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读史以明智是真的吗?温峤的故事是结论!
1865
的生平是怎么样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古人的智慧学不尽,用不完,甚至一些平常的小事件,无不显露古人的“小心思”,或谋利,或谋名,或求存,无论最终目的是什么,背后的大智慧却值得我们学习。有人说正史无趣,太过平淡,我会说那是你打开方式错了,看似平淡的表面,背后是一番智谋交锋,读史明智真不是随便说说。
东晋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却也有着诸多名士, 、 、 、 、桓冲等等,这些人都是时代骄子,一时豪杰。这一次我们来聊聊名声没那么显赫的温峤。
温峤是并州刺史刘琨(和祖逖 那位)的外甥(刘琨是温峤的姨夫)。 在建康建立东晋,刘琨地处北方,为同东 廷取得联系,将外甥温峤派往江南,作为同东晋中枢的联系人,至此之后温峤便留在建康。
当时王敦弄权,发兵围困建康,晋元帝司马睿因王敦之乱郁郁而死。王敦一度想废掉太子 ,被温峤阻止。王敦专权大计被阻,心里暗暗恨上温峤,想着拿温峤出气。一个在中枢(温峤先为诗中,后升任中书令),一个执掌荆州,难道直接派兵杀掉温峤?
政治斗争直接暗杀是最低劣的手段,要用正规理由来诛除对手,王敦的手段同西汉 如出一辙。 李广有一则故事,一次打猎晚归,古代夜晚是有宵禁的,晚上可不能随便行走。李广 人在霸陵亭被霸陵尉阻拦,随从说这是故将军李广(李广赋闲在家),霸陵尉则回答哪怕现任将军也不能通行。
本来是一件小事,李广却记恨于心,等到他被拜为右北平太守,李广将霸陵尉征召到身边听用,到了右北平那就是李广的天下,随意找个理由杀掉霸陵尉,以解当初被拦的“羞辱”。
这就是太守的权力,一个太守他麾下的官吏皆出自己任命,拥有生杀予夺,否则 末年为何太守都敢割据,还不是形成实际的小朝廷?
王敦也是如此打算,他的荆州实际上也形成割据势力,这种势力在历史上有一种称呼——霸府。 的丞相府,也是一种霸府。霸府的官员皆是霸府掌管自己任免,同样有着生杀予夺,王敦征召温峤为大将军府的左司马。
王敦将温峤征召到身边,哪怕不杀也能除掉晋明帝司马绍一大助力,可谓 。温峤知道去王敦霸府的凶险,却没别的办法,拒绝是不可能的,人家王敦大权在握,又没有明显造反,温峤想要自保只能另想他法。
温峤懂得进退,一到王敦霸府(王敦是大将军,他的霸府就是大将军府)对王敦恭恭敬敬,对大将军府的大事小情皆 ,王敦哪怕找借口除掉温峤,一时半会也找不到。
王敦有个宠臣叫钱凤,温峤想着同钱凤拉好关系。魏晋时期的人喜好点评他人,当然点评人不是随便一个都能当,恰好温峤是有个有名的点评人,时人皆以受到温峤点评而为荣。他说钱凤:“ ”。
这一句夸赞可谓搔到钱凤痒处,将温峤引为知己,更是在王敦面前大肆说温峤好话。温峤做事勤勉,加上亲信钱凤的话,王敦真当温峤愿意辅佐自己,成了自己的伏臣,于是对温峤的愤恨之心渐渐淡去,杀心自然也就没了。
温峤讨好王敦、钱凤自然不是为了辅佐对方,而是为保自己的小命,若长久计自然是远离王敦为好,但这事如何办呢?恰好丹阳尹出现空缺,成为温峤离开王敦的契机。
丹阳是建康门户,这位置对有心独揽东晋大权的王敦至关重要,丹阳尹自然得是心腹。温峤若直接向王敦求职,必然引起王敦的怀疑。温峤转而推荐钱凤就任丹阳尹。丹阳尹固然重要,却哪里比得上在王敦身边重要?钱凤当然不愿意去,于是推荐温峤。
温峤是名士(这种身份在东晋很重要),他接任丹阳尹会让其他人少说闲话,加上钱凤的推举,王敦也觉得温峤出任丹阳尹更为合适。温峤假意推辞,说自己不想离开大将军(王敦)。他越决绝,王敦越觉得丹阳尹非温峤不可。最后温峤假装苦兮兮地接受任命,心里早已乐开花。
没有安全到任,温峤就不算脱离危险,仍有被王敦留下的可能,尤其钱凤并非庸才,万一想出这是温峤的“诡计”,半道截留下来,也是完全可能的。温峤怎么办?制造同钱凤的不合。
温峤要出任丹阳尹,王敦为他践行。温峤装作喝醉,开始给他家敬酒。轮到钱凤的时候,温峤不等钱凤反应,上去一将钱凤的头巾打落在地,大怒道:“钱凤是什么人物?温太真敬酒居然敢不喝?”
有了这次醉酒闹事,温峤同钱凤之间算是有了裂痕。事后钱凤向王敦说:“温峤这人不适合当丹阳尹,还是换别人吧。”王敦则认为钱凤因温峤的羞辱故意说的话,根本不听,执意让温峤出任丹阳尹。
温峤用计逃回建康(丹阳路过建康)后,联合同庾亮等,开始抵抗王敦,直到这时候,王敦才知道上了温峤大当,最后以诛灭奸臣温峤、庾亮为借口,再次兵发建康,最后被打败。
温峤进入王敦的大将军府,可谓是羊入虎口,稍有不慎,随时会被王敦杀害。温峤用大智慧 ,最后成功脱险,经过这么一番解读,平平无奇的史书中,是不是处处藏着凶险的智谋对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