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华佗和曹操之家有什么纠葛?为什么曹操要杀华佗?
4520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 和 之家有什么纠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此书传世,可活苍生。"
华佗作为 时期闻名古今的医学家,和 、 二人合称"建安三 ",行医足迹遍布全国,擅长外科手术, "华佗在世"成了医术高明的代名词。
晚年的华佗,却因引以为傲的外科手术惨死在狱中,这句"此书传世,可活苍生",正是华佗想将 的《青囊经》留存于世的最后恳求。
华佗的起伏人生和曹操有密切关系。
一个权势滔天,一个救世济民,因徐州之战,曹操和华佗结缘。建安十三年(208),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 的名义废除了三公,设置丞相职位,征伐中原四方,对内消灭二袁、 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 等北方诸国,统一中国北方任命丞相。当上丞相的曹操,以少胜多逆袭 ,又救出才女 ,以杀伐决断的枭雄本色操纵朝政,总揽大权。
《后汉书.方术列传.华佗传》记载,曹操想要华佗长期留在宫中,专门做他一个人的侍医,被草根出身心系百姓的华佗立马拒绝。华佗的拒绝,无非是他以医济世不单独伺候权贵的品性决定的,但有一部分原因是曹操早年攻占徐州之事的影响。徐州之战,曹操率先讨伐 的行为,让徐州血流成河,坑杀百姓数万人,行人所到之处都是"鸡犬亦尽,墟邑无行人",作为徐州平民的华佗,常年居住于此却看到家乡 ,心中的愤慨注定了两人将有"不寻常的过往"。
这就是曹操和华佗的初次相遇,埋下了华佗被杀的伏笔。
曹操的头痛毛病从与袁绍的官渡之战开始愈演愈烈。他俩战争开始前,袁绍先攻心,派出文采突出的陈琳写了一篇言辞犀利的檄文声讨,道出了曹操从政以来的所有污点:挖坟掘墓、专横独裁、奸心劫国等,洋洋洒洒几页字让曹操气的"卧读琳所作,翕然而起":此愈我疾病。
可见,一向多疑的曹操头痛缠身,早在《 演义》里就曾神话过他的头痛由来。据说,曹操为了修建宫室砍倒了一株梨树。夜间,曹操梦见梨神前来刺杀他,他惊醒以后便感觉头疼欲裂,官渡之战的刺激更是让头痛毛病发挥到极致,所以曹操久访名医却无人能治,有人推荐神医华佗前来救治。
这就是曹操和华佗的第一次相遇,拉开了医生与病患关系的序幕。
被招来的华佗一眼就看出来,曹操的头痛病无药可治。救治好了江东猛将的华佗,把脉后却对曹操说:病入膏肓,无药可救。只有一个办法可以延长寿命,那就是先饮麻肺汤,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就可以永久除根。
华佗的意思是什么呢?曹操的头痛病是因为中风引起的,要想彻底断根头痛的病,那就要做开颅手术,外科手术是华佗最擅长的强项,却被所有人看傻眼,面面相觑,心里却为他捏了一把汗。曹操是何等人,他可是疑心很重杀戮不眨眼的狠角色,听说有人要开颅治病,便怀疑这不是真救命而是要他的命。
华佗大胆直言要做开颅手术而被曹操打入狱中,这是《三国演义》里的故事版本之一。
而故事版本之二,华佗被杀是因为看似无能的拒绝,实则是抬高身价谋求官名的深意,这个说法来自林振清撰写的《方技传》。
所有人只知道华佗一心向医,可实际上他却是一心从仕。《 》里曾经记载,华佗是一个游学徐州的读书人,和所有人一样想通过国考进入朝廷做一番事业,所以太尉 曾邀请他做官,陈珪也荐举华佗做孝廉,可他心高气傲自负清高,认为两人并不是位高权重,所以干脆拒绝不去。
"以医见业,意常自悔",这是华佗拒绝之后又后悔没有谋求 的心思,全藏在《三国志》的书本里,他一边等待入宫从政的机会,一边从事自己的爱好医学。职场失意,医学得意,华佗医术高超闻名远扬,所以曹操特意请他来治疗头痛病。
华佗治疗了短时间,后来便直接说:"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他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曹操这毛病短时间内很难治愈,还要从政操劳,只能苟延残喘,能治疗的人只有华佗一人,所以他特别自信地提醒曹操: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
一个头痛却说命不久矣,能治愈这种顽疾全世界只有他自己,里里外外,华佗的骄傲自负在曹操看来却是抬高身价,想要谋求仕途。直到数日后,回家久居的华佗不肯回来,以家中妻子不舒服推脱。
几次拒绝曹操大怒,直言放话:如果真病就宽限日期,若是撒谎就以欺骗罪名打入大牢。后来,华佗被关进大牢。
曹操头痛时无人可医,而他自己也不后悔杀掉名医,甚至大声说:"佗能愈吾疾,然不为吾根治,想以此要挟,吾不杀他,病亦难愈。"
文中,林振清借曹操之口说出华佗清高自负背后,实际上是想利用治病的机会要挟以此加官进爵。
当然,不管是罗贯中的开颅治病还是林振清的要挟之说,最终的结果都是华佗被曹操杀害,一代神医甚至连毕生所著的《青囊经》都没能传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