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靖难名将朱能:曾救朱棣一命,可惜37岁就英年早逝
252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小编来说说朱能的故事
公元1402年,燕王 攻入南京,登基称帝。因为燕王是靠武力夺取天下,因此登基后肯定要大封功臣。《 》云:
(丘福)敢战深入与能埒,(朱)能于诸将中年最少,善战,(张)玉善谋,帝倚为左右手。
当年朱棣从北京起兵南下,身边最依仗的人除了 外,就是丘福、朱能、张玉3位武将。其中,丘福勇猛,一路充当先锋官。张玉善谋,一直为朱棣出谋划策,而朱能年纪最小,英勇善战,一直跟着朱棣,是朱棣的得力将领。
朱棣称帝时,张玉已经战死,在封赏众将时,丘福被封为淇国公,为靖难第一 ,朱能被封为成国公,为第二名将。张玉被追封为 。六年后,张玉的儿子张辅因攻打越南有功,被封为英国公,这四人,被合称为“靖难四公爵”。
在古代,武将所追求的归宿,不过是 ,战死沙场。巧合的是,“靖难四公爵”最后都死在了战场上,无一人“善终”。最最遗憾的是,其他三位公爵是真正死在战场上,只有朱能一人,是死在去战场的路上,还未交战,便病逝途中,成为朱棣一生的痛。
朱棣登基时,曾评价朱能:
辅吾成大业者,(朱)能也。
平心而论,朱棣能够以 的身份战胜建文帝,最终登基,除了运气成分外,有很多人都功不可没,例如姚广孝、丘福、张信等人,但朱棣唯独对朱能有过如此高的评价,可见他对朱能的认可。
朱能,字士弘,安徽怀远(属蚌埠)人,他虽然 ,但和 没有血缘关系,他的父亲早年曾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立过小功,被封为“千户”。朱能长大后,子承父业,被任命为燕山中护卫副千户,成为朱棣的核心护卫之一。在朱棣的带领下,朱能多次前往草原击杀蒙古残部,多年的历练,让年轻的朱能有一种异于常人的勇猛和忠诚。
建文元年,建文帝对各大藩王步步紧逼,周王被贬,湘王自杀,朱棣非常着急,此时,朱能等人劝朱棣起兵。当年七月,建文帝派谢贵、张昺等人设计活捉朱棣,不料消息被张信偷偷泄露给朱棣。朱棣召来朱能、张玉,让二人埋伏在府中,等谢贵、张昺入燕王府,立即将其擒杀,然后,迅速夺取北京的防卫力量,控制北京城。
接下来, 爆发,朱能跟着朱棣先迎战 ,在真定之战中,朱能仗着一身肝胆, 约战耿炳文,最终将耿炳文击败,斩杀3000多人。随后,建文帝更换 为将,朱能在郑村坝轻易将李景隆击败。
建文二年,朱棣攻打济南,济南守将 的铁血防守,让朱棣寸步难进,朱棣在攻城期间,一度陷入盛庸的炮火包围,大将张玉在此战中壮烈牺牲,朱能本来已经率领小队人马杀出重围,看到朱棣没有出来,又调转马头杀到炮火之中,冒死带着受伤的朱棣从侧翼冲了出来。《明史》曰:
事急,(朱)能帅殊死斗,翼成祖溃围出。
这一战,朱棣损失了张玉,还差点丢了性命,多亏了朱能舍命相救,否则,靖难之役从此便结束了。
建文四年,朱棣再度率兵南下,连战连捷,但在淝河之战中,被南军名将平安成功阻击,北军大将王真战败自杀。众人都劝朱棣退兵休整,唯有朱能拔剑霸气说道:“当年 十战九败,最后还能取得天下,如今我们连战连胜,岂能因败这一场便退兵。”
朱棣听完朱能的话,深受鼓舞,一鼓作气,击败平安。随后盛庸扼守淮河,朱棣为了渡河,派朱能、丘福二人率领一百多敢死队,沿着淮河向西步行20多里,趁着天河偷渡淮河,袭击盛庸的战舰。最终,朱棣顺利渡河,下扬州,直逼南京。
纵观靖难之役的整个过程,几乎每一场战斗都有朱能的参与,他不仅是朱棣的救命恩人,更是整个战略的坚决执行者,在艰难的时候给大家信心。因此,朱棣登基后,封朱能为成国公,赐免死铁券。在当时的功臣排名中,朱能名列第二,仅次于“靖难先锋官”丘福。
朱能出身军汉之家,机缘巧合成为朱棣心腹,随朱棣南下,33岁便成为一代名将, 。在永乐一朝,朱能功高却不自傲,他为人忠厚,治军严厉,无人不服。遗憾的是,这样一位英雄将领,在4年后便早早陨落了。
永乐四年,中南半岛的安南国(今越南)屡次挑战 的权威,朱棣忍无可忍,打算派大军攻打安南。在挑选主帅的时候,朱棣认为,若论能力,朱能最合适。于是,主力派朱能为征夷主帅,以张辅、 为副将,挥军南下。临行前,朱棣亲自到龙 朱能送信,对朱能信心十足。
朱棣对朱能打仗的能力毫不怀疑,唯一担心的却是朱能不能适应南方的瘴气气候。不曾想,朱棣最担心的一幕发生了。
当朱能率领大军刚到广西的时候,便生了一场大病,还未等朱棣把太医派到军中,朱能病逝的消息便传回南京。远征安南,尚未踏入安南境内,朱能便死在半路上,享年37岁。
朱棣得知朱能病逝,一时难以接受,悲恸数日。最终为朱能废朝五日,追封东平王。一代名将,因 死在行军途中,朱能之死,对朱棣、对明朝都是极大的损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