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洪承畴为调节明清两朝矛盾费尽心机!如何评价洪承畴的历史地位?
2138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如何评价 的历史地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为兼仕明清两朝的大臣,洪承畴的仕宦生涯长达42年,其中作为清初“夙望重臣”的16年,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历史阶段,他在这期间的政绩,成为我们研究其历史地位的主要依据。
洪承畴在明末清初时期,为调解满汉矛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元年(1644)五月二日,洪承畴随 进入北京,引导清军入关有功,即已实际上在内院协助多尔衮办理机务,并于6月1日被正式任命“仍以 兼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同内院佐理机务”,遂为秘书院 ,从而跻于清初重臣之列。此前清廷一直没有给洪承畴委任官职,仅以顾问备用而已。但不管是否有其位,洪承畴均能为缓和民族矛盾尽力而为。
洪承畴和多尔衮
皇太极当政期间,曾就与明朝“讲和”的问题询问过洪承畴一件事。为了巩固和加强统治,皇太极自即位以来曾多次向明朝呼吁和谈,以缓和日益紧张的满汉民族矛盾。 帝后来迫于松山、锦州被围多时的不利形势,才同意议和,并派使臣到沈阳谈判。但皇太极对 敕书上所盖的 之宝大印有怀疑,拿不定主意,就叫洪承畴辨别真假。洪承畴看后说:“此宝札果真。昔壬中年,皇帝征察哈尔时,张家口沈巡抚六月二十八日盟事之事,明国皇帝亦没有悉知之,但为文臣浮议所惑,故将沈某罢巡抚之任,后来复命会议和事,又为诸文臣所阻,逐寝其事。此次请和,决非虚语。”
洪承畴的助力,从而解除了皇太极的疑心,促成了和议的利进行。后来只因明朝文臣所阻,和谈活动再次中止。
崇祯皇帝议和
清兵入关,顺治帝和多尔衮采纳了洪承畴、范文程等汉官的“不扰百姓”的建议,从而避免了动乱,赢得了民心。
顺治元年四月,清廷大举南伐,摄政王多尔衮亲自出马,洪承畴随军前往。当清军进抵辽河时,传来了 已攻占北京、崇祯帝自缢身亡消息。
崇祯皇帝自缢万寿山
面临形势的重大变化,多尔衮急忙“以军事咨洪承畴”。洪承畴认为应抓住机遇,加速进军,“流寇(指李自成农民军)可一战面除,字内可计日而定”,并提出清军应采取的战略战术。针对清军过去进关掠存财物人口、任意屠城的恶习,洪承建议:宜先过官宣布王令,示以此行,特扫除乱逆,期于灭贼,有抗拒者,必将诛戮,不屠人民,不樊庐舍,不掠财物之意。仍布告各府州县,有开门归降者,官则加升,军民状毫无犯;若抗拒不及者,城下之日,官吏诛,百姓仍予安全。
洪承畴
洪承畴的建议得到采纳,七天后清廷明令:今入关西征,勿系无辜,勿掠财物,勿焚庐舍,不如约者罪之。
清廷“勿杀无辜,勿掠财物,勿楚声合”政策的宣布与实行,有效地保护了广大 人民的生命财产,极大地缓和了满汉民族矛盾。各地地方官和绅士望风而降,清军有经过战斗即顺利进入北京,为 如关统治奠定了良好的开端。多尔衮人京后,根据范文程、洪承畴等汉臣的建议,采取了一系列安定北京城的措施,并博取汉族地主阶级的欢心,如将兵马屯于城外,不许官兵骚扰百姓;对归降清朝的故明官变或复其官,或晋升;令官史军民为明朝崇祯帝发丧等等。这些措施有助于解除北京人对清军的顾虑和反感。至于激起北京人愤怒的勒令剃发的错误决定,也能及时改变,并向兵部传谕说:予前因归顺之民,无所分列,故今其雉发,以别顺逆,今闻甚拂民愿,反非予以文教定民之本心矣。自兹以后,天下臣民,照旧束发,悉从其便。
历史发展证明,清朝强迫汉族人民改变久远的风俗习惯,限期剃发,极大地伤害了汉人的民族自尊心,成为激化满汉民族矛盾的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
清朝统一北方,仅用了短短的一年,而后来统一南方,则用了整整17年,其根本原因就是多尔衮于清军进入南京后,再次颂布 。剃发令带给清朝统治者的灾害,其影响直至200多年后清朝的统治被推翻。多尔衮在进入北京之初,头脑还比较清醒,能审时度势,采纳洪承畴等汉臣的正确意见,及时收回首次剃发令,避免满汉民族矛盾激化,使刚入关不久的清军能在北方站稳脚跟,进而南下以统一全国,意义很大。
强迫汉人留辫子
为了缓和满汉民族矛盾,促使满汉民族融合,加强满汉地主阶级联合统治的思想文化基础,洪承畴还积极推动 统治者学习先进的汉文化。
顺治元年十月,洪承畴等汉族内院大学士以中原王朝的整套仪礼,导演了顺治帝在北京的登基大典,从而对满洲统治者进行了一次汉文化的洗礼。洪承畴等汉官还于顺治二年(1645)三月建议顺治帝“习汉文,晓汉语”,其奏言日: 帝王莫安天下,必以勤学修德为首务。故金世宗、 皆博综典籍,勤与文学,至今犹称颂不衰。皇上承太祖、太宗之大统,聪明天纵,前代未有。今满书俱已熟习,但帝王修身治人之道,尽备于六经。一日之间,万几待理,必习汉文,晓汉语,使上意得达,而下情易通。伏祈择满汉词臣,朝夕述讲,则圣 ,而治化日光矣。
