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刘邦后宫第一夫人,揭秘吕雉与戚夫人的明争暗斗
3328
今天小编我们来说说 后宫的“绝代双骄”。
后宫第一夫人: 。 是刘邦的元配夫人,当年身为富婆的她委身下嫁刘邦,后又在 之争中被 擒至楚营中达三年之久,但好在最终在“求和阴谋”中成功逃出了魔爪。都说人是会变的,刘邦当了 后,吕雉也完成了蜕变,由一个村妇变成了一个皇后,言谈举止竟很有风度,不愧是出自名门豪世之家啊!
打仗的时候,这个女人没有巾帼之风的表现,但她当了皇后,注定将登上历史的舞台成为主角了。在刘邦的后宫尔虞我诈之争的表演中,离不开总导演吕后的精心策划啊!
后宫第一美人:戚姬。刘邦在彭城兵败逃离项羽追杀的过程中,成功地泡到了号称 第二枝花的戚姬戚美人。那晚在陋室的萍水相逢,戚姬把自己的处女之身完完全全交给了一个 却 的半百老头,这个老头正是现今的大汉皇朝的开国皇帝——刘邦。
也就是那一夜风流后,这戚姬竟怀孕,并且还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 。刘邦得到了天下后,他哪里会忘记这位朝思暮想的大美女呢?马上就把她接到宫中来了。她的到来,很快就把刘邦的心给吸引过去了。再加上她有白白胖胖的儿子做保证,因此,在刘邦心目中的地位大有“一鹤冲天”之势。
也正是因为这样,吕后马上把戚姬列为后宫黑名单榜首人物:这个戚姬才是自己的心腹之患啊。
介绍完毕,吕后和戚姬开始正式对打了。首先出招的是戚姬。戚姬因为受刘邦的宠爱,同睡在一张床上的机会很多,于是就有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条件。
“陛下的儿子很多都被封为王了,就连 这个外室所生的也封了王,为什么不给如意封王呢?”戚美人开始“吹”耳边风了。
“朕的儿子自然都会有封号的,如意还小啊!哪能受一国之君呢?”刘邦搪塞着。
“他不能理朝,就给他找一个好相国啊!臣妾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你不封他我心里不安啊!”戚美人开始施压了。
“没问题,记住了。”事实证明,戚美人的 还未使全,刘邦就缴械投降了。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不,说机会机会就来了。第一次亲征匈奴很失败很受伤的刘邦回到洛阳,屁股还没坐稳,他的胞兄刘仲就衣冠不整地闯进来,告诉了他一个惊人的消息:匈奴人已打到他的代地来了。
刘邦正一肚子火气没处发,见刘仲这样狼狈的样子,他也不顾兄弟之情了,当即就罢免了他的代王职位,改立他为合阳侯。而新的代王自然而然就给了戚姬的儿子如意,并命阳夏侯陈豨为代相。就这样,刘邦在“内忧外患”的焦头烂额之时,而戚姬却取得了她和吕后之争的第一场局部胜利。
一招得手后,戚姬并没有满足,她再接再厉,第二招随即出手。前面已经说过谋杀案经过长达数月的审理,赵王的冤案最终得到了公正的裁决。饶是如此,赵王张敖从此不再是赵王了,而是变成了宣平侯了。
那么空缺的赵王之位就得重新立一人啊!立谁呢?刘邦想也没有想,立如意呗。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来:如意已经是代王了。刘邦是这样反驳的:他当了代王就不可以当赵王吗?就这样,年仅八岁的如意马上就集两王于一身,既是代王又是赵王(把代地纳入赵地,统称赵王)。
这一切都得归功于他的母亲戚姬。戚姬仗着刘邦的宠爱,不断吹耳边风,刘邦经不起“温柔的灌溉”,自然对她百依百顺了。因此她的儿子人虽然小,但官却越做越大,风头之劲盖过了太子 。
刘盈作为一个十多岁的小太子,正值逍遥快乐的年纪,哪里会想到这个“小小”的如意已经在威胁他的太子地位了。但他的母亲,也就是大汉皇朝第一位皇后——吕后,就不会袖手旁观了。争夺与反争夺,一触即发。
不管怎样,战争前两轮却是呈一边倒的局面。第一轮:刘邦封戚姬的儿子如意为代王(吕后的儿子还是太子)。戚姬胜。第二轮:刘邦加封戚姬的儿子如意为赵王,小小年纪就集两王于一身。戚姬再下一城。
前两轮的争斗戚姬都取得了胜利,随着时势变化,第三轮的争夺就尤为关键了。
由于戚姬总是不断在给刘邦吹耳边风,目的非常简洁明确:废刘盈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刘邦天生就好色,在这个永远都令他着迷的温柔乡里,他又怎么能不动摇呢?因此,换立太子的事很快就提上了日程。
当然,吕后也不是吃素的,她早已闻到风声,这引起了她高度重视,她密切地注视着刘邦的 ,思忖着对策。没多久,刘邦就召集了朝中文武重臣,开始商量换太子的事。吕后此时也没闲着,她专心致志地躲在大殿的东厢房里,当了一回忠实的观众。
吕后此时虽然紧张异常,但她并没有慌张。因为以她的聪明才智和高人一等的判断力,早已算定了拥护原太子刘盈的人会多些,因为毕竟太子还是在楚汉相争时就立了的,又没有什么大的过错,怎么能说废就废呢?
刘邦待众人都到齐后,说出了他这次召集重臣的最终目的:换立太子。他的话刚一出口,众臣的反对之声就如滔滔流水不绝于耳。他们反驳的观点归纳起来大致为三点:
1、自古废长立幼乃是取乱之道。
解析: 就是没有早立长子 为太子,才使 这样的奸臣统领政权,把大好江山白白葬送了,这是前车之鉴啊!
2、给换太子一个理由,太子没有什么过错,凭什么换了他?
解析:一万个理由太多,只要说出一个太子不好的理由来就行了。
3、吕后对汉室江山既有功劳,又有苦劳,她的儿子是最佳继承人。
解析:当初陛下参加革命时,吕家人倾家荡产地支持,可以说没有吕后就没有汉王朝的今天。
几乎所有在场的大臣都在口沫横飞地阐述反对换太子的理由时,众臣中唯有 一个人傻傻地站在那里,脸红得像三月里的姑娘,一个字也没有说。
正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刘邦见众人这般 的架势,他也不禁心有余悸,于是把目光投向了周昌。他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周昌这根救命稻草上,“周爱卿啊!你说如何呢?”
刘邦这样问是有目的的:一来如果周昌说可以换太子,那么他的底气又会上来,虽然只有一个人支持,但有总比没有人支持好。更何况周昌素来以宽厚仁义著称,在众臣中还是蛮有分量的。二来如果周昌不赞成,他也正好有一个台阶可下,大不了顺着他的意思,更换太子的事就此作罢算了。
刘邦也是 ,糊涂一时,竟然忘了周昌有口吃的毛病。他这一问,那周昌可憋了大半天才挤出这么一句话来:“陛……陛下……废……废掉太子,臣……臣……臣不能奉命……”
众人闻言都一改紧绷的脸,大笑起来。刘邦也笑起来了。话说到这个地步了,他还能说什么好呢!废立太子的事只能这样暂且作罢了。
众人退朝后,吕后找到了周昌。她不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竟然给这个“救命恩人”下跪了。周昌当时那个震惊和感动都是无与伦比的。在个人羽翼未丰时,吕后就是这样隐忍地来拉拢这些拥护太子的朝中大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