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在马邑诱敌伏击匈奴失败后,王恢为何会自杀而死?
266
,接下来听听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当国的最初几年,大汉帝国还处于 黄老思想的影响之下,朝堂上的 势力、朝臣势力依旧很强大,这导致了汉武帝手中的皇权很有限,离 、集大权于一身还很远。
皇权受多方制约,帝王无绝对权威,作为具有雄才大略的新君,汉武帝自然要想尽办法打破此等困局,进而实现皇权大一统。
古今中外,老大集权有个捷径,那就是发动战争,尤其以发动捍卫国威的对外战争最为行之有效。
这样的战争一旦打响,老大不仅能迅速占据道义的制高点,而且能有效绕开朝堂上的各种矛盾,捆住反对派的手脚,更关键的,朝堂上的权力将随着战幕的拉开快速集中到老大手里,如果仗打胜了,老大的权威将强势树立,握在手中的大权将再无散出去的可能。
大汉帝国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到了汉武帝登上庙堂时,日益强盛的国力为他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战争是粗暴的,但怎样发动战争却是朝堂上的政治艺术。
汉武帝的做法很高明,决意征伐匈奴前,他站在不忘大汉国耻的道德高地,挥出了两把复仇的利剑——高帝曾遭“平城之耻”,高后曾受“嫚书之辱”,征伐匈奴是 ,是春秋大义,是扬我大汉国威。
为此,汉武帝颁下了一道情感浓烈、 的诏书,其中有这样的话语——高 遣朕平城之忧,高后时单于书绝悖逆。昔 复 ,《春秋》大之!(《 ·匈奴传》)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五月,拥有权威的窦 去世了,这为汉武帝征伐匈奴扫除了最大的障碍。
首击匈奴,汉武帝想下一盘大棋,最好能一举荡平匈奴主力,斩杀匈奴单于。
大行令王恢是朝中坚定的主战派,建元七年,他向汉武帝献上了一条绝妙的破胡之计。
这就是著名的马邑之谋——利用和亲局面下匈奴对汉容易轻信的心理,以献出边境贸易重镇马邑为诱饵,预设数万伏兵,待匈奴单于率众到来时,围而聚歼之。
先不说马邑之谋有何瑕疵,单说它的战略构想,那是完全符合汉武帝的胃口,此谋如能顺利实施,那将是全歼匈奴主力的同时还附带了一个斩首行动。
廷议此谋时,虽然有主和派御史大夫 站出来反对,但汉武帝 ,很快在战略棋牌上落下了这首击一子。
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六月,诱歼匈奴之计进入实施阶段。
汉武帝接连下了几道命令:任命卫尉 为骁骑将军,太仆 为轻车将军,大行令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统兵三十万,埋伏于马邑附近的山谷之中;待匈奴兵南下之后,王恢另领一军迅即出代郡,从背后拦截匈奴大军辎重;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监督诸军,四将皆为其所属。
主张派力战,主和派监督,汉武帝的排兵布阵,还是很讲政治智慧,用人艺术的。
战阵悄然布开,下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引诱匈奴单于上钩了,担负这项关键使命的是王恢的老朋友,马邑富商聂壹。
聂壹的到来,没有引起匈奴单于的怀疑,听说有这等好事,匈奴单于连连击掌说好。见匈奴人上了钩,聂壹与匈奴单于约定:待杀死马邑 、县丞后,即派人来报,到时匈奴单于即可率兵入城受降。
钩子顺利下出去之后,聂壹返回了马邑。
不几日,马邑城楼上果然挂出了两颗人头,其旁还各张一白布,上面写着姓名及罪状,一为县令,二为县丞。
这两颗实为死刑犯冒充的人头成功地打消了匈奴单于的疑虑,之后匈奴单于率领十万大军,经长城,越武州塞,浩浩荡荡地直奔马邑而来。
现在该说说了马邑之谋的瑕疵了,此计谋固然高妙,但也有致命的弱点——几十万大军玩一个阴谋,细节执行不到位,只要有一人出问题,走漏了风声,最终可能就是白忙活。
也许是太想让匈奴十万大军尽快进入伏击圈了,汉军犯了一个“欲盖弥彰”的错误,匈奴单于发现了一个反常的现象,这一路过来,沿途居然一个阻击的汉军也没有,到处都是牛羊,可又看不见牧人。
事出反常必有诈。
为进一步探明虚实,匈奴单于随即下令攻击汉军设在边郡的一处哨亭。
未曾想,运气在这关键时刻站到了匈奴人一边,他们抓获了哨亭尉史,这哨亭尉史为了活命,竟全盘供出了三十万汉军设伏于马邑的实情。
得知这一实情,匈奴单于仰天大笑,吾得尉史,此天助也!
