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钟会身为司马昭的亲信为何在灭蜀之后走向反叛的道路
4396
很多人都不了解钟会背叛 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时期的颍川,名士辈出, 、 、 等人皆出于此,此地堪称是曹魏政权的名士摇篮。公元225年,时任太尉的钟繇又添一子,这个孩子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钟会。
钟会(央视版)
钟会是钟繇的幼子,生钟会时,钟繇已近75岁,是标准的老来得子。还没疼爱幼子几年,钟繇就去世了,好在钟会从小聪敏过人,母亲又管教甚严,所以童年过得顺风顺水。长达后,钟会“有才数技艺,而博学精练名理,以夜续昼,由是获声誉”。 后,钟会逐渐进入司 的权力圈,作为 ,钟会常为 司马昭兄弟出谋划策,被司马师赞为“真王佐材也”。 逃奔蜀汉后就曾说过:“有钟士季者,其人虽少,终为吴、蜀之忧”,此时钟会才二十五岁左右。
谋反,司马师亲征,钟会随行;司马师死后, 谋反,司马昭亲征,钟会亦随行,出谋划策。钟会得到 兄弟的认可,最后逐渐成为司马昭的心腹,司马昭对其非常宠信。灭蜀汉之战前,只有钟会 ,坚定地支持司马昭发起的伐蜀之战。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司马昭的亲信将领,钟会为什么会在灭蜀汉之后走上了反叛司马昭之路?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好权谋、野心大。
灭蜀汉之战前夕,钟会作为伐蜀最高军事统帅,被很多人所羡慕,但有一个人却不这样认为,这个人就是钟会的亲大哥钟毓,钟毓作为钟会的亲大哥,很了解弟弟钟会的为人,他曾私下对司马昭说:“我弟弟才智过人,但好玩弄权术,野心不小,不可不提防。”(会挟术难保,不可专任。)司马昭听后笑道:“如果将来真有这么一天,我就只治钟会的罪,绝不会连累你及 一门。”
二、一生太顺,骄傲自满。
钟会的成长之路异常顺利,虽深谙权术,有野心,但是其心理建设完全跟不上年龄的增长。灭蜀汉之后,钟会自得意满,沉浸在喜悦中,很容易飘飘然,不合时宜的想法也就多了,只是他还忌惮一个人—— 。邓艾作为伐蜀汉三路大军中的西路 帅,军事素养极高,其乘 和钟会的主力军对峙之机 ,一路披荆斩棘,最终攻克成都,是灭蜀汉的最大功臣。只是灭蜀汉之后,邓艾犯了与钟会同样的错误——居功自傲,做了很多僭越的事情。钟会抓住机会,趁机设计陷害了邓艾,将他装进囚车押往长安,后被卫瓘派的人中途了结了性命。
邓艾(央视版)
三、遭猜忌,压力大。
正因为钟会的聪敏、骄傲和功绩,引起了围绕在司马昭身边一群人的猜忌,钟会遭到这些人的不断攻击,压力很大。出征前,司马昭的亲信 、 就对钟会表示过质疑;司马昭的夫人王元姬也认为:“会见利忘义, ,宠过必乱,不可大任”;司马昭的心腹邵悌也曾向司马昭进言:“钟会领十多万军队伐蜀,没有家人子弟做人质(其一生未娶,父母已亡故),不如派其他的人出征。”……关键是,就是司马昭本人都不信任钟会,还派亲信卫瓘挟制钟会。
四、姜维火上浇油。
火苗有了,想烧的更旺些,需要再浇点油,这个油就是姜维。姜维为了复国, ,暂寄钟会处,钟会确实很喜欢姜维,两个人一拍即合,准备起兵。起兵前,姜维建议钟会为防万一,应先尽除魏将,抢占先机,只是钟会对此一直犹豫不决,以致丧失了最好的机会,最后事泄,钟会、姜维二人尽皆被杀。假设钟会当初听取姜维的建议,结局又是怎样呢?
姜维(央视版)
五、可能是被逼反。
钟会的反叛可能是临时起意的,按钟会的智谋,如果早有预谋,他肯定在第一时间就会派兵守住入蜀的各个要道,不至于在得知司马昭往长安、汉中派兵时才如梦初醒。灭蜀汉之后,司马昭曾给钟会写了一封信:“今遣中护军贾充将步骑万人径入斜谷,屯乐城,吾自将十万屯长安”。钟会看完信后大惊失色,“但取邓艾,相国知我能独办之。今来大重,必觉我异矣”。面对这般赤裸裸的威胁,钟会该如何选择?其实,反不反都是死路一条。司马昭是真正的高手,他通过钟会之手干掉邓艾,又通过卫瓘之手干掉钟会,妥妥的“黑吃黑”手法。这些立大功、掌兵权的人一死,司马昭就安心了,统治权可以平稳地交到儿子手中。
司马昭(央视版)
当“稚嫩”的员工遇到“老练”的老板,不好好规划规划就乱跳腾,结局只能是——自作孽,不可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