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曹丕是个文武全才,为何后世对他的评价不置可否?
3764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 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曹丕从战场中历练,文学才能高雅,如何最终获得 重托。
公元前220年,一生强势无比的曹操走到了生命的最后尽头。
按照《 演义》罗贯中的感性笔法,将曹操选择曹丕作为大业继承人的心曲表达了出来:“孤纵横天下三十余年,群雄皆灭,止有江东 、西蜀 未曾剿除。孤今病危,不能再与卿等相叙,特以家事相托。孤长子 , 所生,不幸早年殁于宛城。今 生四子:丕、彰、植、熊。孤平生所爱第三子植,为人虚华少诚实,嗜酒放纵,因此不立。次子 ,勇而无谋;四子曹熊,多病难保。惟长子曹丕,笃厚恭谨,可继我业。卿等宜辅佐之。”
由此看出,曹丕的胜出是经过曹操长期考察慎重做出的重大决定。
无疑后三国时代是属于曹丕的,然而,他的成长轨迹是怎样的,包括他的性情和功业。在星汉灿烂的时代,曹丕的人生曲线都值得品味。无论从哪儿来看,曹丕都是一位优秀少年。“余时年五岁,上以四方扰乱,教余学射。六岁而知射。又教余骑马,八岁而知骑射矣。以时之多难,故每征,余常从。”《典论自叙》
曹操将战场作为儿子们的第一堂课,因此曹丕确实是“长于戎旅之间”。此外,他“年八岁,能属文,有逸才,遂博贯古今经传, 之书。”《魏书》
显然曹丕具备了文武双全之才,加之是实际上的嫡长子的身份,让他受到了曹操的格外培养。上天给了他这些的同时,又给他多了一位 的弟弟 。因此伴随二人之间的斗争多了许多历史细节上的描写。
而曹植的身后标签就是超乎寻常的才华,而曹丕的文学成就则被忽略很多。曹植是第三子,自幼极为聪慧,年十余岁便能“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 ”有一回曹操观赏曹植作的文章,忽然问曹植“:这是你请人写得吧?”曹植跪下来回答说:“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柰何请人?”
此外,还有一个细节突出曹丕在文才与曹植相比的尴尬。
曹操出征,曹植和曹丕送别,据说曹植立即大显身手,随即赋诗朗诵,“发言有章,左右属目”。曹操听了非常的高兴。因此这曹丕显得极为失落,此时曹丕老师 点拨他说:“王当行,流涕可也。”于是曹操被感动了,认为曹植只是表面文章,而曹丕才是对他饱含父子之情。对于二者才华相比,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直言:“实则子桓天才骏发,岂子建所能压倒耶?”
钟惺评价曹丕与其父诗作也颇有意思“婉娈细秀,有公子气,有文士气,不及老瞒远矣。”清代 也说:“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
抛却文学才华来讲,曹丕的优势在于虽然是次子,他已经是实际中的嫡长子身份,这种天然的优越性,却被后世忽略。此外,曹丕的 整体来讲更具优势,而曹植幕僚为代表的 被杀就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风向标问题。十八岁那年,在邺城他开始了一段人生最为美好的时光。这段时间他“谈棋闲设,终以六博。高谈娱心……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白日既匿,继以郎月。”在他的身边聚集了一流诗人,如王粲、徐干、陈琳、应玚、刘桢,终日饮酒赋诗作乐,而他成了这些人的 者。
才华出众,性情中人,擅长管理,身边聚集一流文人,成为实际文坛领袖。
“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首次将文章进行了最为高度的概括,也正因为在理论上的创新,赢得了广泛的文人拥护和支持。
然而在此后发生了一场严重瘟疫,造成了大量死亡,这其中就包括四位友人,对于这次灾难,让曹丕陷入了沉痛的哀思,多年后在给他老师吴质的书信中,他这样沉重的写下回忆:“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
老朋友王粲在返回邺城途中病逝,时年四十一岁。当时的曹丕还是世子,亲率众文士为其送葬。为了寄托对王粲的眷恋之情,曹丕对王粲的生前好友们说:“仲宣平日最爱听驴叫,让我们学一次驴叫,为他送行吧!”于是,一片驴鸣之声响起。这就是著名的驴鸣送葬。这些种种都说明了曹丕重情重义,坦率率真。
虽然身旁遍布文人,他终于总结了一个著名的论断——文人相轻,并对这一传统陋习进行了批评。
他 的推出《典论》,无疑是站在相当的文化高度对文人们作品和性情进行了一次统揽,因此,他的文创更显得超然而富有高度,非一般文人所能比拟。对这部著作曹丕相当看重,因为做了 后还用素抄写《典论》及其诗赋送给江东孙权。
公元220年,在经过三次表面推辞后,并写下“丧乱悠悠过纪,白骨纵横万里。哀哀下民靡恃,吾将佐时整理,复子明辟致仕”的《令诗》后正式即皇帝位,在洛阳开始了他七年的执政生涯。从纸上做文章,到治理天下,曹丕的转身是煊赫的。
三十三岁的年龄,与成熟相伴随的是巨大的进取心。
两次亲自伐吴,全部失利,曹丕为何急于发动统一 战争?隐藏怎样深意。
公元224年,因为与孙权斗气,曹丕异常恼怒,决定亲征东吴,谋士 上疏阐述不可轻率伐吴的理由后,为被曹丕采纳。于是这年,他“浮舟横大江,讨彼犯荆虏。”颇让人再度想起当年曹操的 摆出的阵势。史载,“冬十月,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 文帝纪》
由于东吴据守长江天险,加之东吴早有准备,且水上战船的优势东吴更为明显,因此最后曹丕面对着浩瀚的降水感叹说:“吴据洪流,且多粮谷,魏虽武骑千队,无所用之。”因此第一次伐吴计划以失败告终。虽然此后不久感叹“三世为将, 所忌。穷兵黩武,退不和民”的反思后,依旧只在一年后再度尝试亲征东吴。许多人还是难以理解曹丕为何如此急于完成统一大业,从历史的长度来看,这是曹家父子的一种的情结,甚至可以视为“三国后遗症”,从这种情结来看,便理解的曹丕的心底所想。
然而此次“帝为舟师东征,……旌旗数百里。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的入江,乃引还。”面对罕见的江南寒冷结冰现象,曹丕依旧重复了上次的叹息,而这一次他不得不认命了。
虽然伐吴失败,但是他的内政水平依旧可圈可点。
曹丕在位七年期间,采纳 的意见,命其制定 ,成为魏晋 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而且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对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
此外,改革了官制,严禁宦人干政、宦人为官,最高只能充任”诸署令“,从制度上铲除宦官干政的根源。为了传之久远,他还依照”国有大事则镂于金版“的古训,命人把上述政令镌刻在金属的简策上,然后珍藏于石室之中。与此同时多次下发对 的全面深化和延续,内政上表现出积极作为,“黄初末, 国库充实,累积巨万”,这些都说明作为曹丕的政务能力是相对出色的。
然而,在他的内心最大的遗憾和痛点就是自己两次亲征都未能实现平定东吴,在短暂的七年皇帝生涯的四十岁的英年早逝,留下了后三国的无限唏嘘。
多年后陈寿对曹丕给予了高度评价,概括他:“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算得上中允客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