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汉朝的“巫蛊之祸”是谁挑起的?两汉时期外戚干政的影响!
1217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两汉时期 干政的影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是 时期的重要政治事件,这次政治事件,可以说改变了整个西汉的政治走向,也可以说西汉就此从强盛走向衰落。这一次事件导致汉武帝悉心培养多年的接班人太子 自杀,汉武帝的卫皇后也自杀身亡, 的长子被杀,卫青的连襟宰相 父子也被诛杀,此外牵连了无数的大臣,可以说朝堂为之一空。
而在巫蛊之祸之中一个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就是 ,正是他才使得太子被牵连进去,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汉武帝晚年患病,江充指使胡巫檀何欺骗武帝说:“皇宫中大有蛊气,不除之,上疾终不差(病不愈)。”武帝 ,派江充去调查,江充与太子刘据有仇隙,遂陷害太子,江充在太子宫掘蛊,掘出桐木做的人偶。刘据恐惧,发兵诛杀江充。江充的党羽逃往甘泉宫报告 ,太子已起兵造反。最后太子兵败逃亡,在长安东边的湖县泉鸠悬梁自尽。皇后 亦自杀。史称“巫蛊之祸”。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么几条信息:一、汉武帝年老生病了,这个时候江充让人说皇宫中有蛊气,不除去的话汉武帝不能痊愈,于是汉武帝让他组成专案组去调查。二、江充和太子有仇隙,诬陷太子。
也就是江充看到皇帝生病说有蛊术之类的,这还不算他将这件事算到了太子头上,还在太子宫那边挖掘出来木偶,将这件事坐实,最终太子 造反。
从这一段记载来看江充是巫蛊之祸的罪魁祸首,没有他,也许就不是巫蛊之祸了!起码从这段史料上讲是这样的,可是我有一个疑问:难道汉武帝真的昏庸至此了吗?
江充已经牵连到了太子,难道汉武帝一点不相信这个培养了多年的太子,转而相信江充?这一点也不合理。还有就是太子宫好歹是太子的地盘,江充怎么能在太子宫中挖掘出来桐木做的人偶,这人偶是埋进去的,当真以为太子宫就是一个不设防的地方?
这些疑问,让人不得不怀疑巫蛊之祸爆发背后深层次的政治原因,一个巫蛊居然影响到了大汉帝国,甚至可以说改变了历史的走向,这巫蛊之祸绝对不是江充诬陷太子那么简单,其背后必然有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外戚势力过大,导致汉武帝的疑心,这才有了后来巫蛊之祸的发酵。
汉武帝一生经历过外戚专权,他对外戚十分警惕,而在他老年的时候外戚势力也异常庞大,这让他心中心生警惕,才会相信江充的诬陷,导致巫蛊之祸的发生。为什么说是因为外戚势力的庞大才导致巫蛊之祸的发生呢?下面小枫就和大家一起先来看看中国 的外戚专权的相关问题。
中国古代的外戚
外戚亦称“外家”、“戚畹”,指帝王的母族、妻族。这在中国古代是一支庞大的力量。
《 .卷四十九.外戚世家.序》:“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 在史记中直接用外戚左传,给了外戚以名分,所以 的刘知几在《史通·题目》中说:“如马迁撰皇后传以外戚命章,按外戚凭皇后以得名,犹宗室因天子而显称也。”
外戚在皇位或者王位的继承中,起到过积极的作用,比如 在母亲宣 和舅舅的帮助下顺利继承了秦王之位。 在 和吕家势力的帮助下坐稳太子之位,最后顺利成为皇帝等,所以说外戚在一定程度还是有利于皇位或者王位的交接。
所以在古代根本少不了外戚,那一位皇帝没有妻子,没有母亲,他们的妻子和母亲哪一个不是有一大家子亲人, 等,所以历朝历代外戚也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
外戚干政
外戚干政是古代皇帝的外戚利用皇帝年幼或者无能把持朝廷政权的现象
外戚和皇帝有着天然的联系,而且外戚也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所以外戚干政在历朝力代都十分常见。秦昭襄王时期的 和他弟弟先后把持朝政,掌握着秦国的大权。西汉时期吕雉更是大权在握。西汉后期的 ,由于是 的侄子,得以掌权,最后他终结了 的国祚。
的外戚专权
在东汉时期外戚干政更是家常便饭,由于东汉时期的皇帝大多数在继位的时候年纪都比较小,所以在东汉外戚干政最为严重。
