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清朝历史上并没有满汉全席一说满汉全席的说法又是怎么来的
3111
很多人都不了解 满汉全席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要说中国最顶级的美食,大部分人估计会想到“满汉全席”。据说满汉全席是当年 才能享用的美食,体现了中国最顶级的厨艺水平,据说有上百道菜,能让人连吃三天不带重样的。但实际上,我们翻遍清朝的记载,都没有找到“满汉全席”这一说。
那么,“满汉全席”的说法究竟是怎么来的?
清朝的宫廷宴会,其实一开始不太讲究。努尔哈赤还在满洲经营的时候,当时的宴会也就是努尔哈赤自己和亲戚子孙坐在一起喝酒吃肉,有养的鸡鸭,也有打猎的收获。这时候的宫廷宴会真的只是吃个饭而已,在宴会上比较 ,高兴了还会奏乐跳舞。到了 时期,这时候的宫廷宴会才开始讲究礼仪尊卑,皇太极自己独自坐一张大桌子,其他人按照身份不同分列两边,宴会开始和结束都要行礼。这时候的宴会就有了比较浓厚的政治氛围。但皇太极时期的宫廷宴还是以当地习惯为主,主食以面食为主,菜则多是大块兽肉,此外还有奶制品。
从顺治时代开始,宫廷饮食才发生了重大转变,开始跟汉文化相结合。到了康熙年间则提倡两种饮食文化相结合,总体上在向汉饮食文化靠拢,这时候的满席就改为了汉席。然而在这其中并没有所谓“满汉全席”的说法。
当时的宴会主要分为满席和汉席。
满席就是传统的 食物,最高等级叫“饽饽宴”,也就是吃面点和奶制品,连肉都没有,主要就是喝奶茶吃面点。当时最高规格是一桌八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两千多块。这八两银子根本买不到什么极品食材,一百多道菜更是不可能。
汉席的最高等级,也就是在科考完毕后招待进士和各位考官的宴会。当时的宴会也无非就是各种鸡鸭鱼肉,最高标准是23道菜,8道水果,3碗面食和4碟小菜,用的也都是最普通的食材。而且这道席还不是现做的,都是提前一天做好第二天吃凉的,可想而知这些油腻的凉菜吃下肚之后会是啥后果,不拉肚子就不错了。
到了 时期,乾隆比较铺张,吃的要更好一些,乾隆时期的御膳已经开始大量使用燕窝,也开始使用鹿肉等食材。直到 的时候,才加入了海参、鱼翅等食物。
既然满汉全席并不存在,那它到底怎么来的呢?
满汉全席的说法最早来自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这上面记载了许多名贵的菜肴,实际上这是乾隆下江南的时候各地进贡的当地美食,和御膳完全没关系,而且吃的人不是乾隆,是当时跟乾隆随行的官员们。
到了近现代,清朝 倒闭后,从御膳房里出来的厨子为了让自己更卖座,有个“皇家噱头”,这才有了满汉全席的说法,总之越贵越好。
大家了解了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