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帝为何独宠孝全成皇后?她有何魅力?

3915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 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提起孝全成皇后 ,很多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 帝的生母 钮祜禄氏。甚至理所当然地认为,孝全成皇后出自孝圣宪皇后家族。既然是出身 家族,又 祜禄氏、和清王朝的“开国五大臣”之一额亦都同姓,拥有这样的家族背景, 帝对他自然另眼相待!

image.png

此钮钴禄非彼钮钴禄

众所周知,清高宗的生母孝圣宪皇后出身清王朝著名的勋臣世家钮祜禄氏家族,虽然是旁支、且已经没落了,但其曾祖父额亦腾与额亦都好歹也是叔伯兄弟,孝圣宪皇后也算得上是出身名门了!但我们必须注意到一点,额亦都、额亦腾这些叔伯兄弟的后裔后来都被编在了镶黄旗满洲的牛录之中。包括 、 钮祜禄氏、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和孝圣宪皇后等等,旗籍都隶属镶黄旗满洲。

但是,孝全成皇后不同,她出身正红旗满洲。她家这一支比孝圣宪皇后家那一支与额亦都的血缘要疏远得多!至少从额亦都的四世祖索和济巴颜开始,孝全成皇后家这一支便与额亦都、孝圣宪皇后家那两支分家了……换言之,孝全成皇后与孝昭仁皇后、孝圣宪皇后没有什么关系,或者说只是早已出了五服的同宗而已。说清宣宗宠爱孝全成皇后是因为其曾祖母孝圣宪皇后或者是因为额亦都-遏必隆钮祜禄氏家族,显然有些牵强附会了。

孝全成皇后的背景

虽然孝全成皇后不是出身清王朝的勋臣世家——镶黄旗满洲额亦都-遏必隆钮祜禄氏家族,但她也算不得是出身小门小户。其曾祖父成德曾经担任过清王朝的驻藏将军(驻藏大臣前身),祖父穆克登布战死沙场、被“加予轻车都尉世职,并为二等男爵”。父亲颐龄承袭二等男爵并担任过驻防将军,部分史籍记载为苏州驻防将军,但有待商榷。清王朝的 驻防将军驻地中并没有苏州,因此,要么是误记,要么是临时差遣。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孝全成皇后的父亲是武职高官无疑!最起码男爵本身就已经是正二品了……

孝全成皇后的崛起

有人说孝全成皇后之所以受到清宣宗的宠爱,是因为家族背景,但个人持保留态度。且不说世袭男爵在清王朝并不是什么高级爵位、其上还有公、侯、伯、子四级,就算她曾祖父的驻藏将军和父亲的驻防将军职务,也谈不上多么“位极人臣”!至于家族背景,她家这一支与额亦都-遏必隆钮祜禄氏家族的血缘也已经远得可以忽略不计了。这一点从孝全成皇后入宫时只被封为了全嫔也能看得出,相比遏必隆庶出的女儿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入宫即直接封妃,足以说明一切了。

但是,和孝全成皇后一起入宫的女子大多只被封为了贵人,而她却直接被封为了全嫔,可见清宣宗对她还是另眼相待的。既然家族背景不是原因,那就只能有一种解释了,清宣宗喜欢她,不是吗?正所谓“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从孝全成皇后的画像来看,这个女人长得并不算漂亮,那么就只能是性格方面的原因了。

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幼年时,其父正在苏州为官。换言之,钮祜禄氏是在苏州长大的。这对钮祜禄氏的性格养成肯定是有影响的。看惯了“东北大妞”性格的 女子,突然遇上兼具江南女子婉约、柔情的钮祜禄氏,清宣宗自然“免疫力”全部崩盘……清王朝的 对于“江南女子”历来都是缺乏“免疫力”的! 帝对自幼在江南长大的孝献端敬皇后 如此、清高宗对来自江南的 亦然……这或许就是孝全成皇后受宠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道光二年,钮祜禄氏入宫、被封为全嫔。次年即被封为了全妃,一年之后又晋封全贵妃,成为了后宫之中地位仅次于 佟佳氏的女人!清制,皇后在世不设皇贵妃,贵妃之位仅次于皇后。道光十三年,孝慎成皇后去世,同年钮祜禄氏便被册封为了皇贵妃、摄六宫事,成为了副皇后、代理皇后。次年,钮祜禄氏被清宣宗正式扶正、册立为了皇后。

image.png

综上所述,清宣宗钟情孝全成皇后应该与其家族背景无关。毕竟她家这一支钮祜禄氏和清王朝的勋臣世家钮祜禄氏血缘太过疏远了!其父颐龄的职位也谈不上有多高,还够不上让堂堂皇帝清宣宗另眼相待。

个人认为,孝全成皇后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还是因为清宣宗的真爱,皇帝也是人,特别喜欢一个女人不是太正常了吗?这或许和孝全成皇后自幼在苏州长大也有一定关系关,她具了“东北大妞”的旗人女子性格和江南女子的婉约、柔情,而 的皇帝对这类女子几乎都是缺乏“免疫力”的,清宣宗迅速“沦陷”并不奇怪。清世祖为何钟情孝献端敬皇后董鄂氏?难道也是因为家族背景吗?她的背景比 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那俩皇后侄女、侄孙女弱太多了吧?皇帝也是人,喜欢一个人从来都是不需要理由的,清宣宗也一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夏朝政治:以父权家长制为核心

夏朝政治:以父权家长制为核心

日本战国时代到底是什么样的和中国的战国时代差距有多大

日本战国时代到底是什么样的和中国的战国时代差距有多大

西汉王朝末期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孔光的贡献

西汉王朝末期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孔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