会用一个满腹怨气,挟私泄愤,不谙世事的读书人呢?孟浩然为他的轻狂和侮慢付出了一生的代价,至此彻底失去了庙堂之上一展才学的终极抱负,问题是孟浩然至死都心有不甘,他做不到 那样的达观和浪漫,虽然此后隐居山林,依然与当时的达官显贵比如 、王维等人来往密切,可是一个被当朝皇帝否定的诗人,谁还能襄助其一臂之力呢?

没人。孟浩然余生只能在纠结、孤独、遗憾中死去。

从孟浩然身上我们也看到了古代文人阶层那种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和冲突,感性与理性的交织。

虽然孟浩然没当上官,但或许正是这样的际遇让他流传至今,写下很多有名的诗。而孟浩然清新淡然的创作风格也极大地影响了后世山水田园诗歌的审美倾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包拯最早的传说故事是什么?是谁创作的?

包拯最早的传说故事是什么?是谁创作的?

古代科学技术并不发达仵作们是如何验尸的

古代科学技术并不发达仵作们是如何验尸的

揭秘:为何唐朝皇帝都不怎么杀功臣?

揭秘:为何唐朝皇帝都不怎么杀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