在洪承畴和其他汉官的推动下,顺治帝和一些满族大臣日益重视和倡导学习汉文化,尊孔崇儒,并在满洲 中逐新形成“各令子弟专习《诗》、《书》,为有讲武事者”的社会风气,更多的汉人得到重用,满汉地主阶级联合统治的基础进一步加强。
洪承畴在清兵南下期间,为避免战争霍乱,极力劝阻错误策略,努力推行“惠民”政策。为缓和满汉矛盾做出了不懈努力。
顺治二年五月,清军占领南京,明福王 灭亡,随之又连下常州、苏州、太仓、松江、嘉兴、湖州、杭州等地。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多尔衮等满洲贵族,不听洪承畴等汉官的劝告,又以顺治帝的名义下达剃发令,再加上入关后,清政府颁布的圈地令、投充令等,这种民族高压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于是以民族矛盾为主体的抗清斗争高涨起来,遍及江南各地的反剃发斗争尤为激烈。为了缓和民族矛盾、平息江南地区的抗清力量,清廷任命洪承畴这位可赖以“保厘南土”的“股肱”,以原官总督军务,招抚江南各省地方。为安抚江南,朝廷还颁布“以恤民(新附地方)为第一义”的“恩诏”,其主要内容有减轻民赋、赦免罪犯、宽待前敌、严恶贪污、打击势豪等。洪承畴不但是该“恩诏”的起草者之一,而且是主要的实施者。
洪承畴
是年八月初,洪承畴到南京赴任,面对十分紧张的局势,他采取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策略来平定抗清斗争,尽可能减少江南广大汉族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占领徽州是洪承畴到江南的第一仗,尽管徽州的民众抵抗得很激烈,但并没有象向多占领扬州、嘉定等城市那样屠城,对反抗者加以报复,而是令军队“驻营城外,不令一兵入城,出示安民,市肆如故”。一反作以往清军南下的野蛮屠城政策,既为清初的统一作出了贡献,又有了利于减缓民族矛盾。在进军福建时,洪承畴成功地招抚了掌握着隆武政权军政大权的 ,使清军不劳一矢地顺利进入福建,为福建避免了一场灾难性战争,这“无论对清朝的统治,还是对福建的百姓来说,都是有好处的”洪承畴招抚江南的任务,除总督军务外,还有兼理粮饷,及征收赋税,但当时江南经济的残破状况清廷并不了解。因此,洪承畴就如实向清廷反映受兵灾损失严重的县里灾难情况,建议朝廷减免赋税。这也是洪承畴为缓和因强制剃发而出现的尖锐民族矛盾的又一重要措施。
到顺治四年(1647)底,江南局势基本平定。顺治十年(1653), 和李定国领导的抗清力量,汇合南明力量,在湖广、西南地区再次掀起抗清高潮。面对严峻的不利局面,顺治帝认为洪承畴”前招抚江南,奏有成效,必能肃将联命,绶靖南方”,又特任他经略五省。根据所经略地区少数民族众多、风俗习惯独特、社会经济落后等实际情况,洪承畴把争取各少数民族对满族建立的清朝臣服,作为完成统一的一大关键。洪承畴认为:惟是进取大事,首以收拾人心为本。欲收拾人心,先以约官兵秋毫无扰为本。
开清第一功
洪承畴是中国古代一位十分不幸的政治家。为何如此评价呢?
洪承畴生前仕明时,因镇压农民起义军而逐步成为明朝重臣,被学者认为是一段不光彩的历史。仕清后又一直处于历史的夹缝中,虽为清初重臣,但活得很累,当经略五省的任务即将最后完成之际,他已是“右目久已失明,左目今全昏聩”,只求顺治帝“特赐允放,俾得稍加调理,不至全成废人”。这固然是殷繁的军务所导致,但与其降清后长期经受这难以言喻的心理压力也有很大关系。
洪承時退休后,颇受冷遇,起居谨慎,闲居京城,十分失意,四年后即离开了人世。洪承時逝世后,仍难以 于 ,身后又多遭非议,甚至被骂为“汉奸”,“盖棺”而难以“论定”。
洪承畴
洪承畴又是一位有幸的政治家,此话又怎讲?
作为明臣的26年,洪承畴值得肯定的地方甚少,而背明仕清,使他有机会在清初的历史舞台上继续施展其才略,为中国社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从而为我们对他的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平心而论,如果我们不囿于“忠臣不事二主”的封建传统观念,仅因洪承畴曾臣事明清二朝而称之为“贰臣”,倒也没有什么不对,但如从评价其在清初统一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角度出发,则称之为清初“夙望重臣”较为允当。
目前对洪承畴评价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其被俘后降清的气节问题,这个问题还可以继续讨论。笔者认为,在谈论洪承畴的历史地位时,有必要强调两点:其一,洪承畴降清一事,是发生在中华民族内部的民族斗争之中,今人如还继续骂他是“汉奸”,显然是不合适的;其二,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就奠定洪承畴清初“夙望重臣”历史地位的招抚江南、经略五省等重大军事行动而言,当时清朝统一全国的形势已经明朗,因此称这时洪承畴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表现是顺应统一大势,并无不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