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刘伯温曾说丞相必须李善长来当,为何朱元璋还是杀了他?
3754
洪武二十三年,大 宣国公 被洪武大帝 赐死,罪名是伙同胡唯庸谋反,时年七十六岁。
毫无疑问,李善长死的冤枉,且先不说他是最早追随朱元璋打天下的特等功臣,就说他在 以朽败之躯谋反是为哪般?
事实上李善长从洪武四年便赋闲在家,可以说对朱元璋毫无威胁,为什么到了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却非杀他不可呢?
这一切的起因则要追溯到洪武二年刘伯温对朱元璋说的一番话。
他们谈论的内容,则是对大明朝廷左右丞相的重新安排。
我们知道明朝初年承袭的是元制,政府设左右丞相,协助 处理政务,其中以左为尊,左丞相权利要比右丞相权利大。当时右丞相 正在外领兵与 作战,实际上处理政务的便只有左丞相李善长一人。
重新安排左右丞相,岂不是要拿掉李善长?
刘伯温很谨慎,他说:“善长是开国元勋, ,首相之位非他莫属。”
朱元璋只是笑笑:“李善长 要害你,你却在这里帮他说好话,我看你也有宰相的气量嘛,不如就让你来当丞相如何?”
很显然这是朱元璋在试探,刘伯温不会看不出来,更何况朱元璋连李善长都不相信,他又哪敢去坐那个烫屁股的位置? 和文种的故事那可是一直都写在史书上的。
刘伯温推脱说:“丞相是国之柱石,刘基只不过是个小树枝,哪里担当得了重任。”
朱元璋问:“那杨宪行不行?”
刘伯温摇了摇头,虽然杨宪是他的好友,他还是秉公直言:“杨宪的才干足以为相,然而他却没有宰相的气度,想要公平公正的处理政务,非他所能为。”
朱元璋又问:“那王广洋呢?”
刘伯温回答:“还不如杨宪。”
朱元璋看着他:“胡唯庸总可以吧?”
刘伯温说:“胡唯庸年轻气盛,若让他当丞相,会把天下折腾坏的。”
朱元璋说:“如此说来,朕的丞相只能是先生了。”
刘伯温赶紧拜倒在地:“陛下圣恩,臣 ,只是臣年老体衰,又不耐文书工作,恐怕会有负天恩。以天下之大,又何愁找不到栋梁之才?陛下只要耐心寻找便是,只是陛下方才说的拿几个人是万万不行!”
话已至此,朱元璋满心失望,同时又不禁在想:大明江山难道就非要用他李善长为相不可?
恐怕是的,此后李善长继续留在相位直到洪武四年退休。这是朱元璋不愿意看到的,在那次谈话后一年朱元璋大封群臣,李善长被封为宣国公,列为特等功臣。
李善长德高望重而又身居要位,朱元璋为此寝食难安。
正是因为早已考虑到这点,所以朱元璋才会找刘伯温谈话,只不过刘伯温的一番话却让他没得选,也因此让他对功高震主的李善长越发猜忌。
好在李善长退休的早,双方才能相安无事很长一段时间。等到了洪武二十八年,李善长被牵扯进胡唯庸的谋反案,本就对李善长抱有怀疑态度的朱元璋于是疑上加疑,在猜忌心重的朱元璋眼里双重否定就是肯定了,李善长不是反贼也成了反贼。
更何况自胡唯庸谋反后,朱元璋不仅对丞相、更是对丞相这个制度都产生了怀疑,改弦更张、废除丞相势在必行。李善长作为大明首相、又是 ,让人一看到他就不禁想起丞相来,如今正好他又给了朱元璋谋反的口实,李善长这个早就变的碍眼的存在朱元璋当然是非杀不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