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卢思道的生平卢思道在隋史中的文学地位
1975
卢思道是北朝隋之际的诗人,他擅长的是古诗、乐府两大类,这两类诗的风格迥异。卢思道从小就很聪明,在他20岁的时候,北齐左仆射杨遵彦将卢思道推荐给了当时的朝廷,于是卢思道就成为了一名伴随皇帝乘马乘车的近臣。从此就开始了他的官场之路。
卢思道一生经历过朝廷的更迭,做过很多官,但是却都是官职很小的官位。一开始他入司空府,行参军事,兼员外散骑侍郎到后来的丞相府西閤祭酒,因为他泄露了机密。接着他又历任太子舍人,司徒府录事参军、京畿主簿、给事黄门侍郎,待诏文林馆。在公元577年的时候,那时还是北周武帝宇文邕执政时期,当时宇文邕灭了北齐,把卢思道留下来任职开府仪同三司。隋文帝杨坚称帝后,卢思道仗着自己有才能又有权势,被其他人嫉妒污蔑,官途一直不通顺。隋文帝派他出使陈国,遇上了卢思道母亲去世,卢思道于是守孝三年。守孝期满的时候,卢思道复出任散骑侍郎,行内史侍郎事。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卢思道一直官途不顺呢?
卢思道是一个很自傲和固执的人,曾经有一个叫刘松的人,是个专门镌刻碑铭的,手艺很不错。一次,卢思道背着手斜着眼看一边正在做碑铭的刘松,态度很是傲慢,激怒了刘松。于是刘松就故意刁难卢思道,他随意指了一块已经完工的碑铭让卢思道解释是什么意思。卢思道看了半天,沉默的走了,身后传来刘松的讥笑声。卢思道被刘松伤了脸面,发誓要刻苦学习报复刘松。为了这件小事,卢思道专心学习,还拜了当时有名的“北朝三才”之一的邢劭为师。学成归来后,卢思道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奚落当时的刘松。他用这几年所学的知识作了一篇华丽的文章,结果刘松装无辜表示自己看不懂。卢思道骄傲的说“你以为我这些年什么都没做吗?我一直刻苦努力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现在你能看懂吗?”
学成后的卢思道的才能真的很不错,在北齐文宣帝高洋驾崩的时候,朝廷广征挽歌。当朝的许多文人都参与进来,但是一个人被选上的最多也就一两首,而卢思道一人就被选上了八首。就因为这件事,有人将卢思道称为“八米卢郎”。
这么有才华的一个人在官场上怎么就那么不顺呢?这是有原因的。卢思道这个人虽然有才,却恃才自傲,古板固执,导致了官场上屡屡得罪人。隋史上对卢思道的评价是“不持操行,好轻侮人”。《北史》中有一件事情能够证明这一点。那时候是北齐天保中期,朝廷刚刚编撰而成了前朝的史书典籍,卢思道说话肆无忌惮,讲了许多坏话,但每次都会受辱而归。另外,有一次卢思道的母亲生了重病,卢思道请了假回到家里探望母亲。卢思道到了家里发现有亲属和相亲去参加叛乱了,卢思道二话没说竟然也参与了进去。后来这次叛乱被平定,卢思道本来是应该被处死的,但是当时率军平叛的人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弟弟宇文神举,他素来爱才惜才,所以就没有处死卢思道。
卢思道的一生经历平平,但是他的诗词却是不凡。他的代表作《听鸣蝉篇》词意清切,既抒发了乡愁,又表达了对权贵奢靡生活的批判。《从军行》是一首古代边塞诗中的佳作。卢思道的诗词长于七言,对仗工整,善用典,有气势。他开初唐七言歌行的先声,在北朝后期和隋初有较高地位。除了诗作,卢思道还著作有《北齐兴亡论》和《后周兴亡论》等史论。
纵观卢思道的一生,虽然没有做什么坏事,官途一直低迷,但是他留下的作品对后朝是有一定的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