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探秘:三国历史主体和发展史
4152
时代”有两个定义,狭义的三国时代是公元220年到公元280年。但狭义的三国时期用于排三国大事年表,或考试。 、 、 、 、 等不在狭义的三国时代之列。而《 》《 》中的三国时代是广义上的。广义上的三国时代可以理解为从 末年黄巾军起义后军阀割据 集团、 集团、 集团及与其相关的汉末军阀的集团斗争到 建立 统一天下的时代。广义上的三国才是三国文化的研究主体。
1.
魏吴两国政府设置太史这一官职,记载了魏吴两国的历史。蜀国可能未设置史官。2.
在晋朝统一后,史学家陈寿根据魏吴两国史书的记载,根据自己收集的大量资料把这段历史编成《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合称《三国志》,这是“三国”第一次作为专有名词出现。陈寿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便尊魏为正统。陈寿叙事精练,十分严谨,《三国志》是一部珍贵的信史。3.
南朝宋文帝以陈寿所著《三国志》记事过简,命裴松之为之作补注。这时有关三国的资料已经很多了。为了注释《三国志》,他收集了三国时期的原始材料达一百五十多种,博引各家著作的原文,注文字数约超过《三国志》的三倍。裴松之把认为不可靠的材料只列出来而不评说,认为可靠说明道理。所以后人读《三国志》必读裴注。4.
南朝宋时期上层人事刘义庆作《 》,着重记载魏晋名公士族的言谈轶事。5. 时已有曹瞒谯水击蛟、 檀溪跃马等水上杂戏。6. 的《骄儿诗》“或谑 胡,或笑 吃”,可以看到,当时已用 作为笑谑的材料。7.
评书的前身叫做说话,在 出现,当时说三分是比较流行的。说三分的艺人挣得应该比别的说话艺人挣得多。8 时出现了一些著名的三国的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同时出现了很多很多有关三国的剧本。9.
元末明初中国非常伟大的文学家罗贯中在上述史书、杂记和平话、戏曲的基础上写成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受百姓欢迎的著作——《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出现以来人们对三国文化的研究不断重视,深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