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被赐死真的是因为诸葛亮吗诸葛亮为什么要弄死刘备的养子

1740

对 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除了亲生儿子 、刘永、 之外,还有一个养子刘封。

刘封的结局是被赐死,虽然史料上说这是 的主意,但如果刘备对刘封不起杀心,诸葛亮不可能提出这种建议,刘备也不会听他的。

只能说刘备本就想杀刘封,才会诸葛亮一劝就听了。具体怎么回事呢?得从刘封的身世说起。

image.png

刘封是一名孤儿,自小被舅舅收养。舅舅家姓刘,据说也是汉室宗亲。刘备到荆州投奔 的时候,年纪挺大了,还没儿子。机缘巧合之下结识刘家人,来往一段时间后,收刘封为养子。

刘备很有识人之能,被他看中的刘封也不是泛泛之辈,长大后气力过人,精通武艺,成为刘备集团的一员猛将。刘备与 交战时,刘封跟着诸葛亮、 、 等人溯流西上进攻益州,所过之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屡立战功。

后来刘备攻打 占据的汉中,两军对峙时派出刘封向曹操邀战,气得曹操大骂,说你这卖鞋的小子,只会叫你的假儿子来挡你家太公么!等我叫我家黄须儿来打你。

“黄须儿” 是曹操的嫡次子,骁勇善战极得曹操的看重。曹操想让曹彰战刘封,足见刘封表现得很出色,否则不值得动用曹彰。

不过,曹彰日夜兼程的赶过来时,曹操已经退兵了,曹、刘两家第二代在战场上的正面对决并没有发生。

如此发展下去,刘封有可能成为蜀汉集团第二代中坚力量,在 、张飞、赵等人老去后,和 、张苞一起挑起带兵打仗的大梁。

但此时刘备已有亲生儿子,刘封的处境变得尴尬起来。

刘备当初收养刘封,是担心自己无后,把刘封当继承人培养,一旦有亲子,刘封的价值就下降了,甚至成为一种障碍。古代的收养关系是得到礼法承认的,刘封有刘备的继承权。

例如曹魏第三位 ,就是 的养子。虽然民间有传闻说曹芳是曹叡的亲生儿子,但在礼法中,他们就是收养的关系。曹芳能继曹叡之位,理论上来说刘封也能继刘备之位。

不管刘封有没有这个心,反正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当然了,在刘备有亲生儿子的情况下,无论是刘备还是他那些老兄弟都不可能让刘封上位,刘禅才是公认的幼主,大家看刘封的眼神十分微妙。

image.png

而这个时候,刘封还有了两个过失。

一是不助关羽。

关羽趁曹操调兵防备 ,发动了襄樊之战。围困樊城时,关羽多次向驻守在上庸三郡的刘封求助,都被他以“三郡初附,未可动摇”为由拒绝了。

那么刘封的理由成不成立呢?

成立!

房陵、上庸、西城三郡是从汉中郡划分出来的,汉中起初属于刘璋,后来属于 ,之后是曹操,也是曹操划分出三郡。几个月前才归了刘备,时间太短,百姓们还没培养出对刘备的忠诚度。

而且这片土地上,大军阀来来往往,实际上的统治者却是当地 、盘根错节的世家望族。刘备拿下汉中后,也不得不委任当地豪强申仪为西城太守、申耽为上庸太守,房陵太守则是益州降将孟达。

说白了,这些人对蜀汉没啥忠心可言。刘备也深知这一点,派刘封驻守上庸,稳定三郡局面。

如果刘封带兵援助关羽,很难说他们不会趁机背叛,汉中失守的后果太过严重,刘封承担不起,只能拒绝关羽。

image.png

二是导致孟达背叛蜀汉。

但是刘封万万想不到,势如破竹、威震华夏的关羽竟然败了。关羽的兵败导致了另一个不利刘封的情况:孟达率着四千部曲叛刘投曹,并且转眼当了带路党,领着魏将 和 来夺取上庸三郡。

申仪、申耽两兄弟果真叛了,刘封腹背受敌,面对孟达的劝降不为所动,拼死杀出一条生路逃回成都,然后就被刘备问责,说孟达是受不了他的欺凌才反的。

刘封 ,此前他的确和孟达有过争执,抢过孟达的鼓乐队。但他们的关系其实并没那么恶劣,如果孟达真的厌恶刘封,怎会给他写劝降信?

信中用词恳切,说刘封不是刘备亲子,却占据了亲子才能有的高位,君不君、臣不臣,必然被刘备身边的人离间,此战若是败了,必死无疑,只有反了才能保住一条性命。

从这里就能看出,刘封并不是孟达背叛蜀汉的主因。主因是什么呢?是关羽求助时,孟达大力阻止刘封出兵。关羽一死,他就觉得大事不妙,很可能被刘备迁怒,才赶紧逃了。

image.png

不得不说,孟达对刘备的分析挺正确的。

所以,不助关羽、导致孟达背叛都只是刘封之死的表面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刘备担心刘封的存在威胁到刘禅。

诸葛亮洞察了刘备的心思,也的确有这方面的顾虑,才以“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为由,建言刘备赐其自尽,提早为蜀汉政权清除将来会导致内部动乱的继承人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李渊是怎么被赶下皇位的?原因是什么

李渊是怎么被赶下皇位的?原因是什么

从牢狱中走出的天子,汉宣帝在位时有多少功绩?

从牢狱中走出的天子,汉宣帝在位时有多少功绩?

邻国西夏崛起,为何宋仁宗却非常高兴呢?

邻国西夏崛起,为何宋仁宗却非常高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