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民族英雄左宝贵简介左宝贵是怎么死的?
2869
“抗美援朝”是新中国成立后,一场巩固中国国际地位,维护国家安全的一场重要战役。实际上“抗美援朝”,并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援助朝鲜的战争。朝鲜从很早以前就是中国的属国,因为其国土与中国接壤,因此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要地。许多意图征服中国的国家,大都会选择以朝鲜为跳板,从而进军大陆。
清朝末年,日本进攻中国,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日军向朝鲜派出重兵,朝鲜告急。朝鲜李氏向清政府递交国书,请求清王朝派兵援助朝鲜。清朝接到请求后,迅速派左宝贵领导的奉军,毅军马玉昆部,盛军卫汝贵部以及丰升阿所部奉天练军盛字营、吉林练军等四支部队,计29营13000余人,史称四大军入朝。而本文的主人公,是援朝四大军中,清军牺牲的第一位高级将领。
左宝贵,字冠廷,回族,山东费县地方镇人,生于公元1837年,去世于公元1894年。他的家庭是回族的一个普通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父亲和母亲便双双去世,他带着年幼的弟弟靠当皮匠补鞋为生。一次左宝贵给官兵补马鞍,在劳累了一天之后,官兵竟然不给钱,左宝贵气愤之下,将官兵打伤了。
惹上了官兵,左宝贵自然不可能再在家乡生活下去,因此无奈之下,他只得带着自己的弟弟背井离乡、四处流浪。那个时候,刚好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太平军迅速席卷全国。为了镇压太平军,清朝命官员招收勇士,举办地方团练。离开了家乡无以谋生的左宝贵知道,自己现在最好的选择便是参军,因此他找到军营,带着自己的弟弟参了军。
左宝贵带着两个弟弟投靠了江南军营后,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他参与镇压过太平军、捻军和东北伐木工人、挖金工人、东荒教民起义。清政府先后奖给其六品军功,颁赏奖武金牌、白玉翎管、白玉搬指、大小荷包,赐予铿色巴图鲁勇号,赏穿黄马褂,头品顶戴,赏戴双眼花翎,封建威将军。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左宝贵奉命率领自己的奉军入驻朝鲜,抗击日军。其时将军叶志超因为虚报军功,因此被任命为援朝清军诸部总领,但是因为其人懦弱,所以在军中毫无威信可言。因为左宝贵资历高,且素有威信,所以他才是清军援朝诸部上下的实际统帅。
1894年9月15日,日军对平壤发起总攻,平壤保卫战开始打响,左宝贵率奉军防守平壤北面的牡丹台、玄武门一线。
当时的牡丹台,是朝鲜地势最高的地方,谁掌握了那里就更利于整个战局。因此日军统帅在发动总攻之前,老早就将自己的目光定在了牡丹台。所以左宝贵所在之处,是火力最猛,战场最为激烈的地方。日军第五师团的朔宁支队和第三师团的元山支队全力攻击牡丹台,兵力占进攻平壤日军的三分之一以上,战斗极为激烈。
发动战争自后,日军元山支队集中炮火向牡丹台外侧西北方两个堡垒开始了猛烈炮击,以掩护步兵冲锋。“宝贵自至城上指挥,我军力御之,倭人死伤无数”,尽管一次次被清军打退,但是日军在军官的督战下,拼死突进,集中至此的活力更为强烈,一时间硝烟四起,弹片飞泻。“此际彼我之枪炮声最为盛,硝烟与朝雾相混,几乎咫尺莫辨”。
清军在左宝贵的指挥下,拼死战斗,但终因敌方火力太猛,内重牡丹台和外重牡丹台相继被日军攻破。失去了内外两重牡丹台的清军,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却“仍坚阵应战”。在玄武门指挥作战的左宝贵,见牡丹台失守,“知势已瓦解,志必死”。“乃衣御赐衣冠,登陴督战”,“往来睨指挥”。营官杨某见城上危险,欲挽宝贵下城避,宝贵击以掌,并亲燃大炮向敌军轰击,先后“手发榴弹巨炮三十六颗”。
清军士兵见统帅不畏炮火,冲锋在前,便重拾信心,跟随主将作战。经过一次次拼杀之后,一飞弹袭来,击中清军火炮,大炮贴片贯穿了左宝贵整个肋下部位。宝贵负伤不退,裹创再战,血染征衣。不久,又一弹飞至,左宝贵中弹扑地,“将士趋视之,已洞矣”。就这样,一代著名爱国将领在异乡牺牲,尽管部下杨某想护着其尸体退走,但在激烈的战斗中,杨某也随之而亡,两人死后连尸体都不知所终,最后只在左宝贵家乡修建了一个衣冠冢,里面埋葬着左宝贵身前穿过的一双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