章和二年 死,年仅 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其兄大将军 乘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 ·窦宪传》)
和帝死后,邓太后立出生 100 多天的殇帝即位,殇帝2岁夭折,再立13岁的安帝。邓太后临朝,外戚邓骘兄弟又出面把持朝政。 死后, 用他皇后的哥哥阎显等掌管枢要。
延光四年汉安帝死后,立幼童北乡侯为帝,阎太后临朝。阎显得势,独揽大权,幼帝去世,11 岁的顺 帝上台。顺帝死后,2 岁的冲帝即位, 临朝。太后兄大将军 掌权。
死,梁冀主谋立 8 岁的质帝。质帝少而聪慧,被梁冀毒死。梁冀把正准备和自己妹妹结婚的蠡吾侯立为皇帝,是为 。
梁冀
汉桓帝死后,窦太后立刘宏为帝,就是汉灵帝,窦太后临朝, 升为大将军,以其辅政。
东汉少帝时期 专权。
所以说整个东汉王朝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一个外戚专权的王朝,可以说东汉是外戚专权的鼎盛时期。
静帝 统治时期,外戚 专权,杨坚不见专权最后还取代了北周,建立
天宝11至14年6月15日(旧历)、外戚 继任宰相兼文部尚书,并身兼四十余职。
时期,外戚 专权。弄得南宋乌烟瘴气的,后来的王朝虽然也有外戚,但是已经不能独揽朝廷大权了。
而外戚干政的人大多数没有什么好下场,《汉书·外戚传赞》:“夫女宠之兴,由至微而体尊,穷富贵而不以功,此固 所畏,祸福之宗也。序自汉兴,终于孝平,外戚后庭色宠著闻二十有余人。然其保位,全家者,唯文、景、武 及邛成后四人而已……其余大者夷灭,小者放流,乌噱!鉴兹行事,亦已备矣。”
比如秦昭襄王的舅舅 最后被逼去职,“身折势夺而以忧死”。西汉 一族最终在吕雉死后被彻底铲除。 专权,在他死后,霍家被清算。
外戚窦宪最终被皇帝赐死,东 时期外戚窦宪专权,汉和帝长大后将其逮捕赐死。东汉汉顺帝、汉冲帝、 、汉桓帝时期,外戚梁冀专权,梁皇后逝世后被汉桓帝藉宦官之力诛杀。东汉汉少帝 时期,外戚何进专权,但很快被宦官设伏杀死。所以外戚专权的下场基本上都十分悲惨。
但是权力的滋味让人着迷,即使有不少的外戚因为专权被杀,下场不好,依然有外戚想要独揽大权因此,历朝历代对外戚采取了不少的防范措施。
历朝历代对外戚的防范
在东汉外戚专权达到了巅峰,东汉后期虽然有外戚的存在,但是能够真正影响朝局的没有几个,杨坚这样的毕竟是千古难得一见,东汉时期也意识到外戚的严重威胁,所以不少皇帝利用宦官和外戚夺权,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最终导致的 ,所以在东汉不仅有外戚专权也有 。
要说历代对于外戚专权防范最有效的当属于 和 ,宋朝首先是在行政机构上的改组,中央政府设有三司、宰执、枢密使三官,从一定程度上达成三权分立,使除大权独掌的难度大大上升。此外建立各种监察机构,根本不能让一个人 。
还有就是宋朝实行的是以文御武,武人的地位很低,即使有外戚掌握军队,也不可能真正的干政,再说明朝,这个做的更好, 规定皇帝的皇后出身不能高,这就是防止后族的实力过大,甚至在前期明朝还实行后妃殉葬制度,这些都杜绝了外戚专政。
至于到了明朝中后期出现了内阁这个实际上的权力部门,外戚根本不可能专权,到了 你根本就很难听到外戚干政了,所以说防范外戚干政,东汉采取的是利用 夺权,宋朝和明朝采取的是一些制度措施,效果显而易见。
汉武帝时期的外戚问题
汉武帝所处在西汉,在汉朝成立之初就有外戚问题的存在,汉朝开启外戚专政的当是是吕雉吕太后了,在 死后吕雉就是大权独揽,打破了非 不得封王的白马之盟,吕家子弟掌握大权。最红吕氏子弟全部被诛杀,而 能够成为皇帝, 主要是因为他母亲家没有势力。
史书记载,代王立十七年,高后崩。大臣议立后, 疾外家吕氏彊,皆称 仁善,故迎代王,立为孝文皇帝,所以在当时朝中大臣对于外戚都十分警惕。
到了汉景帝时期,窦太后一直干涉朝政,虽然都是为了国家好,但也是外戚干政,到汉武帝继位大权依然在窦太后手中, 继位雄心勃勃,但是被窦太后给浇了一盆冷水,最终他蛰伏多年,直到窦太后死后他才掌权。
但是外戚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他的母亲王太后和舅舅 依然干政,甚至田蚡担任丞相一度掌控局势,这都使得刘彻十分反感。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外戚让他十分反感,就是长公主刘嫖,也是他的丈母娘,当初要不是这一位丈母娘,他甚至都不能当上太子。
成为皇帝后刘彻立刘嫖的女儿 为皇后,因为刘嫖自觉有拥立之功,所以经常居功自傲。史书记载“初 ,武帝得立为太子,长主有力,取主女为妃。及帝即位,立为皇后,擅宠骄贵!”
