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有关赵括的故事有哪些赵括纸上谈兵是怎么回事
1487
赵括是个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他因为擅长“纸上谈兵”而被人贻笑千年,因为长平之战又遭到了后人的诟骂。他在史册不过是匆匆一瞥,他的父亲曾说:‘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他了解自己的儿子了,即使所有兵法、兵书都看完了,都难以将儿子称为一个优秀的军事家。
身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他的父亲擅长军事、兵法,而他从小就受到父亲的影响,对兵法十分擅长,他喜欢和别人谈论这些空泛的理论,而且喜欢和别人据理力争。父亲的杰出和他的出身、见识,很容易使赵括以为自己已经完全超越了父亲,或是也能变得和父亲一样。因此,年轻气盛的赵括,常常觉得自己的能力十分突出,然而他的父亲却不这样认为。父亲赵奢是个稳重又相当有经验的老将,他看自己的儿子也如此迷恋兵法,时常试探下儿子对兵法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程度,几番交谈过后,赵奢发现自己的儿子并不是打仗的人才,《史记》里曾记载:”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奢觉的自己的儿子特别自负,信誓旦旦地对自己的父亲许诺,赵国不让自己做主帅就罢了,要是一旦任命他为主帅,就一定会使赵国大败。知子莫若父,赵奢已经预见了儿子赵括以后的未来。
战争开始于公元前259年,赵国和秦国交战的号角已经吹响了。秦、赵两国都是春秋时期的大国,这是一场恶战。秦国几乎倾尽了所有的兵力,秦王”发年十五以上悉上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就连秦国的小孩子都积极响应了号召。秦军出兵当几倍于赵,才能够对赵国形成围攻之势。而长平之战后,两国国力空虚,”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由此可见,长平之战秦军出动的兵力。
面对来势汹汹的秦军,赵国也是不打无准备的仗,一场巅峰对决即将拉开帷幕。在交战初期,赵国的军队和秦国军队都是势均力敌的,甚至赵国还大有超越秦国的势头,特别是老将廉颇是个十分擅长打仗的人,常年征战沙场杀敌无数,交战初期局面对赵国很有利,但由于赵国中了秦国的反间计,从而使得赵国临时将主将廉颇换下,而偷偷换上了赵括。
赵括自以为是,上战场作战经验几乎为零的他,在和秦军对垒的时候,基本上都没有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而来,而是全部生硬地照抄照搬书上的内容,赵括就算再怎么殊死抵抗,再怎么奋起反抗,都始终不敌秦军,更何况此时的秦军主将早已经换成了白起。白起号称”人屠“,千古第一杀神,一生征战无数从无败绩,而且白起也相当有作战经验,头脑灵活。初生牛犊即使再不怕虎,也只是死路一条。
此战,赵括虽然表现得很英勇,但是双方主将之间的实力差得太远了。加之,赵国国君尚在求和的地步,摇摆不定,导致了赵国很快不敌秦国,并以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卒而永载史册,这次大战赵国的主将赵括也被秦军射杀。赵括不知道灵活变通,只知道照搬兵书的做法,导致了赵国的惨败,也使得他以一个失败者的形象永远被钉在耻辱的十字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