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钟会和邓艾手里掌握20万兵马卫瓘仅一千人是除掉他们两人的
2054
很多人都不了解卫瓘除掉钟会 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263年8月, 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 率领18万精兵三路攻蜀。其中,还有一位特殊人物——卫瓘,以监军的身份监督邓艾、钟会,代理镇西将军军司,统兵一千人。
蜀国灭亡之后,钟会邓艾出现异动,其中钟会密谋造反,割据蜀国故地为王,但这两人掌兵20余万,而卫瓘仅有一千兵马,双方兵力严重不对称,为何最终卫瓘却一举除掉他们两人?
263年9月,魏国正式全面发动攻势,蜀国在姜维布置之下,节节抵抗节节后退,先后丢掉汉中等地,最终在剑阁的剑门关,与钟会诸葛绪形成对峙。
钟会先是发告《移蜀将吏士民檄》,劝蜀地军民投降,随后致书于姜维:“公侯以文武之德,怀迈世之略,功济巴、汉,声畅华夏,远近莫不归名。每惟畴昔,尝同大化,吴札、郑乔,能喻斯好。”但钟会心理攻势没有效果,战局持续僵持。
由于蜀军据险而守,魏军攻关不克,又是孤军深入,运粮不便,于是钟会便商议退兵。但这时邓艾提出了一条奇策,即 、直取成都。最终,邓艾率军三万,越过700余里无人区,一路横扫蜀军而兵临成都城下,在谯周劝告之下,后主 投降,并要求姜维投降。
至此,蜀国灭亡!但灭蜀之后,钟会、邓艾不仅声望正隆,而且手握重兵20余万,只有区区一千兵马的卫瓘,如何一举除掉这两个军事天才呢?
灭蜀之后,邓艾希望一鼓作气灭吴,提出一系列建议,为刘禅请封扶风王,擅自承制拜官,引起了司马昭的不满。司马昭让监军卫瓘告诫邓艾:“此事应上报,不宜马上实行。”
但邓艾再次上书,其中一句话提到:“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专之可也。”意思是《春秋》有这样的话,大夫出守外地,如果遇有保 家、有利国家的事,专断是可以的。
因为邓艾自大而独断专行,钟会与卫瓘趁机密奏司马昭,称邓艾有反状。对于鸠占鹊巢曹魏政权的司马家族而言,对这种独断专行非常敏感,于是立即下诏让卫瓘用囚车监禁邓艾入京。
灭蜀之功,邓艾最大,且邓艾将兵三万余,卫瓘捉拿邓艾并不轻松。更为重要的是,阴谋割据一方的钟会,其实施展的是 之计:卫瓘捉拿了邓艾,而邓艾兵马杀死卫瓘,再把卫瓘之死作为邓艾谋反的罪证之一。
卫瓘心知肚明,但又不能拒绝,便去了成都。连夜赶到成都之后,卫瓘立即向邓艾手下兵马宣称:“奉诏捉捕邓艾,其余的人一概不予追究。如果向朝廷军来报到,爵位赏赐就和之前一样;如果胆敢不出面,就诛灭他三族。”
第二天天亮时,邓艾属官全部到来,唯有邓艾还在睡觉未起,于是邓艾父子轻松被抓。
邓艾被擒之后,一些忠心的属将想要营救邓艾,率领兵马来到卫瓘军营。这时,卫瓘穿着轻装出来迎接,假称正在写奏章,要为邓艾的事申辩,诸将听信他的话,于是停止营救邓艾。
邓艾被捕后,钟会于蜀中一人独大,与希望恢复汉室的姜维联合发动叛乱。
起初,钟会打算派姜维率蜀兵出斜谷,占领长安,再派 经陆路、步兵经水路,攻打孟津、洛阳,夺取天下。但由于司马昭有相应布置,所以事不可为,只能退而求其次占据巴蜀,割据西南。
264年正月15日,钟会来到成都,决意谋反。第二天,钟会便以为郭 致哀为理由,将胡烈等将领请至蜀国朝堂,趁机将其软禁,出示废黜司马昭的所谓太后遗诏,并举兵叛乱,但手下很多将军并不服从,于是钟会关闭了成都城门,导致成都内外骚乱四起。
这时,姜维建议屠杀牙门骑督以上官职的人(最终预谋趁机杀掉钟会,恢复蜀汉),但钟会犹豫不决,反而与卫瓘商量,在木片写上“欲杀胡烈等”给卫瓘看,希望卫瓘出头,卫瓘却坚决不答应。
钟会为了逼迫卫瓘作出决定,当夜他们两个不能合眼,各自握刀于膝盖上。
巧合的是,卫瓘去上厕所时,碰到胡烈原本的亲将丘建,便告诉他,要他把消息传到军中。17日,城外魏军准备攻城,只是因为卫瓘、胡烈等还在城中,不敢真正攻城,却制造了很大声势。为了平息城外魏军骚乱,钟会让卫瓘去劳军,卫瓘打算趁此机脱身,故意跟钟会说:“您是各军的统率,应该自己前去。”钟会说:“你是监军,应该先让你先去,我随后就到。”卫瓘于是下殿离开,有惊无险的逃脱。
18日,在卫瓘号召之下,城外胡烈之子胡渊等魏将起兵讨伐钟会,击败钟会亲兵,先后斩杀了姜维和钟会。卫瓘约束诸将,最终才将“钟会之乱”平息了下来。
钟会没有娶妻,养兄二子。钟邕随钟会作乱,一同被杀。养子钟毅和侄子钟峻、钟辿也都下狱,应论死罪。司马昭代表魏帝 下诏,说念及钟繇、钟毓的功劳,仅处死钟毅和钟邕诸子,赦免了钟峻、钟辿,有官爵者如故。
由于卫瓘与钟会一起陷害邓艾,担心邓艾到达京城之后,司马昭察觉其中真相,于是派遣护军田续追杀邓艾父子于绵竹(今四川德阳)西。此后,邓艾在洛阳的余子也被诛杀,邓艾妻和 被发配到西域。
至此,区区只有一千兵马的卫瓘,一举除掉灭掉 后期三大奇才——姜维、邓艾、钟会!
参考资料:《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