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如何推广“普通话”的?广东人学不会怎么办?

4483

发布:2024-12-23 10:37:15  来自 橘生淮南 觅知友会员

古代是如何推广“普通话”的?广东人学不会怎么办?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 ,整顿财政,耗羡归公,何等雷厉手段,做了多少大事,怎么会给广东人认怂呢,事情其实是这样的。

image.png

官话

现代有普通话,古代当然也有,上古称之为雅言,明清以后,称之为官话, 虽然经过千年发展,但基本上还是以北方发音为基础。解决的就是“官民上下语言不通,影响政令推行”的问题,否则,朝堂上天南地北,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谁受得了啊。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那,推行这种以北方发音为基础的古代“普通话”,北方人自然容易接受,为嘛,区别不大,适应适应也就会了,然而到了南方,特别是广东、福建等流行粤语方言的地区,可就要了命了,怎么个要命法?

也不知什么缘故,怎么努力都学不会,不管你怎么教,就喜欢把“自己”说成“技己”,把“四十”说成“细席”,其实话说回来,为了推广古代的“普通话”,古人也是做了不少努力的。

image.png

雍正

如以雅言为基础的五经,以北方发音为基础的《说文解字》、《尔雅音义》,甚至 的时候, 还从朝廷层面颁行《洪武正韵》,就是为了解决说话问题,让大家能尽量用一种读音说话,也就是所谓的“字同音”, 入关以后,也在这方面做过艰辛的努力。然而,没有办法,别的地方不说,广东、福建一带,他就是改不过来。

改不过来怎么办?由着他去吗?

公元1728年,雍正登基四年以后,觉得这个问题再不解决实在忍不下去,忍不下去怎么办?终于发了狠,施展雷霆手段,亲自下旨,要求广东、福建一带必须推行官话,也就是所谓的“普通话”,还为这件事规定了时间期限,不多不少,八年。

满心打算着,用八年时间,广东、福建一带应该改的差不多了吧,同时呢,为了圆满完成这一任务,采取两项具体措施,那两项。

image.png

书院

在广东、福建设“正音书院”,以《正音咀华》为规范读本,专门负责教当地人说官话,也就是教他们说古代的“普通话”,从“正音书院”、《正音咀华》的“正音”二字上看出,雍正给广东人教普通话的心情有多么迫切。

除此之外,为了防止有人偷懒,还特地规定,实在学不会这种古代“普通话”也不要紧,也没什么处罚,但就是不许参加 考试,不许参加科举考试怎么办?广东、福建一带的士子可不就着了急吗。

又有方法,又有措施,广东一带学习“普通话”的热情自然水涨船高,一度时间,大家都在努力正音,力求掌握这种“人人共晓之语言”。

然而,还是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那,雍正规定的时间是八年,结果呢,八年后,雍正驾崩了,他实在没等到广东人学会普通话的那一天,实在没等到就不办了吗?

image.png

乾隆

公元1736年,乾隆继位,他知道这项工作有多难,但雍正的遗愿一定要完成,咬着牙也要坚持,就这么又坚持了八年,合计下来约17年的时间,结果呢,乾隆哭了,教广东人学普通话怎么这么难,父子两代,花了十七年的时间。

广东人依旧是“教习多年,乡音依旧”,“技己搞技己”依旧那么坚挺,坚挺怎么办,什么,不学会“普通话”就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哼,谁说的,广东出的人才不少,朕怎么肯丢了那块宝地,不就是学不会“普通话”吗,学不会有什么要紧,“四十”念成“细席”听惯了也很有趣,他们改不过来,朝廷认怂不就行了,于是

公元1746年,即乾隆十年,雍正尝试着教广东人学“普通话”十年之后,朝廷彻底认怂,正音一事提都不提,《正音咀华》好像没发行过,“正音书院”索性干脆取消,如此一来,广东人就照旧可以很愉快的说他们的广东话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乾隆为何一直南巡?他下江南都做了些什么?

乾隆为何一直南巡?他下江南都做了些什么?

陈德:曾为朱元璋挡下九箭,27年后却被抄家

陈德:曾为朱元璋挡下九箭,27年后却被抄家

雍正晚年迷恋长生药,为何反而导致他死亡的更快?

雍正晚年迷恋长生药,为何反而导致他死亡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