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古代“治世”是什么样的?“治世”一般出现在什么时候?
861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 ”是什么样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所谓的“治世”,作偏正短语时是“和平昌盛之世”的意思,通俗点的说法就是“太平盛世”,大家耳熟能详的句子: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当中对于治世的引用,便是绝佳的注解。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当中,出现过许多的“治世”,诸如“ ”、“ ”、“ ”、“ ”等等,基本上都达到了民富国强,生活安定康乐的局面,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战乱频仍、民生凋敝的乱世,同样的土地同样的人民,却面临着迥然不同的命运,那么,到底是什么塑造出了“治世”,或者说,达成“治世”的首要条件是什么呢?
一般来说,在那些“治世”的传说或者史实当中,居于核心帝王的,往往是位雄才伟略、精明强干的帝王,例如 、唐太宗等人,而辅佐他们的则是同样智谋深远、能力出众的大臣,其中最著名的有以直谏犯颜著称的 和成就了“ ”佳话的 和 。
于是乎很多人便得出结论,认为达成治世的首要条件是要有能干的皇帝和大臣。然而,假如用这个结论来套“文景之治”的话,便会发现有很大的问题,因为 和 采取的治国理念是 ,没有过多的新措施推行,无法证明其能力出众,同样的道理,这两朝最出名的大臣是 和 ,都是以悲剧的结局而著称,而不是超群的能力。
要想找到塑造出“治世”的首要条件,必须发现所有的“治世”当中全都具有的,无可取代的共同特性,由此来看,“治世”中的几乎全都是出现在一个王朝刚刚建立之初,便是个非常重要的端倪——破旧立新之时,新的统治阶级掌握着绝对的权力,朝廷内部的权力分配没有出现问题,地方上的实力被削弱到极致,故而新建的官僚系统能够毫无阻滞的执行中央政府的政令。
显而易见,塑造出“治世”的首要条件乃是整个国家权力体系的执行力,高的执行力意味着同样水准的行政效率,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最广的范围内,把帝王和朝臣们的想法完全彻底的付诸实施,从而带来预期的效果。反之,假如权力体系没有了必要的执行力,政令仅仅是皇宫和朝廷的官样文章,再能干的皇帝,再出色的官员都没辙。以 末年为例, 和朝臣们反复加税,可收上来的银子总是不见增加,就是官僚机构完全丧失了执行力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崇祯就是有他祖宗 一样的能力也是白给!
一旦新建立的王朝稳定运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官僚系统自然而然的开始膨胀,臃肿的机构对应的便是执行力的下降,而执行力的下降则对应的是国家层面的反应迟钝,对内忧外患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最终 ,呜呼哀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