笑完,随即勒转马头,一声号令,十万大军飞速退去。
就这样,一条舌头彻底坏了汉武帝的一盘大棋。
战场祸福有时候是很微妙的,汉武帝派出的这四将,如果匈奴大军顺利进入伏击圈的话,王恢极可能是捞到大功劳的那一位,原因很简单,一来以强兵拦截匈奴辎重,容易得手;二来如果匈奴单于突出重围,很有可能落到他的手里;然而,如果匈奴大军没进入伏击圈,掉头跑了,谁最倒霉呢?
不是别人,还是王恢。
不妨来看看王恢糟糕的现实处境。
按照原先的部署,韩安国等伏兵全面出击,与王恢拦截辎重,大致应同时发起,那样王恢面对的就是匈奴的后尾部队,而不是全部主力。
现在好了,匈奴十万主力根本没有进入伏击圈,那王恢面对的就不是匈奴尾巴,而是匈奴獠牙了。
战还是不战?
这个问题看似考验的是勇气,其实考验的是政治智慧。
遗憾的是,王恢的政治智慧未能应付这一局面,他做出了一个自以为忠心、勇气俱可鉴的选择,他没有出击,而是眼睁睁地看着匈奴单于率领十万主力汹涌远去。
为何说王恢认为自己的选择是忠心、勇气俱可鉴呢?
回到长安,面对汉武帝的严厉责问,王恢痛陈——
始约为入马邑城,兵与单于接,而臣击其辎重,可得利。今单于不至而还,臣以三万人众不敌,袛取辱。固知还而斩,然完陛下士三万人。
这话的意思是说,不战,我自知难逃一死,但为了避免败辱,为了替陛下保全三万将士,我只能这么做。
如此做法挺持重啊,为何又要说王恢的选择缺乏政治智慧呢?
他太缺乏政治高度了,首击匈奴,如果不能一击制胜,那更是需要以死战来捍卫战的决心,这是汉武帝政治集权的需要。王恢以为保全三万将士是替汉武帝着想,但他想不到,这种局面下,汉武帝正需要拿三万将士的性命来换一个政治博弈的主动权。
很显然,王恢的回答很难让汉武帝满意,随后,王恢被交付廷尉,按军法,当以临阵避敌不前之罪处斩。
这时候,王恢为了活命,又做出了一个愚蠢的选择。
他以千金为酬,请丞相 代为疏通。田蚡的政治觉悟很高,他知道其中的要害,因而收了钱之后并没有直接帮忙,而是绕了一个弯子,请他的姐姐王太后去向汉武帝说情。
此时的汉武帝,正面临着主和派的压力,如果他接受了王太后的说项,那就意味着他主战意志的崩塌。
所以,王恢必须杀,名义上是以此谢罪天下,实际上是宣誓必战的决心。
可怜那王恢,这时候才彻底明白过来,但为时已晚,最终只好拔剑自刎。
其实,王恢如果多一些政治智慧的话,下狱之后,他不应该去疏通,而应该高举汉武帝必战的旗帜,为汉武帝解压,那样的话,说不定他还能有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战争很残酷。
政治比战争更残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