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清朝守陵人的待遇是什么样的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守陵人的
2252
对 守陵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换种角度来说,看似宏伟巨大的帝 墓,其实只不过是盗墓贼眼中的后花园; 学家眼中的博物馆;老百姓眼中的“小坟包”,但却是守陵人眼中的生生世世。
厚葬是我国从古至今的一种风俗传统,尤其是对于帝王而言,他们的陵墓更加豪华,自然,厚葬也带来了陵墓被盗的风险。为了防止被盗,每个朝代都会安排守陵人,清朝自然也不例外。
清朝帝王虽然不是 ,但早已经接受了汉文化,他们对自己陵墓同样十分重视,不仅要修建大型陵墓,还要选拔守陵人家族守护皇陵。
根据历 载,从 开始一直到 ,都是由活埋生人的殉葬方式来守灵, 从汉代开始,“生人活祭”这种残忍的殉葬方式被禁止,直至唐、宋二朝都没有再 用这种陋俗。
当“生人殉葬”这类违反天理的轨制逐渐被历史的车轮所淘汰时,“大明第一狼人” 又重新复开,再一次拖慢了人类文明前进的脚步,直到大清 执政时,才彻底废除以人作为祭品的守陵习俗。
从康熙皇帝开始,清朝的皇陵全部安排由活人来进行守护,守陵人必须有一定的政治背景,普通老百姓是不肯能成为守陵人的。
守陵人的规模大约在百人至千人之间,当陵墓建成后, 会挑选出一个管理守陵人的领导,然后再根据皇陵的规模来选拔守陵人,守陵人的队伍最多时能达到千人以上。
他们吃着皇粮,衣食无忧,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就是守卫皇家陵墓。
换种话说,清朝时期的守陵人相当于“国家公务人员”,有稳定的工作,有稳定的收入,简直就是一个铁饭碗。
清政府对守陵人身份的把控十分严格,一般来说,守陵人必须是 子弟,甚至是皇室宗亲, 时期八阿哥、十阿哥就曾被雍正发配到埋葬康熙皇帝的景陵去守陵。
在陵寝里面也分礼部、内务府、工部、八旗兵、绿营兵、事务衙门等部门,他们分别负责祭祀时的文案策划、日常打扫和陵墓安全的守护。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因此,清王朝的祭祀活动非常的繁琐隆重。而之所以要采用八旗子弟来守墓,除了祭祀典礼采用的都是满文以外。更重要的是,八旗子弟才是清廷最信任的“自己人”。
守陵人的工作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守陵人除了负责保护皇陵之外,还要负责维护好皇陵的基本治安,时时刻刻防备盗墓贼挖坟掘墓。不仅如此,守陵人还要随时监管皇陵的卫生情况,如果把皇陵搞得像厕所一样,守陵人恐怕就要去奈何桥跟 打牌了。
每年皇帝都会亲自前往皇陵主持祭祖,守陵人必须组织好人员演练接待皇帝的礼仪,和安排随行人员的住宿伙食,以及筹备陵墓的维护计划。
如果守陵人的工作受到了皇帝的褒奖,内务府将会拨出一笔较为可观的赏银打赏守陵人,因为负责保护皇家陵墓的主要机构是内务府,守陵人只不过是提内务府打工的基层人员。
守陵人待遇非常优厚,他们一年的收入要比普通老百 很多,大约每年几十两银子,并且满人还能按月领俸银。除去固定的俸禄外,朝廷还会赏赐守陵15年以上的守陵人田产。
当时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大口小口每月一斗”,也就是说,无论是家中的大人或者是小孩,每个月都能从朝廷那里拿到一斗粮。
1912年,清政府那腐败封建的根须,被自由民主的革命连根拔起,大清灭亡后,曾经守护皇陵的守陵人依然在那里,但他们拿不到以前那样的待遇,更没有之前的地位。他们开始了监守自盗,许多文物被盗卖。许多守陵人因为领不到俸禄,干脆纷纷离开,只剩下因为信仰和无处可去而留下的为数不多的守陵人,那是皇陵最黑暗的一段时间。
而经历了 浩劫之后,皇陵管辖逐渐规范化,政府化。这些守陵人,也被赋予了崭新的使命。
或许是世世代代守护着皇家陵墓的守陵人无法彻底地放下这种延续了几百年的情怀,即便大清已经灭亡,他们依然守护在关外三陵附近,默默的坚持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信仰。当然,也有着现实的原因,他们世代居住于此,家宅地产都在这里,也没有其他的地方去。
2015年,央视记者来到永陵镇,访问中国最后的一代守陵人赵德新,依照赵德新拿出的家谱来看,他是正统的皇室宗亲。他的祖先是 的伯父安布里,由于他的祖先惹怒了努尔哈赤,所以被惩罚世世代代都要守护皇陵,但他无儿无女,已经是最后一代的守陵人了。
时代在进步,历史的大浪回淘尽过往的时光,守陵人是封建社会的残党,注定会被文明淘汰。尘归尘,土归土,赵德新老人之后,恐怕不会再有守陵人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