而且在汉武帝时期外戚干政的时期不少,这让汉武帝对外戚产生了防范之心,比如在立 为继承人后,直接赐死了其生母,就是害怕 之事再上演。
上居甘泉宫,召画工图画 负成王也。于是左右群臣知武帝意欲立少子也。后数日,帝谴责 。夫人脱簪珥叩头。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狱!,夫人还顾,帝曰:‘趣行,女不得活!
这段史书记载的就是汉武帝为了立刘弗陵赐死了他的母亲,这也是防止主少母壮,外戚干政专权的事情再发生。也就是说汉朝前期的外戚专权让汉武帝对外戚产生了警惕,这种警惕转移到了太子刘据背后的势力上。
刘据背后的外戚势力
太子刘据为什么被称为卫太子,主要因为她是卫皇后所生,他是刘彻的长子,他一出生刘彻就十分欢喜,直接册封为皇太子。
《汉书·贾邹枚路传》载:“武帝春秋二十九乃得皇子,群臣喜,故皋与 作《皇太子生赋》及《立皇子禖祝》,受诏所为,皆不从故事,重皇子也。
也就是说刘据从出生就被刘彻所喜欢,也 培养这个太子,但是不知不觉中刘据身后的外戚势力太过于强大了。这个外戚势力被称之为 外戚。
史书中是这样描述卫氏外戚的,卫青在反击匈奴过程中多次立下战功,拜为大将军 ,卫君孺为丞相公孙贺妻, 与 曾孙陈掌通 , 即卫少儿之子,以功拜 。公孙贺既是卫青的姐夫,也曾随卫青北击匈奴,有功封侯。“先 是 ,卫长君死,乃以青为将军,击匈奴有功,封长平侯。青三子在襁褓中,皆为列侯。及皇后姊子霍去病亦以军功为 ,至大司骠骑将军。青为大司马大将军。卫氏支属侯者五人。青还,尚平阳主,。卫氏家族势力强盛富贵,可见一斑。
史记中称:“贵震天下。天下歌之曰:‘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这是当时民间对于卫氏家族因外戚而贵盛的生动描述。
作为刘据背后的势力霍去病曾经因为刘据的太子之位上书给汉武帝,要求汉武帝给武帝其他几个儿子封王。这就是著名的《请立皇子为诸侯王疏》。
“大司马臣去病昧死再拜上疏皇帝陛下:陛下过听,使臣去病待罪行间。宜专边塞之思虑,暴骸中野无以报,乃敢惟他议以干用事者,诚见陛下忧劳天下,哀怜百姓以自忘,亏膳贬乐,损郎员。皇子赖天,能胜衣趋拜,至今无号位师傅官。陛下恭让不恤,群臣私望,不敢越职而言。臣窃不胜犬马心,昧死愿陛下诏有司,因盛夏吉时定皇子位。唯陛下幸察。臣去病昧死再拜以闻皇帝陛下。”
最终汉武帝同意了这个请求,不仅是因为刘彻喜欢太子刘据,也喜欢霍去病,更为重要的是汉武帝忌惮卫氏外戚的势力,
《 》记载了汉武帝与卫青的一段对话 , “初 ,上年二十九乃生 ,甚爱之。及长,性仁恕 温谨 ,上嫌其材能少,不类己;而所幸 生子闳,李姬生子旦、胥, 生子餺,皇后、太子宠浸衰,常 有不自安之意。上觉之,谓大将军青曰:‘汉家庶事草 创 ,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 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 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也。太子敦重好静,必能安天 下 ,不使朕忧。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贤于太子者乎! 闻皇后与太子有不安之意,岂有之邪?可以意晓之。’ 大将军顿首谢。皇后闻之,脱簪请罪。
这些哈当时是对大将军卫青所说的,但是话中的意思很明显,意思就是太子之位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换,你就放心吧。其实这是刘彻为了安太子刘据背后的卫氏外戚的心。而汉武帝说这句话的背景是在卫子夫年老色衰渐渐失去宠爱,而汉武帝其他儿子也渐渐长大,引起了皇后、太子和卫家势力的担忧下,汉武帝对卫青说的,我们可以理解为,此时汉武帝已经对卫氏外戚有忌惮了。
