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退休一定要回老家吗?不能留在京城吗

518

发布:2024-09-11 13:21:46  来自 醉眼望云烟 觅知友会员

在古装剧中,我们常常能见到某位老臣请求告老还乡,事实 代也是如此。古代官员退休叫做“致仕”,也叫“致事”、“致政”或“休致”。不同的朝代,对于官员退休要求也是不同的。

比如《尚书大传·略说》中说:“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大夫为父师,士为少师。”意思就是说大夫七十岁便退休,这在 形成一种制度。后来的唐、宋、元等朝都沿袭了这一制度。到了明、清,退休年龄就提前到六十岁了。

官员退休的可能性很多,比如意识到自己可能会功高震主,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官员没到岁数, 也可能会同意他致仕。还有到了“法定”年龄,皇帝却因为惜才不愿意放他走的,这种情况的话,如果官员因为年迈患上重病,才可能被恩准致仕,否则很可能会卒于任上。

但不管是哪种情况,官员退休以后,都要回到自己的家乡,并不会留在京城养老。在京城养老难道不好吗,毕竟这里比其他地方的条件都要好,官员领了退休金可以在京城安享晚年。可为何古代官员退休,都要告老还乡呢?

image.png

其一,落叶归根

落叶归根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这是因为自古传承下来的。在古代,落叶归根的观念很重,古人认为一个人如果死在异地,那么就会被异地的鬼魂欺负,可如果回到家乡就不怕了。因此古代就算交通再不方便,死者家属都要把亲人尸首运回家乡。即使找不到尸体,也要设坛招魂,让魂魄回归家乡。

再者古人家族观念也很重,一个人出生,就会被写进族谱,所以死后,也要埋进祖坟。如果死于异地的话,灵位是进不了家族祠堂的。因此无论如何,官员致仕后都要回到家乡。正所谓“ ”,一棵树长得再高大,叶子枯萎后,也要回归它出生的地方——泥土。

其二,衣锦还乡

古代官员入仕之后,就很难有机会可以回乡,除非立下什么大功,皇帝特地恩准,否则是不能擅离职守的。就好比 派 到苏湖赈灾,明明离自己家乡长洲很近,可他都要特地向朱棣申请。由于他在 中立了功,深受朱棣信任,所以后者准许他回乡探望姐姐,并赏赐了很多黄金,让他衣锦还乡。

“衣锦还乡”这件事,古代官员无不向往,就连 都说过:“富贵不归吾乡,如衣锦夜行。”能够衣锦还乡的官员,自然都是深受器重的,能够深受皇帝器重,自然就要有一定本事。因此这类官员回乡后,除了能够光宗耀祖外,还能凭自己能力回报家乡。

就好比 成化至弘治年间的 ,他致仕后就在家乡修建了书院,并捐出家产充当学院经费,又请学者前来讲习。还有历仕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五朝的魏骥,他致仕后居家二十年。由于家乡多水灾,所以他提倡兴修水利,修筑了螺山、石岩、毕公等塘堰,拦截钱塘江潮,乡里百姓获益良多。

image.png

其三,躲避政敌

只要在官场上,就避免不了会站队,就算你不站队,也避免不了政敌来害你。正直的官员,往往会得罪很多小人,致仕后就可能遭受报复。就好比明朝 刘健,他致仕以后,宦官 还不忘诬陷他,于是 将其削职为民。好在刘瑾被诛杀后,刘健官复原职。

如果留在京城,就给了这些小人报复的机会,或许离京城远一点,他们还找不到理由来陷害你。毕竟住在京城的话,有时朝中好友可能会来拜访,一旦被安上“结党营私”的罪名,那可就糟糕了。

其四,远离政治中心

如果官员退休留在京城的话,就算没有政敌来陷害你,也躲不过皇帝的猜疑。 分封 到全国各地,既是为了让他们镇守江山,也是希望他们远离政治中心。所以皇帝才会规定,藩王无诏不得进京。

也就是说,你回乡养老,皇帝就会相信你是真的远离政治了。如果继续留在京城,难道你还有其他想法吗?所以官员宁愿走得远远的,既能让皇帝满意,还能得到丰厚养老金,衣锦还乡, 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清末艺人王凤山自创的快板都有哪些特点

清末艺人王凤山自创的快板都有哪些特点

曹操袁绍抢新娘是真的吗?故事的出处是哪里?

曹操袁绍抢新娘是真的吗?故事的出处是哪里?

曾国藩手中有五十万大军都没有造反袁世凯七万人为何敢逼清帝退位

曾国藩手中有五十万大军都没有造反袁世凯七万人为何敢逼清帝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