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乾隆文字狱和朱元璋的“冤狱”相比谁才是不讲道理的主
2901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 和 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冤狱”不需要理由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朱元璋和乾隆一样,都是喜欢制造冤狱的主儿。
但是呢,他们的侧重点又不—样:
乾隆喜欢弄“ ”,那是借不顺眼的字眼杀人,从道理上来讲还挺像那么回事儿。

朱元璋呢,无非就是有几个酸儒拍马屁,用的词碰到朱元璋的忌讳——曾经做过和尚啦、是造反起家啦之类的,于是把他们拿来砍头。

但你要真计较起来,这样借口和“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比一比,那真是一点文化涵养都没有!

老朱的冤狱罪名大都是谋反,当然,那多半也是“莫须有”的谋反。毫不夸张的说每个被杀的人,那真是比 还冤!窦娥的冤,毕竟是人家把凶手的罪名栽赃给她的,临了还能喊一声“冤”。

而朱元璋的“冤狱”,连苦主都没有一个,只是看见所谓的“凶手”成千上万地被杀掉,完事之后,还要把他们的口供汇编成《逆臣录》,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

另类的“冤狱”逻辑
你比方说“胡蓝之狱”——胡惟庸和蓝玉!
你别看他俩一文一武,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去。给老朱这么一琢磨,罪名还都是一样的——谋反!谋反的依据,就是有人指证。只要有人指证了,也别管什么其他的 了,就这么定下了!

这罪名一旦成立,接下来就是“造势”了。
胡惟庸是宰相,牵扯到的人多,为了让案子更加骇人听闻,在谋反之外,老朱又给他安了一个“通敌”的罪名。

明初的外患,主要是元朝的残余势力,所以,胡惟庸就被判跟蒙古人有勾结。当然,这也不需要从蒙古人那里找什么证据,有人指证,就足够了。
这个证人是谁呢?说出来还有点可笑,是一个从没到过北部边疆的江苏人,名叫封绩,让他指证胡惟庸跟蒙古人有勾搭。

后来连老朱都觉得说不过去,就干脆把这个叫封绩的人改了户口,不仅如此,还把他的祖宗也改了,说他是元朝遗臣。

既然是遗臣,按道理只能指证过去的事,而过去,连明太祖朱元璋都是元朝的子民,通敌又从何说起?这老朱就不管了,反正,所谓的通敌也好,谋反也罢,本质上都是死罪。

别问那么多为什么,你死就完事儿了!
结语
先被视为该死,然后就有了罪,这是朱元璋制造“冤狱”的一贯逻辑。在这种逻辑下,老朱执政三十年制造了许许多多的“冤案”,尤其是到了后期,明眼人都明白,那是老朱在给他 铺路。但是他没想到的是,也正是他杀光了朝廷的可用之才,才导致 敢发动“ ”。
制造了一辈子的“冤案”,结果最大的一宗落到了自己孙子的头上,这大概就是历史的滑稽之处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