即使你有多大的功劳,一旦让皇帝对你产生威胁那你就危险了,比如刘邦时期的 ,有功于刘邦,有功于大汉立国,但是面对刘邦的怀疑,只得自污保命。那是因为刘邦觉得萧何威胁到了自己。而此时卫氏外戚的势力是汉朝立国以来没有能比的,他们无论是在军中还是朝中都有巨大的影响力,比当初的吕氏还要厉害。
面对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汉武帝能在心底没有忌惮吗,虽然他在位的时候卫氏外戚不能翻起来什么浪花,但是一旦他驾崩,刘据继承皇位的话,谁也不能保证会发生什么,难道要有重演当年吕后之事吗?所以汉武帝对卫氏外戚忌惮也是在情理之中。
巫蛊之祸只是超过预料的一次铲除外戚势力行动
身为一个帝王,可以有私人感情,但是更重要的是要为整个国家负责,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着眼点是整个大汉,多疑卫氏外戚可能不会专权,但是谁又能保证以后的事情呢,防范于未然,毕竟在他之前,外戚专权的事情太多了,他也经历过,所以他不允许外戚做大。
想要对外戚动手,也需要理由,这个理由很快就来了,卫氏外戚的一员大将公孙贺犯事了,犯了什么事情呢,就是巫蛊。当时的大侠朱安世高公孙贺的而公 声用巫蛊诅咒皇帝,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也让汉武帝开始铲除卫氏外戚的势力的征程。
史书记载:“安世者 ,京师大侠也,闻贺欲以赎子,笑 曰 :‘丞相祸及宗 矣。南山之行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安 世遂从狱中上书,告敬声与 私通,及使人巫 祭祠诅上,且上甘泉当驰道埋偶人,祝诅有恶言。下 有司案验贺,穷治所犯,遂父子死狱中,家族。
公孙贺父子隶属于卫氏外戚,他是卫子夫的姐夫,是当朝丞相,他们用巫蛊之术诅咒汉武帝,为什么诅咒汉武帝,可能是诬告,但是更多的是卫氏外戚和汉武帝的矛盾,这件事爆发后,汉武帝立刻严惩最终让多少人死了呢?
公孙贺父子死后,这件事远没有结束,征和二年(前92年)闰四月, 、阳石公主以巫蛊之罪处死,卫青之子卫伉及 之子曹宗亦在连坐之内。
这些人都什么人,都可以说是卫家之人,分属于卫氏外戚,可以看出来这是对卫氏外戚动手了。
要知道此时卫氏外戚的卫青和霍去病早就去世了,现在也牵连这么多人,汉武帝铲除卫氏外戚的行动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但是他也想不到江充会进一步扩大,牵连到了太子。
江充进一步连累到了太子,这也是汉武帝没有想到的,但是他更加想不到刘据害怕重演 之事,居然起兵,最终被逼迫自杀,这是刘彻没有想到的,这也是巫蛊之祸诛杀卫氏外戚的扩大化。不仅太子死了,皇后也死了,卫氏外戚可以说荡然无存了。能威胁到大汉王朝的卫氏外戚就被彻底铲除了,但是铲除卫氏外戚的行动扩大化,让太子和皇后也惨死。
所以巫蛊之祸能最终发生,小枫觉得这是汉武帝有意的铲除卫氏外戚,才让江充有机可乘,汉武帝刘彻也想不到最终会导致太子刘据的惨死,最后他灭了江充三族,这是给太子报仇。所以如果没有巫蛊之祸,汉武帝也会找机会铲除或者消灭卫氏外戚,给太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登基环境,但是他想不到巫蛊之祸会让太子也牵扯其中,并且被逼自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